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焱 王 薇 田彦杰
眼睑分裂痣,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上下眼睑的先天性皮肤色素痣,临床表现为同时累及上下眼睑的皮肤、睑缘及/或结膜的痣。在睑裂闭合状态下,上下睑色素痣互相吻合宛如一块完整的病变,睁眼时一分为二,对患者外观影响较大。对于分裂痣,临床上以往多采用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的方法治疗,该方法手术创伤大,术后可能产生比较明显的瘢痕,美容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自2002年起,我们采用微创分次切除法治疗眼睑分裂痣,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美容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2002年至2012年接受眼睑分裂痣切除手术的患者6例(6只眼),病变涉及部分睑缘及睑结膜,累及皮肤范围较大的病例未包括在内。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9~34岁。病变部位;内眦部2例,居中部2例,外眦部2例,睑缘皮肤病变范围为累及眼睑全长的1/4~1/2,累及睑结膜的范围均在近睑缘的2~3 mm处,所有患者均为美容而就医。术后随访4~48个月。
手术局部皮肤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结膜囊内1%丁卡因表面麻醉。在显微镜下沿病灶色素边缘外1 mm仔细切除病变组织后,局部电凝止血,位于睑缘前唇者,切除缘选择在灰线前缘,在切除过程中注意保护睫毛毛囊。去除位于睑结膜面的病变时尽量不损伤睑缘的后唇,仅做病变的切除,以免发生睑缘切迹。切除组织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病变切除后局部不做任何缝合,局部皮肤表面及结膜囊内涂大量红霉素眼膏,眼垫遮盖。
上下眼睑尽量采取分次切除,以防术后上下睑的粘连发生。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 d预防感染,术后第1天去除眼垫遮盖,术后7~10 d创面结痂脱落,伤口愈合。第1次手术后3个月可以行第2次手术,手术方式同前。
(1)伤口有无感染。(2)睑缘弧度。(3)睫毛位置。(4)切除缘有无色素残留。(5)病理结果。
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睑缘弧度良好,无睑缘切迹形成,由于所有病例均侵犯了睫毛根部,故手术后局部睫毛稍显稀疏,但无明显畸形,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外观(图1~图4),随访4~48个月,1例于手术后1个月发生局部倒睫,经做睫毛毛囊电解后治愈;1例在睫毛根部残余极少许色素,但随诊期间未见病变继续扩大且不影响外观未再行手术,其余病例未见病变复发,眼睑外形保持正常。病理检查结果:6例均为皮内痣。
图1 眼睑分裂痣切除术前眼部外观像。痣侵及眼睑内1/2的睑缘图2 术前分裂痣处睑结膜外观像。痣侵及睑结膜 图3 术后2个月眼部外观像。可见痣切除干净,局部睑缘弧度外形满意 图4 术后2个月分裂痣处睑结膜外观像。结膜面痣切除干净
眼睑为色素痣好发部位,可分皮内痣,混合痣和交界痣,混合痣和交界痣多见于儿童,至成人时大多转变为皮内痣〔1-2〕。交界痣和混合痣有恶变可能〔3〕,皮内痣通常不恶变〔4〕。分裂痣又称吻合痣,同时累及上下眼睑皮肤,是一种发生在胚胎第9周至7个月的皮肤黑色素痣,属于良性肿瘤〔5〕。病理诊断为皮内痣或混合痣〔6-7〕。本组6例患者病例诊断均为皮内痣,考虑与患者全部为成人有关。
对于分裂痣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8〕,尤其对于那些发展迅速以及严重影响容貌的病例。目前公认的手术原则是彻底切除并修复缺损〔6,7,9,10〕。分裂痣切除后的眼睑缺损主要采用皮瓣修复,有多种皮瓣转移法已见报道,如 Hughes法〔11〕、Kuhnt-Szymanowski法修复下睑〔12〕、弧形皮瓣〔13〕、眼轮匝肌蒂皮瓣〔6,14〕、蹄形皮下蒂皮瓣〔15〕、斧状皮瓣〔16〕、分层设计多瓣转移〔17〕及游离植皮〔18〕。由于游离植皮颜色、质地与眼睑皮肤不一致,外观常难以令人满意;而且,皮片挛缩容易影响眼睑形态并导致眼睑畸形,角巩膜暴露等问题〔7,14〕,故患者更易于接受局部皮瓣的修复,但即使皮瓣修复痣切除后的缺损,也难免会有瘢痕明显或者下睑外翻等缺点〔6〕。
以往的研究认为,黑痣如波及到睑缘及睑结膜甚至球结膜者,为防复发和恶变,手术原则为完整彻底切除痣并修复缺损。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成年人的眼睑色素痣的病理改变以皮内痣为多〔2,19,20〕,而皮内痣一般不会恶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成年人的涉及睑缘及睑结膜面的分裂痣,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法分次切除的方法切实可行,并有如下优点:(1)显微镜下操作能在更细致而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将睑缘结构的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其在保持眼睑弧度和睑缘的连续性上,远较以往的肉眼下的整形术更为精细和安全,使得手术后的美容效果更为确切和满意。(2)手术中我们发现附着于睑缘及睑结膜面的色素组织在显微镜下用显微器械比较容易去除,不必像以往那样切除掉所有包括色素组织的局部睑板结构,避免了随之而来的复杂的眼睑后层的再造。由于没有破坏睑板结构,睑板腺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使对泪膜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几乎为零。(3)手术分次进行,术后第2天便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对生活影响极小。分次手术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每次手术的创面减到最小,以免因创面过大容易导致感染或局部瘢痕形成影响手术效果。
治疗时应该注意:(1)第1次手术与第2次手术之间需要间隔3个月。因为此时第1次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炎症反应消退〔7〕,可以再次手术切除剩余的病变组织,或者对于前一次未完全切除的病变进一步去除。为了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即使仍有稍许病变残留,也无关大局〔4〕。(2)手术中一定注意对睫毛毛囊的保护。尤其在切除睫毛根部的病变后,局部做电凝止血时要尽可能地避开毛囊,手术后如果由于瘢痕收缩导致倒睫的话,可以做局部的毛囊电解予以解决。(3)本术式适合于病变仅累及睑缘及睑结膜面的成年人的眼睑分裂痣,如果病变累及较大范围的眼睑周围皮肤,皮肤处的病变切除后仍需要进行局部皮瓣的修复。另外,强烈推荐手术后的常规病理检查,如果病理回报交界痣或混合痣的话,还是建议局部尽可能地做完全的切除,或者密切观察随诊。
总之,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法分次切除治疗成人眼睑分裂痣,显微镜下手术精细,创伤小,美容效果确实,且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1]郑 锐,韩丽志,孙 娜.Versa pulse激光机治疗皮肤色素性病变 100 例[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6(4):207.
[2]赵素焱,赵光喜.睑缘色素痣的手术方法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0):765-767.
[3]Nouri K,Chang A,Trent JT,et al.Ultrapulse CO2 used for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basal cell carcinoma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basalcellnevussyndrome[J].DermatolSurg,2002,28(3):287-288.
[4]赵光喜.眼部成形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7.
[5]张涤生.实用美容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52.
[6]张 锤,张春莉,苏晓光,等.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皮肤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811-812.
[7]黄丹平,程 浩,于佯洋,等.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2):1089-1092.
[8]范先群.眼整形外科学[J].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3.
[9]Alfano C,Chiummariello S,De Gado F,et al.Divided nevus of the eyelids: three case studies[J].In Vivo, 2007,21(1): 137-139.
[10]Gur E, Zuker RM.Complex facial nevi: A surgical algorithm[J].Plast Reconstr Surg,2000,106(1): 25-35.
[11]Papadopoulos O.divided nevus of the eyelid[J].Plast Reconstr Surg,1991,88(2):331-333.
[12]Kasai K,OgawaY.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 dovided nevus on a young patient using a modified Kunhnt-Szymanowski procedure[J].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1990,6(3):1810-1184.
[13]蔡华京,孙国强.弧形皮瓣在眼睑分裂痣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8(5):264-265.
[14]吴 念,黄绿萍,毛运春,等.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4):204-205.
[15]黄发明,赵俊锋,董冰松,等.不同部位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整形[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4):382-383.
[16]Pan Y,Ai Y,Li,H,et al.Local hatchet flap for facial skin defects reconstruction in special areas[J].Dermatol Surg,2004,30(9):1256-1260.
[17]Papadopoulos O,Chrisostomidis C,konofaos P,et al.Divided nevusoftheeyelid,seven cases[J].J Plast ReconstrAesthetSurg,2007,60(3): 260-265.
[18]朱国献,高秋妮,祁佐良,等.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整形[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6):351-352.
[19]金书红,王道宏,屠永芳.睑缘色素痣的手术切除及I期修复[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9):733-734.
[20]卢银波,唐勇华,谢祥勇,等.睑缘色素痣的手术切除及缺损修复疗效分析[J].眼科临床杂志,2010,18(4):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