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玲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5)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易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本文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的标准。所选患者均为Ⅱ型呼吸衰竭。同时排除意识丧失、不能自主呼吸、精神障碍、不愿意参加本试验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最小54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6.3±5.7)岁;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5.6±6.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没有显著性,两组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吸氧、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解痉平喘、镇咳化痰、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工作模式为S/T(压力支持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鼻面罩吸入,最初吸气压从4~6cmH2O开始 上调,吸气压力到达12~20cmH2O,呼气压力逐渐调到4~8cmH2O。每天通气>6h。通气期间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鼓励患者咳嗽吐痰。患者意识清楚、肺部感染有效控制、动脉血气指标显著改善、呼吸频率<25次/分,逐渐降低IPAP/EPAP,并采取NPPV间隙使用,直到为鼻导管吸氧,观察24h,上述指标没有改变,为撤机成功。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h后动脉血气改变情况;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率和呼吸方面情况。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h后观察指标的改变情况。两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H值、PaO2、PCO2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H值、PaO2、PCO2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2例面部皮肤出现轻度压伤,调整面罩后不影响治疗;1例出现浮肿,适当调整吸气压后缓解;4例出现咽干,饮水后改善,不影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特点是气流受限,且成不完全可逆性,病情呈进行性发作。在某些因素诱使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起到阻塞症状加重,可并发呼吸衰竭,严重患者意识障碍,昏迷致死。所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状态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但是,患者因为肺过度通气,呼吸肌处于疲劳状态,进一步加重其呼吸衰竭[1,2]。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肌疲劳问题关注程度日益增加。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h后观察指标改善情况
无创正压通气是采用鼻面罩的无创通气模式,能够提供较高吸气正压,辅助患者呼吸,减少呼吸做功,减轻呼吸机疲劳程度,有利于呼吸肌肌力恢复,能够有效的降低低氧血症和改善高碳酸血症[3,4]。在本文中,观察组血气分析结果表明,治疗24h后氧分压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效果显著。
无创正压通气时操作简单,因为不用气管切口或者气管插管,操作具有无创性,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接受。由于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在通气过程中没有收到损伤,减少了插管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由于不用气管切口或者插管,患者在通气过程中感觉舒适,同时保留了吞咽功能,能够进食、咳嗽、说话等,有利于了解病情和减少护理工作量。
[1]周忠,刘晓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慢性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分析[J].上海医药,2010,31(9):420-421.
[2]邵伯云,王德琴.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伴呼吸衰竭24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6):994-995.
[3]路兰花,郝瑞萍.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阻塞性肺病2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1):43-44.
[4]刘玲,邱海波,郑瑞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2):4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