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很多人喜爱油炸食品,因为其味道鲜美松脆。但在美食背后,因高温烹饪所产生的丙烯酰胺(一种致癌物质),却始终在提醒贪恋美味的人们,慎食!少食!禁食!高温油炸食物中含有丙烯酰胺,这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2年就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那么,丙烯酰胺到底为何物?哪些食物中含有丙烯酰胺?它是怎么产生的?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有多少?我们必须远离高温油炸美食吗?……
特邀专家
刘少伟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阮赞林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本 刊:高温油炸后产生的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物质?
刘教授: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的化学物质,一种不饱和酰胺。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途径都可以间接接触到丙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饪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其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水中的丙烯酰胺含量限定为1 ηg/L。
丙烯酰胺化学结构式
本 刊:那么,到底哪些油炸食物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阮教授:丙烯酰胺常存于高温油炸食品的化合物中。在高温油炸烹饪过程中(温度>120℃),食物中的天门冬酰胺和还原糖会产生丙烯酰胺。尤其是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会产生较多的丙烯酰胺(见下表)。
食物丙烯酰胺含量表
本 刊: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怎么产生的?
刘教授: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温度>120℃以上)烹饪过程中形成。140℃~180℃为生成的最佳温度。一般在食品加工前检测不到丙烯酰胺,在加工温度较低(如用水煮)时,丙烯酰胺的含量相当低。同时,食物中水含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采用烧烤、油炸加工,在其烹饪的最后阶段,由于食物水分减少、表面温度不断升高,丙烯酰胺形成量就更高。
阮教授:丙烯酰胺的产生既与食物的烹饪方式有关,同时又与温度、时间和水分等因素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发现:谷物类油炸食品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0.15 mg/kg,最高含量为0.66 mg/kg;谷物类烘烤食品的平均量为0.13 mg/kg,最高含量为0.59 mg/kg。
本 刊:丙烯酰胺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
刘教授:丙烯酰胺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致癌性。丙烯酰胺是2类致癌物,其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其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人们经常食用高温油炸食品会增加其致癌性,危害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的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伴有出汗、肌肉无力等末梢神经病症。
阮教授:目前,国外有丙烯酰胺对动物的毒性数据,对人体的数据还没有。据悉,国内有对人的数据,可靠性不详。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中度毒性,人体接触多了中毒的概率大大增加,中毒后的症状是红斑脱皮、眩晕、四肢无力、神经损伤。
本 刊:在美国,肯德基和麦当劳曾被告上法庭,最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要求它们进行产品公示,您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另外,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尚未对丙烯酰胺含量作出相应规定的情况下,该如何监管,您有什么建议吗?
阮教授:我个人很赞同这样的做法。我认为,公示食物种类及其含量,这既是生产厂商的义务,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一种知情权利。消费者有权利知道他们所食用的食品含有什么,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食品标签的显著位置上应标示食物种类及其含量,同时应在标签上标出丙烯酰胺的执行标准。近几年,我国各地的质监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严格规范食品市场。
目前,在国内外,的确还没有法律法规来规定丙烯酰胺含量,这是未来的一个关注点。我个人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丙烯酰胺的监测和控制力度,尽快把对丙烯酰胺的监测和规定加入到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行业进行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监测工作。
本 刊:既然丙烯酰胺有那么多危害,与苏丹红事件不同,丙烯酰胺并非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那我们平时应该多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避免摄入丙烯酰胺呢?
刘教授:要防止丙烯酰胺的摄入,首先要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物,但应保证做熟,以确保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避免导致食源性疾病。同时我们要大力提倡饮食均衡,减少甚至不吃油炸和高脂肪类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
阮教授:同时,我国也应加强对膳食中丙烯酰胺的监测与控制,开展我国人群摄入丙烯酰胺的暴露评估,建立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暴露值,研究和制定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加工烹饪规范。
当美味的诱惑与健康“对立”时,感性常常让人们纠结其间。因为食品不像毒药毒性立竿见影,故人们常有侥幸的心理——偶尔吃一点点没关系的,而不知不觉地成为一种嗜好,最终酿成悲剧。希望消费者能理性饮食,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尽早完善此类食品的安全评估,用标准化来提升此类烹饪食品的安全品质,让美味和健康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