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明果 刘新群 王学祥 王正茂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丙型肝炎遍及全球且极其严重,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而干扰素目前又被公认为有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观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通过治疗前后及过程中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CV-RNA含量来获得生化学应答和病毒学的情况进行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
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龄为35~65岁,平均49.5岁,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2009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病程超过3个月,治疗前血清ALT正常或高于正常值,抗HCV阳性,HCV-RNA值高于正常值以上;HBV血清标志物2例阳性;有输血制品史者13例。
普通干扰素组:普通干扰素α-2a 5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两组均口服利巴韦林600--1200mg/d。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两组患者的可比性良好。50例患者均接受超过3个月疗程的治疗。其中普通干扰素(长海扶康,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除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外,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其他抗病毒药物。在干扰素治疗3个月的过程中,密切观察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个月中采集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CV-RNA等项目的检查,必要时进行腹部彩超等检查,了解和评价患者的疗效。
完全应答:ALT持续正常,HCV-RNA持续阴转;部分应答:ALT持续正常,但HCV-RNA数值下降>1*102copies/L,未转阴。无应答:ALT有波动,未持续正常,但HCV-RNA无明显变化。
采用SPSS12统计学软件中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示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表1 治疗后患者病毒学完全应答情况
50例均安全完成治疗,其中35例中有94.3%(33/35)、5.7%(2/35)、0% (0/35)的患者表现为完全应答、部分应答、无应答;15例中93.3%(14/15)、6.7% (1/15)、0% (0/20)。
众所周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全世界约有5亿丙肝感染者,死亡人数也正以每年100万 的人数逐年递增。患者一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很易转变为慢性感染过程,HCV持续感染20年后发生肝硬化率约为10%-15%,感染30年后HCV相关的HCC发生率为1%~3%[1]。HCV感染治疗的目标是防止HCV感染持续及出现并发症,最佳的成效是根除感染,治疗应答常常以HCVRNA的检测结果为标志。目前,治疗丙肝最有效且一致认同的药物是聚乙二醇a-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近期刘元元等[2]研究表明聚乙二醇a-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丙型肝炎的非常有效的方案,较普通干扰素能明显提高疗效。但据我们研究,在治疗丙型肝炎时两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无明显差异。早期病毒学应答是指CHC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第12周时HCV RNA低于检测低线或者下降幅度较基线水平有2 log10或以上的下降。本研究对50例接受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普通干扰素组、派罗欣组中分别有33例(94.4%)和14例(93.3%)患者在治疗的3个月中HCV-RNA持续转阴,研究发现两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资料表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a-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相当。在我国,感染丙肝的人数也正在逐年递增,且相当一部分感染的患者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而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无缘,同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的应用虽使病毒学应答率明显提高,但是,其疗程长、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仍 未得到根本解决[3]。而本研究结果提示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方案适合我国国情,部分丙肝患者也可首先该治疗方案。
[1]Hoofnagle JH.Course and outcome of Hepatitis C[J].Hepatology,2002,36(5 Suppl 1):S21-S29.
[2]刘元元,朴荣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36):563-567.
[3]康富标,赵敏.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2): 93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