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繁昌一中(241200 ) 徐成鹏
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其中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就是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纵观最近几年高考试卷,这类试题是屡见不鲜。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进行叙述,要求做到观察细致、全面,表达准确、简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归纳,逐步建立常见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的答题模式。这样就可避免学生在回答这类试题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分析不全面或盲目乱写等造成的丢分现象。常见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往往涉及以下几个类型:
实 例地形特征 某区域 (1)地形类型:类型多样或单一,以哪种类型为主;(2)地势:地表起伏状况(3)地形区分布类 型 描述的角度如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某地形区 海拔高低,地表起伏变化,特殊地形地貌 如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 势 某区域 地表起伏状况 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或自西向东倾斜天气状况 主要是气温、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大小,以及一些特殊天气现象如:阴冷潮湿、狂风暴雨等某区域 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以哪种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如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 候某种气候类型(1)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2)降水: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降水年际变化。或者从水热组合条件回答也可以如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小某区域河流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多内流河;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丰水期在夏季,冬季河流往往断流某河流水系流域特点:内、外流河;流程;河流发育情况;补给水源;径流量大小;丰、枯水期等水文与水系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水系形态(树枝状、向心状、放射状、平行状、格子状、网状水系)、河网密度、水系归属等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流程长,流域面积广阔,水系呈树枝状,支流众多某河流水文特征如珠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有夏汛(汛期长),无结冰期,泥沙含量小(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较高)某湖泊 内(或外)流湖、咸(或淡)水湖 如洞庭湖:外流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时间及长短,有无结冰期,泥沙含量大小(有时还描述水能与航运价值)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半球、纬度带)、海陆位置 如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低纬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 如日本:多山岛国,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季风气候显著;境内多火山、地震活动;矿产资源贫乏,森林、水能、地热资源丰富人文地理特征 工农业生产特点(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居民等如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农业科技水平高,渔业发达
除上述类型,最近几年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还有两大类:一类是描述地理事物发展或变化特点,这类试题答题一定要强调前后的对比,可以从整体特征变化;不同时间和空间差异的角度回答。
例1:(2010年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
解析:本题通过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动态变化图,考查黄河三角洲面积不断变化的特点。答题时应结合图例和流水沉积作用塑造地貌的知识予以解答,回答时要分析出其变化趋势和方向。
答案: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另一类是描述(点状、线状或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点状地理事物通常答题是沿什么分布(或分布不均,哪里多?哪里少?);线状地理事物通常答题是由什么到什么怎样变化的(增大或减少);面状地理事物通常答题是沿什么分布(或地理事物分布在什么方位)。
例2: (2007年北京文综,3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3)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
解析:本题通过天山及其附近地区地图,呈现出该区域大量的自然和人文信息,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明确如何描述点状、线状或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河流特征该从哪些方面答题。
答案:(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3)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
审题过程中要把握地理试题中的三类关键词,即中心词、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性动词。中心词是往往是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如:地形、地势;河流水文、水系;气候;地理位置等。限定词是对中心词起限定作用的,主要体现在限定具体事物、位置、时间和空间、分析问题的方向等,它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忽略了限定词,往往答案就会偏离重点,答非所问。指令性动词是指令答题方式,它限定了答题的方式和详略程度。审好题就是要明确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是一般性描述、分析、说明,还是论证、推理。
在对具体区域描述时,要结合该区域内相关知识回答。如描述河流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首先要明确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大多数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气候(主要是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季节变化很小,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区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由气温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河流径流量大小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高考试题通常都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在陌生的情境中解答问题。拿到题目时不要急于答题,要结合问题,从图(表)中、文字材料中、注释中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寻找解题突破口,建立和已有知识的联系。
地理术语反映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描述地理特征时,运用术语能简明扼要地、准确地回答问题,也给试卷平添几分秋色。在平时学习中要不断积累、总结和记忆相关地理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