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林 洁
株洲是有名的被铁路拖来的城市,建市60多年来,从一座仅7000人的小镇,逐渐发展成屹立湘江边的伟岸工业之城。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过去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规划滞后的问题逐渐凸显,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类等能耗高、污染重、危险系数高的行业所占比例较大,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已经被城市所包围,给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一边要实现现代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一边又面临城市安全环保的严峻考验。面对这样的困惑,株洲市以开展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为契机,在一加一减之间,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安全之间走出了一条平衡之道。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工业基地,由于过去“有水快流”的粗放式的经营,高污染、高能耗、安全没保障的企业大量存在,株洲戴上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2008年开始,借国家提出建立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东风,株洲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了株洲“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生产水平低下、污染严重又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当年,淘汰落后产能、调优产业结构的大幕开启。
清水塘工业区是株洲市重金属污染重点治理地区,2011年底,该区共关停、淘汰、搬迁39家企业。据了解,关停、搬迁的企业大多是已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落后的工业企业,也有部分企业因地处环境敏感区、污染扰民、与城市发展规划定位不符而关停、淘汰或搬迁。
株洲清水冶化有限公司是关停企业之一。这家年产值1.5亿元、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是重金属铅锌污染大户。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家企业原有的300多个职工最后只留几个人。但他也表示理解,“这是根据环保要求,也没办法”。
近三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株洲市共关、停、并、转了近千家企业。特别是自全省开展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以来,更是加大了工作力度,淘汰关闭环保不达标、工艺落后、安全隐患多的企业100多家,拆除烟囱50多根,其中生产企业有20多根,高危淘汰企业有30根。
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表示,这也是在向外界昭示,株洲不会再要污染环境的企业进入。
一系列关停并转完成后,株洲市城区涉重金属企业将基本退出,对推进株洲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加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立足城市居民生活,减少危险源、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让居民生活更安全,居住更舒心,株洲市也做足了功夫。
△随着城市大发展,原先偏远的加油站现在地处市中心,人流车流量大
△非法存放在居民区的甲醇类“生物柴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旦发生燃烧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年初,有市民通过株洲市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协调领导办公室公布的电话,举报在株洲市周边有人非法违法储存、使用甲醇类“生物柴油”。 经查,在废旧的老厂和居民区,竟有大大小小10个点储存数量近万吨甲醇类“生物柴油”,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旦发生燃烧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市安监局立即联合公安、消防、质监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彻底消除这一重大隐患。而这样的隐患整治,在株洲并不是个案。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增容,一批本属合法的生产经营企业,逐渐变成侵扰城市居民生活的“隐形炸弹”。比如株洲黄河路口加油站,地处市中心地带,人车流量大,十分不安全。原处郊区的荷花片石洞、新桥片石洞、霞山片石洞等也纷纷“侵入”城市周边,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口密集地区的危险源,今年株洲市强行关闭加油站2座;关闭矿山3座;搬迁烟花爆竹门面50余家;对天然气管道全面普查,停用一桥原过江管道,新建了过江管线;全面开展煤矿水体调查,实行水害区域联防制度,煤矿水害区域由过去20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100多个,并且均得到有效的防治。
据株洲市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协调领导办公室统计,自2011年下半年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启动以来,株洲市共出动8579人次,共排查出隐患15729条(其中上报到株洲市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较大的隐患、危险物品或重大危险源450条),出动打非治违人员4251人次,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经营141户,收缴和捣毁非法生产设备189台(套),刑事拘留56人,治安拘留354人。合泰地区强制检定多年未检锅炉600多台,拆除“土锅炉”2台。通过全面动员,全面排查,全面治理,有效减少了事故的隐患。
减的同时,株洲也在做加法。淘汰落后高危产业,淘汰落后企业,根本目标还是要着眼长远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据株洲市安监局局长殷顺堂介绍,依照“生产进园区,交易进市场”的总思路,株洲市将加大用于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的财政投入,每年在资金安排上对城市工业灾害防治重点项目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引导城市高危产业的升级和涉及城市工业灾害企业的关停并转,高标准、高起点地规划株洲市的工业布局。
而随着“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基础工程”规划的出台,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安全发展的指引下,株洲突出建设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培育汽车产业千亿产业集群,构筑工业高速发展的平台;加快建成“四城三基地”,即轨道科技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再造一个高效、环保、安全的株洲新工业的美好蓝图。
特别是为更好地绿化、亮化、美化株洲,“一江四港”(湘江、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一江四港”综合整治工程是株洲市重点工程,覆盖株洲城区,涉及城区大部分人口,总投资逾百亿元,是株洲市近年来规模最大、工程最复杂的综合工程。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相生。株洲正在从一个黑乎乎、灰蒙蒙的传统工业基地,脱胎换骨为一个绿油油、水灵灵的新型工业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