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光伏系统蓄电池优化三段式充电策略研究

2012-07-26 04:57蔡晓峰张鸿博赵慧光
自动化仪表 2012年5期
关键词:充电电流恒流三段式

蔡晓峰 张鸿博 黄 伟 赵慧光

(河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1,河南 新郑 45119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2,河南 郑州 450011;河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3,河南 郑州 450046;河南省新乡供电公司4,河南 新乡 453002)

0 引言

独立光伏供电系统通常采用铅酸蓄电池组储能。蓄电池的充放电策略直接影响其寿命,三段式充电是铅酸电池常用且比较理想的充电策略。另外,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缩短充电时间,系统还需引入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为了将MPPT和三段式充电算法有效结合,研究了MPPT算法和恒流恒压充电算法的切换判据。仿真表明该判据简单方便,可以实现二者的平滑切换,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又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 占空比扰动法MPPT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很多[1-8],选择时要考虑独立式光伏系统的特点和算法的难易程度。在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中,光伏阵列和蓄电池之间的接口通常采用DC/DC变换器。通过调节DC/DC变换器PWM波的占空比,达到最优的阻尼匹配,即可使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Ppv和PWM占空比D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9]。

图1 P-D关系曲线Fig.1 P-D relational curve

忽略DC/DC变换器的功率损耗,Ppv等于蓄电池的充电功率Pb,因此图1也反映了Pb与占空比D的关系,即在某个占空比下Pb达到最大值。该占空比对应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而在该点左右两侧存在着单调的关系。因此,占空比扰动法MPPT通过对Pb的监测来控制占空比的扰动。当增大占空比使Pb增大时,则继续增大占空比;当增大占空比使Pb减小时,则减小占空比,最终可以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和扰动观察法一样,算法最终无法稳定在最大功率点处,而是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小范围波动,但这不会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且控制比较简单,实现方便。

2 优化三段式充电策略

三段式充电方式是铅酸蓄电池经常采用的充电方式,即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充电,传统的方法是采用PI算法来实现三段式充电[10]。在独立光伏供电系统中,由于光照的不稳定性,PI算法容易失效,下面分阶段进行分析。

2.1 恒流充电阶段

在恒流充电阶段,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比较低,蓄电池采用比较大的恒定电流充电。但如果阳光不充足,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小于设定值Iset时蓄电池吸收的功率,则会出现不能维持设定充电电流的情况。光伏电池所能提供的最大充电电流小于Iset,这时无论如何调整占空比,都不能维持蓄电池的充电电流为Iset,误差长期存在。同时由于PI恒流充电算法中积分环节对误差的累积作用,会使DC/DC变换器的占空比逐渐趋于极限值,而该极限值一般不对应最大功率点时的占空比,从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Ib-D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Ib-D关系曲线Fig.2 Ib-D relational curve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充电效率,比较合理的方案是更换为MPPT充电,因为这样才能以最接近Iset的电流为蓄电池充电。而算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PI恒流充电算法与MPPT充电算法之间的切换判据。PI恒流充电切换为MPPT充电最理想的切换点是在最大功率点处,因为在最大功率点处切换电流变化过程最平缓。

结合图1容易看出,最大功率点的明显特征是dP/dD发生变号。这样如果设定初始工作点在最大功率点左侧,由于左侧dP/dD>0,则PI恒流充电切换为MPPT的判据就是dP/dD<0,且充电电流Ib<Iset,即工作点刚刚从最大功率点左侧(dP/dD>0)运行到了右侧(dP/dD<0),而充电电流Ib还一直小于电流设定值Iset,则PI恒流充电切换为MPPT充电。由于切换是在dP/dD刚刚发生变号时进行的,因此,切换点非常靠近最大功率点。

从MPPT切换为PI恒流充电的判据相对比较简单。从图2可以看出,只要MPPT充电电流大于Iset,则一定会存在PI恒流充电的稳定工作点,因此判据可以设定为:当Ib>Iset时,MPPT切换为PI恒流充电。但考虑到MPPT并非准确运行在M点而是在M点左右摆动。为了尽可能快速稳定在B点,根据AM段的特征附加一个切换条件dP/dD>0,即在Ib>Iset且dP/dD>0时,MPPT切换为PI恒流充电。

综上所述,PI恒流充电和MPPT充电之间的切换判据为当Ib>Iset且dP/dD>0时,MPPT充电切换为PI恒流充电;当Ib<Iset且dP/dD<0时,PI恒流充电切换为MPPT充电。以上判据是在希望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左侧时推导的。如果希望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右侧,则判据应改为当Ib>Iset且dP/dD<0时,MPPT切换为PI恒流充电;当Ib<Iset且dP/dD>0时,PI恒流充电切换为MPPT充电。

结合MPPT的PI恒流充电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MPPT与PI恒流充电流程图Fig.3 Flowchart of MPPT and PI constant charging process

2.2 恒压充电阶段

当快速充电进行一段时间后,蓄电池根据端电压变化适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此时,充电器的控制对象为蓄电池的端电压,并且通过恒压算法稳定蓄电池电压,从而实现恒压充电。与恒流充电情况类似,日照不足时同样会出现不能维持给定电压的情况,也需要从PI恒压充电算法切换为MPPT充电。切换判据与恒流充电类似,只是控制对象换为充电电压,即PI恒压充电切换为MPPT的判据为充电电压Ub<Uset,且dP/dD<0;MPPT切换为PI恒压充电的判据为Ub>Uset且dP/dD>0。随着恒压充电的进行,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并最终小于浮充转换电流,此时应切换为浮充充电。

由于浮充充电算法与恒压充电算法类似,只是电压设定值不同,因此二者判据一致,不再赘述。

3 仿真研究

为了验证算法的效率和正确性,在Simulink中分别对太阳能电池、DC/DC变换器等进行了建模,开发了MPPT模块,恒流、恒压充电算法模块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仿真模型Fig.4 Simulation model

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对日照突然增强和突然减弱两种情况进行仿真。日照强度S的变化情况如下:

结合MPPT的PI恒流充电仿真波形如图5所示。

图5 充电仿真波形Fig.5 The simulation waveform of charging

4 结束语

在研究光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PI算法的三段式充电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将MPPT与PI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并重点研究了MPPT和PI恒流、恒压算法之间的切换判据。该判据简单方便,容易实现,提高了充电效率。通过Matlab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1]崔岩,蔡炳煌,李大勇,等.太阳能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的对比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27(6):535-537.

[2]崔开涌,陈国呈,张翼,等.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直接电流跟踪策略[J].电力电子技术,2008,42(9):27-28,41.

[3]周林,武剑,栗秋华,等.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综述[J].高电压技术,2008,34(6):1145-1154.

[4]傅诚,陈鸣,沈玉棵,等.基于输出参数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7,22(2):148-152.

[5]赵宏,潘俊民.基于Boost电路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2004,38(3):55-57.

[6]张超,何湘宁.短路电流结合扰动观察法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0):98-102.

[7]唐文芳,丁宣浩,卢文全.光伏电池单元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直接检测法[J].可再生能源,2007,25(6):6-9.

[8]吴理博,赵争鸣,刘建政,等.独立光伏照明系统中的能量管理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22):68-72.

[9]乔兴宏,吴必军,王坤林,等.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J].可再生能源,2008,26(5):13-16.

[10]孙超,郭勇,陈新.独立光伏系统中太阳能充电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43(4):44-46.

猜你喜欢
充电电流恒流三段式
考虑线圈偏移的无线充电系统恒流/恒压输出研究
核电常规岛蓄电池充电电流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恒流电池容量测试仪的设计
恒流电池容量测试仪的设计
电容降压桥式整流LED恒流电源仿真与实验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设计与实现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预科班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