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深度”记者该有多深?——一名深度报道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感悟

2012-07-27 08:32文/张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护工深度

□ 文/张 鹏

在曾经的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上,是没有“深度报道”这种新闻体裁的,而近年,“深度”这个词在新闻界是被提及最多的词之一,很多报纸打出“深度报道”的招牌,很多记者因报道够“深度”而成名。作为《北京晚报》深度报道部的一名记者,作者在不断尝试这种新闻体裁的同时思考:在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体现报道中的“深度”?

自媒体时代 深度成新闻共同追求

调查不再是记者的专利,“无冕之王”的光环似乎也黯淡下来,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权利,“自媒体”时代新闻人还有什么优势?大概只有向纵深挖掘,争取更大的可看性和可信性,所以,媒体对“深度”的偏爱似乎越来越强烈,简单的事件介绍和堆砌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变得毫无阅读价值,于是,“深度报道”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目前,揭发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被新加进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奖项。然而,深度报道绝不仅仅限于这两种体裁,实际上,一个简短的几百字的消息,甚至一个不足百字的图片说明,其写作方式也早已经不是学校所教的说清楚“5个W”就可以交差,在很短小的篇幅里,依然强调运用背景、有选择性的对比和鲜明的观点来突出其“深度”。

《纽约时报》等国外一些报纸早已经开始采取这样的模式:前方记者发回一则少年犯罪的短消息,后方编辑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资料库中找到和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数据,穿插在消息中,立刻就成为一篇分量完全不同的深度报道,这种操作使新闻事件不再是孤立片面的,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它的因果关系,甚至可以预测今后的发展。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深度报道,现在已经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需要单一视点的简单消息,对新闻报道的丰富性和深度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对于一个专职做“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追寻到底 一篇消息引出系列调查

我曾经做过10年一线记者,每天的任务就是写消息,把一个新闻事件如实报道出来即可,如今以一个深度记者的视角回头看,这样的消息如同寻宝者在深山荒野里找到一块发出光彩的石头,带着它离开,也就是找到一块宝石而已,如果在这片旷野好好挖掘,有可能得到一座金矿。深挖到底,层层推进,不懈地追寻真相,是一个深度记者应有的职业素质。

2011年,网上的一则不足300字的消息引起了我的关注,这篇消息说,北京的护工非常短缺,各大医院、养老院都面临严重的“护工荒”亟待解决。由于当时家中有老人正在住院,对护工短缺的问题感受强烈,我心里出现这样一个疑问:“护工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短缺?”短缺的背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况?我决定找一些医院作为调查样本,探寻一下这个问题。

我首先联系到北京市第二医院,这是一家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老人需要大量护工,在院办协助下,我深入医院,用几天时间,近距离观察护工工作和生活,和他们聊天、交朋友,护工大姐们也渐渐向我敞开心扉,倾诉了她们的苦恼。“没有假日,没有周末,有时候病人家属来了,让我们抽空出去两三个小时遛个弯儿,就算是休息了。”很多护工向我诉苦,他们经常春节不能回乡,一个人在病房里流泪想家。一位护工大姐告诉我,做护工这个工作最难过的一个坎不是脏和累,也不是有家不能回,而是无法面对家人,因为家乡人觉得做护工伺候老人病人“不体面”,要是让亲戚朋友知道了“丢不起这个人”。

掌握了大量生动的故事和第一手素材之后,我写了《我瞒着全家到北京当护工》这篇深度报道,反映了生活在北京的护工群体的生活现状,待遇差、地位低、工作累成为这个职业群体短缺的一大原因。

然而,从护工们的口中,我还了解到另外一个情况,在这些正式护工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黑护工”群体,他们的“江湖规则”打乱了这个行业的秩序。我决定对这个选题再度挖掘,利用家人住院的“便利条件”,我寻找机会和医院里的黑护工们聊天,“卧底”半个多月,逐渐搞清楚了他们的帮派和规矩。“黑护工”地域观念很分明,经常一个医院或者一个科室都是一个地方来的,大家很“团结”,一旦站稳脚跟,别的地方的人很难染指。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带头人”,和医院关系很深,大家都听他的,内部有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大家的利益,但是一旦出了大事故,当事人跑路,群体的威信和名声也会受损,甚至被医院扫地出门。我把这些情况写进第二篇深度报道《这个科室我们村人全包圆了》。

本文作者张鹏(左一)在采访自学成才的北大保安。(作者供图)

通过对护工群体的深入采访,我感觉到护工短缺的状况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既有这个职业本身的特殊要求,又有长期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正规的“白护工”甚至和“黑护工”之间在不断转换,这个职业已成一个法律界限非常模糊的“江湖地带”,虽有业内人士在探索更好的护工管理模式,但收效还不明显 ,我又写了这个系列的第三篇《黑白难辨的护工江湖》,全景式地深入探讨了北京护工职业的混乱现状,提出了改善的方向和模式,这三篇系列深度报道连续刊出后引发了多方关注。

讲个好故事 走进受访者心灵深处

在深度记者的圈子里,大家其实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评判标准,一个好的深度报道,要看他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一个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不但要有对事件的梳理和深挖,更要有对事件当事人心灵的探究,其中的矛盾冲突更能彰显深度报道独特魅力。

一篇有故事的深度报道在众多平面化、同质化报道中绝对可以脱颖而出。2012年4月,北京一女子在街上忽然掉落一个坍陷深坑,被滚烫热水烫伤后终不治去世,这是一条典型的社会新闻,各报都刊发了消息,内容基本雷同,只有《新京报》的一篇深度报道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题为《突来的塌陷 沸腾的断点——记录坠入热力管道女子杨二敬生命最后的198个小时》,报道通过对她亲人、邻居深入采访,还原这个普通人平凡琐碎的生活,因为那样一个“惨烈的句号”,所有的平淡细节都变得弥足珍贵,“这个原本一心扎在平淡里认真过着小日子的寻常女子”,因为这样一场不该发生的事故,生命戛然而止。记者通过大量采访,深入描绘了当事人的生命状态,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给这条简单的社会新闻增加了厚度,也增加了对事故问责的力量,读完之后,有哀痛、叹息、愤怒、无奈,五味杂陈,这就是“深度”的魅力。这篇报道也成为我们的一个学习范本。

要讲好一个故事,首先要在采访的时候下工夫,走进受访者的心灵有多深,决定了这篇深度报道有多深。2011年,网络红人“扫帚姐”被爆出因四处表演耽误工作被环卫公司辞退的消息,当时草根的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各种炒作嫌疑频现,他们又很快销声匿迹,我不由想到,出名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了什么?于是,我费了很大的周折,联系到了“扫帚姐”张秀芳,并争取到她家中采访。在张秀芳家中,我通过对她的居住环境的观察真实地了解了她的生活状况,她也能够情绪比较放松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样作为女性和母亲,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和感悟,最后采访变成了聊天,聊了将近4个小时,她的人生故事也在我心里一点点清晰起来,一个很平凡的,甚至可以说很贫困的女人对现实很知足,感受着亲情爱情的温暖,对未来仍有梦想,无论是网络爆红还是消失,她都觉得自己“很幸福”……听完“扫帚姐”的故事,我不想再探究她为什么被辞退,也不再怀疑她的行为是否炒作,我完成了这篇深度报道《扫帚姐:一辈子闪亮一次,值了》,我只想真实地写出这个普通人的故事和她作为草根所传播的正能量。

创新方式 争取更大的采访自由度

做了三年深度记者,如今,面临传播方式的变化和新闻采写方式的创新,“突破”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需要突破的也许不仅仅是思维方式,还包括工作方式。

在传统的新闻工作中,尤其是日报,记者工作周期非常短,跑口记者经常每天要参加好几个活动,奔波于新闻发布会之间,通常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必须发稿,而我们作为深度记者,也基本要每周完成一篇深度报道的采写,真正用于采访的时间也就是两到三天,在这种工作模式之下,很难说能挖掘到多深。更重要的是,很多记者常年都是一种疲于奔命的工作状态,没有时间读书和思考,没有时间和对自己有益的人畅谈,没有时间充电,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没电了。

媒体界同行曾经在微博上交流,《国家地理杂志》拥有那么多专业记者,却每期就出那么薄薄一本,而粉丝遍及全球,那是因为,他们可以为一个选题走遍世界很多地方,有充裕时间和充足资金支撑他做出精品,这种工作环境是我们不敢奢望的。

《读库》作为文人圈子的一本杂志,拥有众多粉丝,和文章的高水准密不可分,主编张立宪曾提到过他们的工作机制,确定一个选题之后,他可以给作者三个月到半年,进行贴身采访,甚至和采访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进入受访者内心世界,挖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工作期间,他为作者提供生活费。虽然杂志和报纸的运作方式不同,但是,三天和三个月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建立不同于传统新闻采写模式的深度报道体制,摒弃常规性的报道,一个部门的记者可以团队合作,抓住一个选题进行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深度挖掘,采访大量的当事人,掌握第一手资料,直至挖出所有的细节,留下完备的采访证据,然后连续发出长篇重量级的报道,引起强大的社会反响,形成一段时间内的社会话题,如同一个重磅炸弹。不少媒体人认为,一个记者即使一年拿出一篇这样的报道,也将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和职责。

此外,记者资料库和专家库建设也是深度报道必不可少的硬件准备,《北京晚报》深度报道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专家库,每位记者手中掌握的专家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同时,网络也给深度报道记者提供了一些工具,例如“百度指数查询”成为我们经常借助的网络工具,输入这个关键词,就可以得到一系列调查数据,包括这个关键词在一段时间内关注度的变化,关注区域和关注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数据。

所以,一个深度记者写出“深度”在个人积累,也在于某种机制的建立,更充分的时间,更宽容的创作空间和更大的采访自由度是重要条件,虽然无法做到张立宪所说“时间没有下限,资金没有上限”这样太过理想主义的设定,但终归是一种方向。

猜你喜欢
护工深度
护工是如何被“批发”进医院的
北京护工故事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提升深度报道量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