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荣
大余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江西大余 341500
小儿肱骨小头骨折在临床上不太常见,其骨折线只涉及肱骨远端前侧突起的关节面,以及相应的骨骺,属于肘关节内骨折,在全部肘部损伤中只占0.5%~1%,常常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中。探讨小儿肱骨小头骨折的实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为今后的小儿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提供参考。
我院自2008年9月~2011年9月收治小儿肱骨小头骨折患儿4例,其中男性患儿3例,女性患儿1例,年龄为9~15岁,平均年龄为12.6岁。其中3例为左侧,右侧1例。所有患儿均为低能量损伤、闭合性损伤、且均不伴有脏器损伤及其他肢体损伤。按照相关标准分型,4例患者中1例为II型,3例为I型,均为新鲜损伤,受伤过后到手术治疗时间为4~48 h。
4例肱骨小头骨折患儿治疗方法选择手术治疗,术式为肘关节外侧入路手术。沿肱骨外侧嵴向两侧剥离,直至暴露外上髁。前臂伸肌群起点从外上髁锐性分离,同时将前臂伸肌群起点翻向外侧,将肘关节内翻,肘关节外侧关节囊切开,充分显露骨折,对游离骨、血凝块及软骨碎片进行清除。冲洗后解剖复位肱骨小头,需要注意的是,肱骨小头应保持15~20°前倾。选2枚直径1.5 mm克氏针由后向前交叉紧贴关节面近端固定骨折块。克氏针的标准为术中X线透视下,不超过肱骨小头关节软骨为宜,同时保持关节面平整,确保骨折良好复位。前臂旋转中立位,术后屈肘呈直角,患肢石膏托固定。术后对患者定期拍片复查,石膏托在术后3~4周拆除,对患肢给予充分保护,适当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情况在术后6~8周进行拍片判断,拔出克氏针过后,患肢需要持续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儿均进行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统计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4例患儿优3例,良1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所有患儿全部骨性愈合,其时间为6~8周。所有骨折均无明显畸形,肘关节活动范围屈肘 130~150°,伸肘 0~10°,前壁旋转功能基本正常,4例患儿没有发生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现将4例患儿实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统计如下表1。
表1 小儿肱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统计表[n(%)]
在实际临床中,小儿肱骨小头骨折并不多见,在肘部骨折中,小儿肱骨小头骨折仅占0.5%~1%。这种骨折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骨折块累及滑车的边缘部分和肱骨小头的大部分,另一种是肱骨小头的关节软骨骨折,软骨下的骨质本就很少,这就好比摘去了肱骨小头的软骨帽一样。小儿肱骨小头骨折一般都是由于暴力所造成的,肘关节在不同角度屈肘的情况下,如果再遭受到剪切暴力,则会发生肱骨小头骨折。肱骨小头骨折没有特异性体征,因此,在对其进行诊断的时候,一般都是借助辅助检查以及病史进行。在诊断过程中应用X线透视检查,正侧位X线片难以准确发现骨折块的移位程度、来源、大小、移位的方向等,因此,在急诊中常常被忽视。而通过三维CT或CT检查,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对骨折块的移位程度、来源、大小、移位的方向等均可以明确诊断。如果骨块累及滑车外侧部及肱骨小头时,则影像反应为双弓形。如果患者肘关节外伤肿痛,侧位影像为阴性结果,活动受限的时候,需要进行CT检查,以免出现漏诊的情况。
肱骨小头骨折经过保守治疗过后,其最大的障碍是肘关节功能恢复和骨折断端稳定,任何的移位、旋转都会对今后肘关节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远期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骨折断端进行良好的复位,同时,还需要精确恢复关节面的解剖结构。患者在术后2周内就应该进行主动活动,但是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慢慢恢复伸肘,切忌动作过快、幅度过大。在骨折获得良好愈合过后,可采用支具进行治疗来改善伸屈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活动范围一定要能够控制。小儿肱骨小头尽管血运完全丧失,但是也不会像股骨头那样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一般情况下均不会发生塌陷,也不会发生于坏死有关的关节病。小儿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骨块切除、克氏针固定术、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等。本组应用中,4例小儿肱骨小头骨折均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应用的克氏针直径<2 mm且光滑,穿过骨骺不会造成生长紊乱,交叉固定防止骨块旋转,且相对较为牢靠固定。本组4例患儿均解剖复位,术后肱骨小头骨折均愈合,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组应用,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小头骨折优良率高,效果显著,结合儿童组织愈合能力强的特点,更加促进了本组应用中的疗效取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要全面仔细地对患儿骨折进行确诊,然后选取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保证良好疗效的取得。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郑伯禄,张德森.小儿肱骨小头骨折16例诊断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