打开记忆之门去捡拾爱情的珠贝:张晓风《地毯的那一端》的意象分析

2012-08-15 00:42:44孟祥英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济南250013
名作欣赏 2012年36期
关键词:毕业证书春卷意象

⊙孟祥英[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 济南 250013]

《地毯的那一端》是台湾作家张晓风散文的代表作,此文主要以丰盈而温馨的笔触描绘了“我”与“德”从相识、相恋到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生活。张晓风散文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即“喜欢捕捉生活中的小事情、小人物、小物件,这不能仅仅看做是一种纯的题材选择上的偏重,更应该被认做她感受生活的独特角度”①。在《地毯的那一端》中同样有这样一些“小事情”“小物件”,如深秋季节、吃春卷、诗集、毕业证书、小船、地毯等等,这些“小事情”“小物件”之于别人可能微不足道,然而却是作者记忆深处最闪光的珠贝,因为它们浸润着作者醇厚浓郁的情感,是他们爱情路上的美丽见证。从文艺学视角来看,这些“小事情”“小物件”可称做审美意象,它指的是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是散文架构的基本要件。本文重点对这一散文的典型意象进行分析,展示这一组组意象所营构出的诗意、浪漫而温馨的意境,以及其间所流动的温婉细腻、纯净动人的少女情怀。

一、深秋时节——是爱情孕育的日子,也是爱情成熟的日子

在文章中,“深秋”这一意象两次出现,较于其他季节,作者对这一季节似乎情有独钟。“深秋”在这里不仅指季节,它还是一个有着深刻纪念意义的象征符号。

首先,“我”与“德”的爱情孕育于深秋。第七段文字中,作者描写十七岁那年的深秋起初是如此萧瑟,“大学生活展开在我面前,台北的寒风让我每日思念南部的家。在那小小的阁楼里,我呵着手写蜡纸。在草木摇落的道路上,我独自骑车去上学。生活是那样黯淡,性情是那样沉重。在我的日记上有这样一句话:‘我担心,我会冻死在这小楼上。’”在这里,“寒风”“小小的阁楼”“草木摇落”等意象,渲染出孤寂、落寞、凄楚的氛围,而“你来了”,让这个季节温暖起来,明亮起来。对于爱情的不期而至,作者却羞涩地把它称为“你那种毫无企冀的友谊四面环护着我”。此时,爱情的种子已悄悄埋下,就等待春风让它破土萌芽。

其次,“深秋”也预示他们的爱情即将成熟。开头前三段文字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深秋的“疾风”中昂首而行的情景,而此时的“我”与六年前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心境。即使行走在深秋的夜里,还刮着“猛烈的风”,甚至连白色的芦荻都“点染着凉意”,然而这个深秋不再萧瑟,不再孤寂,在一个准新娘的眼里,秋天变得如此美丽,满山遍野都感染了幸福的气息:“山上的草香得那么浓”,连遥远的星斗都是“清而亮”的,“每一颗都低低地俯下头来”,显得如此亲近。“我”感觉要被疾风“浮起来了”,“我的心像一张新帆,其中每一个角落都被大风吹得那样饱满。”这里,作者凭借自己敏锐而独特的感受能力,以诗意化的语言,把自己即将走向红地毯的那种“混沌而陶然的幸福”真诚地、毫无保留地袒露出来,极具打动人心的魅力。这预示着:在经历了长长的爱情跋涉后,他们的爱情即将瓜熟蒂落。

二、春卷和诗集——象征爱情羞涩的萌芽

在深秋时节,“我”与“德”开始了“那样自然”的交往。在第九段文字中,出现了一个典型的意象——一盘春卷。那时的“我”穿着“卡其服”,“新烫的头发总是被风吹得乱蓬蓬的”,一副典型的走在青涩与成熟边缘的大一女生的形象;那时的“德”,在大考前跑来,“热心地为我讲解英文文法”。“好心的房东为我们送来一盘春卷”,这春卷好像是一个美丽的引子,把少女的心事抖落了一地,“我慌乱极了,竟吃得洒了一裙子。你瞅着我说:‘你真像我妹妹,她和你一样大。’我窘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径低着头,假装抖那长长的裙幅。”作者捕捉住这一细节,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紧张与娇羞真切地表现出来,颇有古代女子“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或“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感觉。而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那春卷大概有着人世间最好的味道吧。

随着交往的深入,半年后他们的爱情悄然发芽。而友谊升华为爱情的一个典型标志是《泰戈尔诗集》。“德”的爱情表白具有典型的中国男人的特点——含蓄、巧妙而诗意,不是海誓山盟的情书,不是价值不菲的定情物,而是借助一本《泰戈尔诗集》,“你指着其中一行请我看:‘如果你不能爱我,就请原谅我的痛苦吧!’我于是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当爱情像春风掠过一个少女的心田,会荡起怎样的情感涟漪?“我不希望这件事发生,我真的不希望。并非由于我厌恶你,而是因为我太珍重这份素净的友谊。”“但我却乐于和你继续交往。”这是怎样一种纠缠错结的复杂情绪,欲说还羞,欲拒不忍,把懵懂少女初次遇到爱情的慌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以后的岁月里,当“如果你不能爱我,就请原谅我的痛苦吧!”这一诗句不时地在醒里梦里出现,“我”的嘴角会浮起多么甜蜜的笑意。

三、打扫教室和毕业证书——象征爱情甜蜜地生长

文章从第十三段到十七段主要写了他们爱情成长的历程,其间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情节,有的只是说不尽的小关怀和小体贴,以及道不完的小感动与小幸福,如那几颗“得来不易”的巧克力糖、那些从笋豆里挑出来的笋干、那件披在身上的外衣……每一样东西都让人回味无穷,值得珍藏一生。

尤其是第十四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两个人为获得工读金一起打扫教室的场景。炎炎夏日,你奋力打扫,“汗水滴落在地上”,却“强迫我放下扫帚”,“我无言地站着,等你扫好了,我就去掸掸桌椅,并且帮你把它们排齐”。两个人共同劳动,默契配合,就在这种类似“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温馨情境中,兴奋总能从“偶然相遇”的目光中流溢而出。尽管在经济上他们“从来没有富裕过”,但是他们却是精神上“从来没有贫乏过”的爱情城堡里的王子和公主。

在第十五段中还有一个特别的意象——毕业证书。当优秀的“德”“代表全系领取毕业证书”时,“我感到那样的骄傲,我第一次分沾你的成功、你的光荣”。在这里,“毕业证书”这个意象象征着两个人的关系更进一层,最美的爱情就是心与心紧靠在一起,就是快乐着你的快乐,骄傲着你的骄傲,彼此分享,共赴命运。而且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证书还意味着他们将告别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告别那些纯真的青春岁月,走出象牙塔的浪漫,走向有阳光也有风雨的未来。

四、录取通知和小舟——象征爱情路上的奋斗和坎坷

当爱情走过夏的洗礼而枝繁叶茂时,生活的浪头一个个真实而残酷地打来。他们的爱情首先面临的是离别的考验。“德”去参军一年,面对着“凄长的分别岁月”,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心怀对方,彼此珍惜,共同奋斗。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使未来的婚姻生活有一份稳定的保障,“你却那样努力地准备研究所的考试”,而“我”则竭力地“帮着你搜集资料,把抄来的范文一篇篇断句、注释”,“这是第一次,我和你共赴一件事。所以当你把录取通知转寄给我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彼此付出、共同奋斗的日子艰辛又美丽,它已定格成一道最为刻骨铭心的风景。在这里,“录取通知”这一意象浸满了太多的情感,它之于两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那是他们相携相伴共同走过一段拼搏岁月的见证,彼此参与、彼此分担,让爱情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

分别后复相见,甜蜜之余,却遭遇了一次泛舟遇险。“船”在本文中出现过两次,它是一个诗意化的形象比喻。第一次出现在第八段中,写了“我”少女时代的一个渴望,渴望变成一个男孩,与“德”一起去泛舟,“让小船在湖里任意飘荡,任意停泊”。在这里“船”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象征。在第二十段中,则写了他们泛舟遇险的情景,这一事件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大风中“小船在湖里打转”,爱情不也如舟吗?有任意东西的自由和美丽,也有遭遇风雨的心悸和不安。而在爱情的道路上,彼此信赖,共甘共苦,风雨同舟,才是爱情的真谛。“你奋力摇橹”使船顺利地拢了岸,这一细节能让我们感受到“德”的坚毅、敢于担当的品格,以及给予爱人的快乐、力量和安全感。这似乎也意味着他们的爱情也要结束随意东西的岁月,顺利地拢岸。

五、房子、钥匙与地毯——象征爱情的瓜熟蒂落

在第二十三段出现了这两个重要意象——“房子”和“钥匙”。为有一个“共济的小舟”,“德”“四处去打听出租的房子”,由此可见他们经济上的拮据。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栋房子,“小小的”,仅有“窄窄的前庭,以及矮矮的榕树”,这里对房子及其环境的描写用了“小小、窄窄、矮矮”这些叠音词,都有表示“可爱”的意思,尽管朋友“笑它小得像个巢”,但“我”却“十分满意”,在鲜明的对比中,“我”不慕虚荣、不求物质享受的本真性格可见一斑。“房子”这一意象,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可以栖息的爱巢,一个温暖的港湾。尤其是后面的“钥匙”这一意象,“当你把钥匙交给我的时候,那重量使我的手臂几乎为之下沉”。“钥匙”有着如此沉甸甸的重量,它意味着爱的厚重和责任,它能够打开一扇门,让“我”去守护一个家,还有一颗心。

文章的最后几段是准备婚礼的幸福而忙碌的场景,与文章开头的喜悦气氛遥相呼应。最后一段作者想象着结婚典礼的场景,其中“铺满花瓣的地毯”是一个饱含意义的典型意象,与题目相照应。根据社会学的仪式理论,仪式是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多具有象征性和表演性。结婚仪式的象征性在于:它庄严而神圣地对社会宣称一对恋人正式结为夫妻,并允诺此生彼此珍惜,不离不弃。史铁生说:仪式大约含着图腾的意味,是要虔敬的。作者即怀着这样一颗虔诚和敬畏之心,即将走向红地毯。“地毯”是一条连接爱情和婚姻的甬道,地毯的这一端是让人眷恋和不舍的少女生活,地毯的那一端是让人期待和茫然的婚姻生活。在这复杂交织的多重情绪中,我依然乐于走过地毯,“因为我知道是谁,在地毯的那一端等我”。至此文章徐徐落下帷幕,让人感觉情思绵远,余味悠长。

① 曹惠民:《小的就是美的——略谈晓风散文的感受方式》,《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毕业证书春卷意象
春卷
抚远意象等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三丝春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2
包春卷
校长鞠躬568次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包春卷
档案馆里形态各异的毕业证书
浙江档案(2017年7期)2017-04-02 02:34:54
我收藏中小学毕业证书
工会博览(2016年4期)2016-07-04 08:03:17
大学校长连续3年站9小时发毕业证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