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芳
(河南省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47715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痉挛、狭窄或闭塞而引起小脑、脑干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神经血管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的趋势,如不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将可能进展为急性脑卒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目前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均存在复发率较高等缺陷,疗效往往欠佳[1]。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治疗VBI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7年4月~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39~76岁。患者入院时均行颅多普勒(TCD)、CT等检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症状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给药,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四神聪、印堂、大椎、足三里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华佗牌28号1.5寸毫针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眩晕及并发症状、体征消失,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基本恢复正常;显效:眩晕消失,并发症状和体征减轻,TCD检查示供血显著改善;有效:眩晕程度缓解,并发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TCD检查示有改善;无效:眩晕及并发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TCD检查无变化。
结果: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积各项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参数指标具有组间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指标比较(±s,cm/s)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指标比较(±s,c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 3620.46±2.33 26.41±4.02*20.48±1.37 27.15±2.64*24.40±4.61 29.72±6.32*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36 19.75±5.16 32.25±5.28*#20.23±4.71 32.90±2.47*#23.02±4.52 35.16±3.26*#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全血黏度(mpa·s)高切 低切血浆黏度(mpa·s)血细胞比积(%)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6 7.36±0.82 6.13±0.57*14.35±2.24 13.16±2.03*1.82±0.33 1.65±0.26*48.60±3.64 45.51±4.13*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36 7.45±0.70 5.03±0.54*#15.07±2.60 10.64±1.27*#1.80±0.27 1.36±0.18*#49.26±3.55 41.27±3.8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常见和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属中医“眩晕”、“中风先兆”等范畴。病理学研究显示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及脑血管痉挛等多种疾病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血流速度缓慢,从而引起其供血区域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患者以阵发性眩晕或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或不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头痛、平衡失调、肢体麻木及意识障碍等症状。近年来研究显示[3],与药物尤其是西药治疗相比,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因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及经济实用等优势,被认为是治疗VBI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及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针刺疗法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从而调整血流速度和供血。针刺可通过兴奋胆碱能交感神经和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一氧化氮和乙酰胆碱,使脑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流速减低型患者的症状。对于因轻、中度脑血管动脉狭窄或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血流速增高型患者,针刺可通过解除痉挛、扩张管径,从而降低血液流速,增加有效供血量。此外,针刺可降低血液黏度,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聚集率,降低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血液黏稠度,提升组织血氧饱和度,从而减轻脑组织的缺氧状态[4]。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第4代银杏叶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银杏黄酮苷和双嘧达莫。常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冠心病等。其中银杏苦内酯、银杏黄酮苷可扩张脑血管、冠脉血管,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液黏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改善脑代谢与中枢神经受体,增加细胞对血氧和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改善缺血和代谢。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液流速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刺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疗效可靠,并且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沈晓明,马云枝,韩宁,等.针药结合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08-1310.
[2]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9.
[3]吕万娟,倪光夏.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进展.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94-96.
[4]郭龙,孟智宏.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研究.吉林中医药,2011,31(8):77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