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68例分析

2012-07-28 10:16蒲江莲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脂肪性磷脂酒精性

王 剑 蒲江莲 张 云

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中医归属为“胁痛”、“积聚”、“痰浊”、“肥气”、“肝着”等范畴。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西医对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主要针对危险因素、原发病因以及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使脂肪肝的治疗受到一定局限。随着脂肪肝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本文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68例的研究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消化内科和中西医结合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33例,全部病例均依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和《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确诊[1-2]。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65例,其中,男47例,女 18 例;年龄 16~55 岁,平均(35.82±5.12)岁;酒精性脂肪肝2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4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8例,其中,男 49 例,女 19 例;年龄 18~52 岁,平均(36.24±4.65)岁;酒精性脂肪肝2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41例。中医辨证分型:湿浊内停型14例,肝郁脾虚型28例,湿热蕴结型11例,痰瘀互结型15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性饮食行为干预,戒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参考相关诊疗指南降糖、降脂等综合治疗。

1.2.2 西医治疗组 给予多烯磷脂胆碱胶囊2粒(456 mg)/次,3次/d,2周后剂量减至1粒/次,3次/d;熊去氧胆酸片250 mg,3次/d;维生素E胶丸100 mg,3次/d口服。

1.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处方给予中药汤剂口服。①湿浊内停型治法以祛湿化浊为主,主方为胃苓汤加减,药物:陈皮、厚朴、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桂枝、泽泻、炙甘草等。②肝郁脾虚型治法以疏肝健脾为主,主方为逍遥散加减,药物: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薄荷、生姜、生甘草等。③湿热蕴结型治法以清热化湿为主,主方为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药物: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厚朴、通草、滑石、制半夏、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金钱草、生甘草等。④痰瘀互结型治法以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为主,主方为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物: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柴胡、枳壳、桔梗、甘草、丹参、制半夏、陈皮、茯苓等。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学症候的变化,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血清酶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治疗前后肝脏B超影像改变,并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和《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有关脂肪肝B超诊断标准对患者脂肪肝病变程度进行判定[1-2]。

1.4 疗效判断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予以判断。临床治愈:用药12周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脏超声示肝脂肪性变己经消退,肝功能、血脂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B超检查肝脂肪性变好转 1 级以上,血脂(TC、TG、LDL-C、HDL-C)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改善5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减轻,B超检查显示肝脂肪性变有所消退,血脂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肝脏B超检查显示肝脂肪性变表现无明显变化,肝功能、血脂指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酶及血脂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肝酶、血脂(TC、TG、LDL-C)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相比,肝酶、血脂(TC、TG、LDL-C)改善更为显著(P < 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影像学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超声影像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超声影像学改变达到正常和轻度超声显像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48例,西医治疗组有3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酶及血脂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酶及血脂变化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西医治疗组比较,b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ALT(U/L) AST(U/L) GGT(U/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西医治疗组6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22.45±44.62 34.86±10.28a 124.10±45.08 30.55±8.56ab 90.66±28.22 34.72±9.24a 92.84±28.53 28.49±8.38ab 154.83±56.17 46.25±15.34a 155.76±58.13 38.61±12.27ab 7.72±1.42 4.88±0.82a 7.68±1.38 4.24±0.60ab 3.84±1.25 2.02±0.76a 3.61±1.22 1.68±0.55ab 1.12±0.20 1.24±0.22 1.10±0.19 1.26±0.24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08%,中西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相比,中西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 见表 3。

3 讨论

脂肪肝的诊断中西有别,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诊断是建立在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基础上的,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的综合判断可以作出诊断。而中医则是以病因病机为基础,进行辨证分类,作出诊断,重症而不重其病,故中医术语无脂肪肝之说,归属为“胁痛”、“积聚”、“痰浊”、“肥气”、“肝着”等病范畴。由于理论上的差异,中医和西医对脂肪肝所采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现代医学对脂肪肝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以改善脂质代谢,防止肝脏脂肪沉积所造成的“二次打击”为主,而中医辨证施治,以健脾疏肝,祛痰化瘀为主。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是一种生理性磷脂,可以为肝脏提供了大量的高能量合成性重要磷脂,它们以完整的分子渗入肝细胞膜内,对已破坏的肝细胞膜进行生理性修复,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导致肝功能和酶活力由损伤回复正常,并使肝脏的能量失调得以缓解,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PPC能改善脂质代谢,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PPC还有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延缓和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等功能,从多个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3]。熊去氧胆酸兼有类似胆固醇树脂考稀胺药物的作用,具有降低血脂、稳定肝细胞膜和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等多重作用,有一定的护肝去脂功能[4]。文献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能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5]。本组研究结果同文献一致。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影像学变化比较(例)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或久病体虚,脾胃虚弱,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导致湿浊内停,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而出现湿热内蕴;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亏损,气化失司,痰浊不化,痰浊内结,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最终导致痰瘀互结。其病理基础与痰、湿、浊、瘀、热等有关,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肾等脏腑,证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目前有共识大致分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等证型[6]。治疗以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为主,兼顾虚实、寒热、阴阳,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路出发辨证施治。已有大量报道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脂肪肝可以取得明显疗效[7-9]。

本组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分型施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肝酶、血脂(TC、TG、LDL-C)及超声影像学改善更为显著(P<0.01、0.05)。提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方剂辨证施治更有利于肝细胞内脂质的代谢清除,有利于肝功能恢复改善。中西结合治疗可能是治疗脂肪肝的更好选择。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 年 2 月修订)[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 年 2 月修订)[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4):268-270.

[3]刘梅,陆伦根,曾民德.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脏,2006,11(1):43-44.

[4]郭开生.熊去氧胆酸治疗脂肪肝的疗效[J].临床荟萃,2002,17(9):5-6.

[5]何劲松,刘国霞.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05-106.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76-279.

[7]袁林,张书文.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J].2008,5(15):25-27.

[8]于华林,王经武,阎小燕.近3年脂肪肝中医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0,3(5):392-395.

[9]刘妍,金小晶.脂肪肝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6):771-773.

猜你喜欢
脂肪性磷脂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