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毅青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是中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病毒性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50%[1],儿童合胞病毒肺炎是常见的一种儿童病毒性肺炎。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合胞病毒肺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儿童合胞病毒肺炎的15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其中,男96例,女60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年龄1.4岁;病程1~11d,平均病程(2.8±1.8)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即: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湖北同济现代鄂北制药有限公司)10~15mg/(kg·d),将病毒唑溶于30ml 5%葡萄糖液中静滴,分两次滴入,同时给予止咳、降温、雾化吸痰及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疗程5~7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厂,赣卫药准字(1996)第009055号),0.4ml/(kg·d),溶于30ml 5%葡萄糖液中静滴,分两次滴入,疗程5~7d。
1.3 疗效观察 (1)痊愈:肺炎症状、体征均消失,胸片显示炎症消失;(2)显效:肺炎症状、体征明显消失,胸片显示炎症明显吸收;(3)有效:肺炎症状、体征好转,胸片显示炎症未完全吸收但好转;(4)无效:肺炎症状及体征未改善或者加重,胸片显示炎症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2例轻度不良反应,1例为呕吐,另外1例为输液反应。
儿童病毒性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好发于2~6个月的婴儿,发病季节以冬、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儿童病毒性肺炎包括腺病毒肺炎、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肺炎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占我国近10年来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第一位[3]。邱冰[4]等人在南通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南通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的一个重要原因。喜炎平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药理上具有解热、消炎、杀菌、抗病毒等多重功效,还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5-6],尤其是喜炎平对流感病毒I、Ⅱ、Ⅲ,腺病毒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具有灭活作用。
国内相关研究报道[1],喜炎平治疗40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4.2%,可见,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云.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5):439-440.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76 .
[3]韩云国,刘洪平,崔明.喜炎平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6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9):2562-2563.
[4]邱兵,王旭东. 2007年南通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特点[J].当代医学,2008,14(24):67.
[5]蔡永忠,李芳.喜炎平氧驱动雾化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4):132.
[6]黄社文.喜炎平治疗小儿春季腹泻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