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高万林 李桢 张港红
当前,国家正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电子政务建设集政治服务、经济服务、文化服务三位一体,可以推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针对农村现状,农村电子政务要“先走第一步”,“碎步快走”,“多点共建,重点突出”。
当前,“三农”问题是国家重点关心和建设的问题。中国欲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抛开农村是不可实现的。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截至2012年,中央九个“一号文件”均涉及“三农”问题。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是当前阶段建设的重点。在信息化推动过程中,农村电子政务通过集政治服务、经济服务、文化服务三位一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可以较快推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信息化全面建设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因而,农村电子政务应当放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阶段的先行地位。
电子政务来源于英文“E-government”,又有学者译为“电子政府”。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开展已经历了十多年,对电子政务的定义却仍然没有统一。较为常见的一种定义是:电子政务就是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尽管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公认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相应的,农村电子政务,即电子政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或基于农村地区开展的电子政务。
当前,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面临观念陈旧、基础设置薄弱、人才缺乏、信息不足等问题,建设任务艰巨。然而,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先行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为农村地区解放了思想。
当前,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保守观念的问题。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保守思想使村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热情,对电子政务、信息化等新生事物处于未知或半未知状态,缺乏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主动性。此外,一些县乡(镇)村主要领导及公务员队伍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造成了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奇怪现象:国家在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村民却无动于衷;国家在大力加强“三网合一”、光纤入村工程,村里的电脑却无人使用,甚至农业信息站变成了娱乐网吧;各部门、各地政府开发了大量的便民服务系统、管理系统等,却在农村被束之高阁,无人使用。
通过农村电子政务建设,首先解放村干部的思想,解放党员、种植大户的思想,让村民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令其发自内心地自发接受信息化、渴望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成果,将为中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成功与否,其示范效果尤其重要,是思想上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前哨战,其成败决定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进程。
——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准备了基础条件。
当前,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包括通讯网络、广电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在内的信息网络以及各种信息化设备。虽然,随着“村村通”等工程的推进,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覆盖率都达到90%以上,但农村的互联网络普及率还非常低。特别是在中西部的某些农村地区,还存在互联网络盲区。此外,很大一部分农民目前还只是维持在温饱状态,不具备购买计算机等设备的能力。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从物质层面制约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农村本身是不可能的,单独依靠某个行业、某个部门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团体、企业等多方参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优先发展农村电子政务,使“三网合一”、“光纤入村”伴随农村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农家,切实使电子政务用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到哪里。电子政务的优先建设势必会从政府层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会有效吸引企业、社会团体等的资金流入,是当前加快解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有效模式。
——农村电子政务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人才储备。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6.1%,小学程度25.3%,初中程度52.8%,高中程度11.4%,中专程度2.7%,大专及大专以上只占1.7%。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也直接导致了多数农民信息化技能的缺失,农村广大人口不懂电脑、网络,不利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大规模开展。
进行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会积累大量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这些人才的培训储备将在接下来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基层机构精简、合并是必然趋势。大量具备较高水平的基层干部可能面临“下岗”境遇,这也是地方某些部门抵制电子政务的原因。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人员同样可以作为信息化人才,继续投身于更广大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这样的结果只是此类人员服务部门的改变,而不会造成其他社会问题。
如上所述,农村电子政务作为农村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先行一步,将为农村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就农村电子政务本身而言,确实也面临上述所说的观念淡化、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乏、人才缺乏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服务信息不足、多部门重复建设、政务相应改革等等问题。对农村而言,仅仅依靠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建设,抱着等、要、靠的思想,电子政务是无法快速开展的。农村需要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发地开展农村自己的电子政务,自下而上地配合国家进行电子政务建设。这样,才能减小数字鸿沟,使农民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及优势,提高经济收入和民主意识。使中国农村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不被拉大差距及淘汰,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果,先走第一步。国际上一般把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划分为信息发布、单向交流、交互沟通、在线处理、网络集成五个阶段。农村电子政务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其他角度上看,都不可能一步踏入高级阶段。与其严谨论证如何走好第一步,不如先走出第一步,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成果,感受电子政务带来的好处,进而进一步完善发展农村电子政务。当前,国家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进行了大量的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等的建设。经过简单筛选,村镇先期引进1~2套相关软件及设备,试行相关服务,令村民切实感到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以事实说话,将极大调动村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电子政务整体工作的开展。
如上海奉贤区江海村试行“农村合作医疗卡”,村民只需在村医疗服务点办理医疗结保手续,就可以报销医药费。而在过去,把发票送到村里,填好单子后还得等两三周的时间。这是上海市开通的第一个由镇延伸到各村的镇村事管理网,试行的良好效果为当地农村电子政务进一步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坚持“碎步快走”策略,及时调整建设目标。中国农村各地情况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农村电子政务很难有统一的建设方案;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时间较短,国内外可借鉴的案例同样不多。因而,当前农村电子政务正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总体建设方案很难制定。具体建设过程中,目标要做的长远,应坚持“碎步快走”的策略。“碎步”即每一阶段要将目标定的小一点,目标实现起来容易一些,可以尽快见到成效;“快走”即总体建设上,要不断快速地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建设计划,尽快发展电子政务,缩小城乡差距。
“碎步”,可以充分吸收已有经验,便于资金筹措,周期短,见效快,可以使村民迅速受益,并积极投身此项事业。同时,“碎步”有利于不断调整建设目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转向。“快走”,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经济发展飞速,如果不尽快追赶,将进一步加大数字鸿沟,加大城乡差距。
三是“多点共建,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步伐。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初期,与国家整体电子政务“先政务后商务”的策略应略有不同,走“多点共建,突出重点”的道路,将更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区域。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农村和谐发展的目标。农村电子政务内容建设涉及面广,应该通盘考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促进作用,“多点共建”,以便达到最佳效果。但由于受基础条件制约,在建设前期,还需要突出“重点”。当前,农民更关心的是加强生产,提高收益问题,其次才是民主政治、公共服务等问题。因而,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初期,在管理、经济、文化同时共建的总体框架下,应重点突出,先从农业信息服务、招商引资、生态旅游宣传等经济服务方面着手。一方面,尽快让农民接触信息化,并从中得到实惠;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为电子政务进一步建设筹措资金。在经济服务取得一定效果后,再开展政治服务、文化服务方面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是积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加强村校、村企合作。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农村自下而上进行农村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建设进程及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类优惠措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其特有优势,在信息化人才培养、建设规划、新技术应用、资金引进等方面,寻求其合作与帮助。
五是充分利用手机、电话、电视,开展多种方式的电子政务建设。随着国家“光纤入村”、“三网合一”等项目的建设,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状况会逐渐好转,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以农村目前的经济状况,短时间内,电脑等高端设备的普及是不现实的。随着近年来“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覆盖率都达到90%以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对短信服务系统、语音服务系统、电子屏、数字视频播放系统等应用,开发基于手机、座机、电视机等多种方式的电子政务平台,对村民进行各类公共服务。将是当前阶段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好方式。
当前,国家正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大力加强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对农村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解决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前期面临的农村观念陈旧、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全面开展准备了精神和物质基础,铺平了道路。因而,在农村信息化前期,应该首先大力加强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本文针对农村现状,提出了农村电子政务“先走第一步”、“碎步快走”、“多点共建、重点突出”等建设对策。通过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开展集政务服务、经济服务、文化服务三位一体的各类公共信息服务,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