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

2012-08-08 08:05蔡佩丽陈凡
当代医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情绪康复

蔡佩丽 陈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逐渐增多,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甚至是抵触情绪,不能主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导致病情的发展,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1-2]。为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现对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1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有86例,患者病程在1~4w之间,情绪焦虑、抑郁,无神智障碍,言语、听觉正常,查体合作。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1.4岁,体重38~59kg,平均体重48.5kg,初产妇51例,经产妇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脑卒中评分、疗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入院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进行评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多层次、多方面的护理干预。

1.3 随访记录 对86例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基本心理情况给予详细记录,并在出院后就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病情恢复情况做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9.5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来评判组间差异的异质性,检验水准为0.05,当P<0.05时,认为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SAS、HAMD、NFDS评分上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HAMD、NFDS评分比较(χ±s)

3 讨论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NFDS评分有所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以及功能康复的疗效,曾有文献报道,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3]。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1)患者入院后,告诉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讲解治疗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知识,及时明确的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制定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当的康复运动,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包括散步、打太极、下棋、讲故事等,主动加强功能训练,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2)定期帮助患者做呼吸放松训练,包括患者的肌肉放松以及心理疏导,要积极主动的接触患者,倾听患者的委屈和需求,耐心讲解和鼓励患者,使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帮助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自身疾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帮助,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5]。

总之,规范的护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帮助并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积极的了解和评估患者的认知、情绪活动、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必要时使用一定的药物干预,都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可见,规范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最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1]刘爱信,张瑞珍,薛继芳.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2.

[2]黄爱洁,郭忠媛.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0):87-88.

[3]李曦,王萍,何新红,等.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75.

[4]王月娥.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定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46-47.

[5]唐泓源,左月燃,张昕,等.心理干预对SARS病区护理人员焦虑状态影响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3(4):29-31.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情绪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认同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