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县唐家河中蜂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

2012-07-25 03:34唐友海鲜方海
中国蜂业 2012年21期
关键词:青川县蜜粉蜜源

■ 唐友海 鲜方海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北部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脉摩天岭南麓。北与甘肃文县境内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东接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毗邻。该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于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宽约18.5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海拔1150~3864米,相对高差26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兼具的特殊气候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99.9%以上,是一个多层次、大容量,并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动植物宝库,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天然基因库。

蜜粉源植物利用概况

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境内无村民居住,无农作物生产,无任何工农业污染,林区蜜源植物非常丰富,面积大且种类多。2006年,经专家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调查发现,蜜源植物椴树(三种)在本地区均可开花流蜜,这在四川区域内乃至西南、西北片区尚属首例。

得天独厚的蜜粉源植物和蜂种资源为发展中蜂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经初步调查,山区的蜜粉源植物约100余种,流蜜量大、花期长的主要蜜源有50余种。每年3月初,野桃花、樱花、厚朴花、冬花和旱柳等早春蜜源植物先后开花流蜜。3月中、下旬,旱杨柳、皱皮木瓜、沙棘、蒲公英以及樟科木姜属的植物都相继开花泌蜜,是中蜂早春繁殖重要的蜜粉源。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杜鹃花、杜仲、木梨、紫荆花、山荆子花、胡桃、山核桃、毛山定子、连翘、泡参等近20种蜜粉源植物相继开花,是蜂群增长期的主要蜜粉源。4月下旬起,大量草本、灌木类植物陆续开花流蜜,是蜂群繁殖成为强群的必要蜜源。 从5月中旬开始,光叶悬钩子、红花锦鸡儿、臭椿、川楝、木楝、牛奶子、荆条、桦木(两种)、刺槐、金银花、两种忍冬等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本地中蜂在这个时期就能生产部分商品蜜。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月季花、天麻花、各种椒树、猕猴桃、漆树、椴树、乌桕、板栗、女贞、小盐肤木、大盐肤木等30余种主要蜜源植物先后开花流蜜,一直持续到8月初,这个阶段是蜂蜜生产的黄金季节,为全年中蜂养殖获得丰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蜜源。

进入8月份,蜜源植物流蜜量相对减少,这时期主要利用大盐肤木、野藿香、胡枝子(两种)、胡颓子、锯锯藤、党参、一枝黄花等蜜源植物培育适龄越冬蜂,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度过秋繁期。9月下旬,随着第一次寒潮侵袭,蜂王陆续断子。进入10月份,气温急剧下降,蜂群逐渐结团,进入漫长的冬蛰期。

得天独厚的蜜粉源植物和蜂种资源为发展中蜂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经初步调查,山区的蜜粉源植物约100余种,流蜜量大、花期长的主要蜜源有50余种。

中蜂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1、中蜂资源概况

中蜂即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分布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中蜂大多数是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蜂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色为黄色至灰黑色,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产性状。平均每群每年分出1~2群蜂。中蜂群势较强,以十框标准蜂箱为计算单位,最小群势为3巢框,最大群势为8巢框左右,一般为5~6巢框。每群维持子脾数量为4~5脾。

据调查,全区中蜂饲养量为5045群,其中定地饲养群数为4490群,占蜂群放养的89%,其余为定地与小转地饲养;箱养群数为4591群,占群体饲养的91%,其余为桶养。同时,保护区山林中还有丰富的野生中华蜜蜂群。近几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中蜂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省市县畜牧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省市县专家多次深入保护区对唐家河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及中蜂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调研。

2011年10月,省市县专家再次深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调研,发现本地中蜂群的抗寒特性较明显。为了科学确认本地中蜂的越冬抗寒性能,保护区专门申报立项,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选择白果坪蜂场(海拔1150米)、蔡家坝蜂场(海拔1273米)、水池坪蜂场(海拔1540米)这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区域进行中蜂越冬抗寒性能观察研究。在三个观察点分别放置中蜂蜂箱20箱,观察中蜂冬季生活规律、习性,并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观察记录。据观察,本地中蜂越冬性能颇佳,可在石穴、树洞内、蜂箱内无需特殊包装保温即可顺利越冬,可经受低温寒冻天气的考验。在外界气温8℃时,工蜂仍能出巢活动,在晴天,即使阴处气温只有7℃时,中蜂也能大量出勤采集蜜源。同时,本地中蜂耐热、抗病性强,夏季在35℃以上时的炎热天,蜂王仍能产卵繁殖。

康家河自然保护区传统养蜂法已越来越少

2、中蜂资源利用概况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蜂的生长与繁衍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中华蜜蜂繁衍生息的天然乐园。1990年以前,唐家河中蜂蜂群数量不足500群,而且是传统的老式养蜂法居多,即用大树锯成80~100厘米长的木节,制成木槽,招收蜂群;也有用木板钉成类似的蜂箱,一年只取一次蜜,每群最多只产5~10千克。针对这一现状,保护区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结合中蜂养殖特点,改传统蜂桶为新式中蜂蜂箱,大力推广中蜂活框养殖新技术。

经过近20年的实践研究,唐家河中蜂养殖技术已趋于成熟,中蜂蜂群达5000余群,中蜂活框饲养占89%以上,蜂蜜年产量增加到20千克/群。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在灾后重建中,青川县把发展养蜂业作为带动落后山区发展致富的一项“富民工程”,以唐家河、毛寨、东阳沟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在全县大力实施青川优质蜂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从提升产品品质上着手,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传统中蜂养殖业及深加工。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青川唐家河中蜂产业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目前,唐家河野生蜂蜜远销甘、陕、渝、黔、浙、粤、闽等十几个省,部分通过外销企业出口创汇。中蜂蜂蜜一般销售价高达25元/千克,作为旅游商品的精装中蜂蜜销售价高达100元/千克。

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发展中蜂生产,既是当地农民必不可少的致富项目,又是当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同时,蜜蜂授粉对野生植物的物种繁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远远高于蜂产品本身价值的几十倍。据调查,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通过蜜蜂授粉累计保护培育天然蜜粉源植物及其他植物达100万亩以上,很好地保护了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青川唐家河中蜂是中华蜜蜂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型,具有高产、抗螨、耐热抗寒、越冬安全等优良性状。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地保护与利用这一独特的中蜂资源。

中蜂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

青川唐家河中蜂是中华蜜蜂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型,具有高产、抗螨、耐热抗寒、越冬安全等优良性状。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地保护与利用这一独特的中蜂资源。

1、加强中蜂公益性宣传,提高认识

唐家河中蜂是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中蜂具有采集零星蜜粉源、牧草和冬季蜜源的独特能力,既可优化生态环境,又可生产绿色蜂产品。因此,我们应加强中蜂公益性宣传,科学规划和发展中蜂饲养业,挖掘中蜂资源潜力,增加中蜂饲养总体数量,将中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建立中蜂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资源

唐家河中蜂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应性很强,具有种内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是一个珍稀的育种素材,而且还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系),很有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设立中蜂保护区,西蜂不得进入,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中蜂资源。

3、开展优良中蜂新品培育和扩繁

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科研投入,采取系统选育与定向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病性强、分蜂性弱、性情温和、维护强群的优质中蜂品种。要建立中蜂良种场,广泛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4、发挥蜂业合作组织的推动作用

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把蜂农组织起来成为紧密型经济组织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蜂业合作社组织方式,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的格局,不断提高蜂产品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实力。

5、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蜂产品深加工

中蜂产品是一种物美价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高级营养保健食品;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寻求天然绿色食品祛病延年这一心理趋向。蜂产品已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认可。因此,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蜂产品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蜂产品和生物制药新技术,是未来蜂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青川县蜜粉蜜源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明亮的眼睛》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青川县现代农业园区创新机制引领脱贫奔小康的实践
蜜蜂采花蜜
清爽“裸”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