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2012-07-24 09:35刘梦琴
统计与决策 2012年4期
关键词:收敛性增长率经济体

刘梦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

0 引言

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是以武汉为中心,由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华中城市圈,又称为1+8城市圈。武汉市城市圈地处中部六省“中部之中”,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优越区位优势,是我国“两横两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长江横轴和京广纵轴交汇处,也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重要枢纽;资源禀赋条件优越、人口和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科技教育与智力资源优势显著,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从城市化角度看,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较快,区域内聚集全省43%的城市,城市空间布局紧密。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确立,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稳步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快速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武汉城市圈正向集聚化发展,产业吸引力、集聚效应、辐射带动能力正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就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从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成果来看,由于研究的视角、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考虑的经济变量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的结论相反。总体上看,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整体上不存在绝对收敛,地区内部之间可能存在条件收敛或者俱乐部收敛,但收敛的速度值的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构建新的研究模型,分析武汉城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

1 理论模型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有效经济范围内的不同经济单位(国家、地区或城市)初期的静态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等)和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体初期的静态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定义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式(1)中yr为发达经济体的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yp为落后经济体的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0保证经济体得增长率为正;t为时间,t→∞的经济意义为经济收敛性实际测度的是较长时间段里经济增长状态。根据考察收敛性角度的不同,通常将经济的收敛性分为三种假说:δ-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考虑到俱乐部收敛研究的是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经济集团,内部不同经济体之间在具有相识结构特征前提下区域收敛;而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间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比较的对象为单个城市;因此本文只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δ-收敛和β-收敛。

1.1 δ-收敛

δ-收敛可以理解为横截面经济数据的收敛性假说,指的是各个经济体之间人均收入水平或人均产出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缩小的趋势。但对于不同的经济体来说,平均水平的值可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根据各自的标准差,无法比较经济的分散或收敛程度。此时可以通过变异系数对不同经济体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对比较。因此,变异系数可以检验不同经济体经济增长的δ-收敛性。变异系数(CV)表示为数据偏离均值的相对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1.2 β-收敛

β-收敛是指初期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较低的经济体趋于在人均产出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等人均项目上比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不同经济体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β-收敛可分为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β-绝对收敛是指落后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最终达到相同的稳定均衡状态;β-条件收敛是指经济体的增长由于自身初始状态不同而收敛到不同的稳定均衡状态。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到Solow-Swan[3]模型与R.J.Barro&X.Sala-I-Martin[4]的收敛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i为某一经济体;t表示某一观察期初的时间点;T为观察期的长度;logYi,t+T为观察期末的人均GDP的对数;logYi,t为观察期初人均GDP对数;X*i为稳态条件下的人均产出增长率;Y*i为稳态的人均GDP;β为人均GDP向稳态人均GDP收敛的速度;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如果β>0,地区经济收敛,β值越大,收敛速度越快;反之,则发散。当收敛速度β>0一定时,如果地区经济离其稳态水平越远,那么该地区在T期内的年均增长率就会越高于稳态经济增长率。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增长率高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地区差距从长期看就会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呈β-绝对收敛。对式(3)化简可以得到: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说明和模型选择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人口增长分别是影响经济稳态均衡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各城市的人口增长率衡量人口增长,记为n,单位为%;资本在不同区域的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资本有两种存在形态: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形态。本文选取各城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衡量物资资本,记为,单位%;各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用全社会就业人数和在校高等教育大学生人数之和表示,记为H,单位为万人;外商直接投资直接通过资本形式和间接增加就业、出口等形式对经济增长的产生影响。本文用FDI表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单位为亿元。人均GDP增长率衡量城市经济增长。选取样本区间为1999~2010年,除人口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其他数据采用200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测算,以地区名义人均GDP计算出GDP平减指数,各城市实际地区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都用GDP平减指数调整得到。

原始数据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崛起之路——湖北辉煌60年1949~2009》。

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本文首先用式(4)所构建的模型检验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β-绝对收敛性。若不存在β-绝对收敛,考虑到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构建以下模型检验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β-条件收敛性。

其中,ni,t为各城市的人口增长率;表示各城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H表示各城市人力资本水平,FDI表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

2.2 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δ-收敛性检验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来考察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δ-收敛性,分别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角度,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过程中δ-收敛进行检验。

图1 武汉市城市圈经济发展δ-收敛性检验

从总的趋势来看,武汉城市圈1999~2009年的三种变异系数都是逐步降低的,表明在这期间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存在δ-收敛。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人均GDP变异系数明显比其他两种变异系数大,从1999年的0.72缓慢下降到20004的0.59,再到2006年0.49,这两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之后变异系数变化趋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变异系数在数值上相差不大,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从2002年开始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变异系数开始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差距也逐渐拉大,到2005年差距达到最大,为0.06,之后差距又逐步缩小,但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变异系数仍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具有δ-收敛特征,但是在总的存在收敛的前提下,三项指标有各自的变动情况。比较而言,人均GDP变异系数数值较大,下降幅度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变异系数数值较小,变动趋势一致且幅度较小。

2.3 β-绝对收敛性检验

为了反映经济收敛性的动态过程及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本文选择观察期为3(T=3)将1999~2010年数据划分为5个时间段,即以1999~2003年分别为起始年份。利用面板数据对武汉城市圈经济β-绝对收敛性做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β-绝对收敛性检验

由表1可得:各方程拟合优度在90%左右,DW值在2左右,说明各方程拟合的较好,不存在自相关;β系数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所有的β<0,说明1999~2010年武汉城市圈经济体间不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性,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能通过经济自身绝对收敛而消除。从β取值来看,虽然β取负值但随着基期的选择接近于武汉城市圈成立的时间,β取值越来越大并接近0,存在β符号变正的可能性。随着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各城市间经济发散的程度越来越小,经济发展可能趋向于绝对收敛。

2.4 β-条件收敛性检验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不存在β-绝对收敛,是否存在β-条件收敛?根据前面的分析,采用式(5)所构建的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β-条件收敛进行检验。本文以1999为基期,选择观察期为3(T=3),考虑到城市的人口增长率与人力资本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占GDP的比例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特征,包含所有变量的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对检验模型采取逐步引入四个变量的研究方法,分别得到以下模型,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3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所有模型拟合优度在0.4以上,整体可以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不存在自相关性,说明检验结果基本可信。但囿于统计资料的缺失和时间跨度较短,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可部分改善检验结果。

检验模型Ⅵ包含了所有的解释变量,虽然拟合优度相对较大,F值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人力资本和FDI变量前的系数不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系数的显著性减小。说明检验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引入研究变量的方法是正确的。

表2 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β-条件收敛检验结果

检验模型Ⅰ—Ⅴ在绝对收敛检验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城市人口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城市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有检验结果表明:β>0,说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并且收敛速度为2.2%~3.3%之间。人口增长率系数显著为负,人口增长率增加,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说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城市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系数都为正且数值依次减小,说明这三个变量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但作用程度依次减弱。模型Ⅱ、Ⅲ考虑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系数大约为1.4,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通过投资来推动。模型Ⅲ、Ⅴ考虑城市人力资本的影响,两个模型的系数差异较大,但数值都较少,说明人力资本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这与武汉城市圈人口和智力资源优势不相符,说明人力资源优势效率还没有充分发挥。未来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尤其应该增加教育投入。模型Ⅳ和Ⅴ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最小,约为8 E-06。这与武汉城市圈地处我国中部内陆有关,外商在此区域内除武汉市投资较大以外,其他8个城市的投资较少,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综合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在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增长中,加入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后,城市间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β-条件收敛。人口增长对人均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面的,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尽管会增加经济总量,但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小于人口增长率或者增加的实物资本满足不了人口的增长,会降低人均经济水平和人均资本积累,而人均资本积累是人均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人口增长率提高与人均经济水平呈负向关,这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相一致。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作用程度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是促进经济落后的城市快速发展,追赶经济发达城市的必要条件。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角度来看,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过程存在δ-收敛。

(2)1999~2009年武汉城市圈经济体间不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性,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发散程度越来越小。

(3)在加入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β-条件收敛,收敛速度为2.2%~3.3%之间。

以上研究表明: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无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扩大,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影响城市圈效率的发挥。为此,政府应结合城市圈发展阶段因时制宜制定政策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城市圈内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资本投入,有效引入外资。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长和聚集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必要的劳动力,但人口增长也会降低人均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增长。各政府应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率和人口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一致,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武汉城市圈在依靠政府大量的物资资本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各城市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适宜的投资策略,不可只着眼与短期经济效益,盲目进行大规模固定投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内教育与人才优势,鼓励高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平台,构建良好的招商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打响武汉城市圈整体招商品牌。

强化政府在平衡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自身存在固有缺陷,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指导城市圈经济的平衡发展,且武汉一城独大,其他城市参差不齐的局面更需要政府在整个宏观层面上予以协调。武汉城市圈在加强城市间政府服务职能协调沟通之上,各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各自发挥区域优势,同时进行跨行政区域优化配置资源,建立利益协调共享机制。突破行政体制障碍,以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采取“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模式,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

加强城际交流和协作,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城市圈的发展并不是以某一个中心城市规模与实力的增长来实现,而是通过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武汉首位度太高,其他城市发展不能与之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好武汉市核心城市职能和带动效应的同时,加强城际交流和协作。其他城市的发展政策和定位以武汉为基准,突出各自优势,注重产业配套协调有序发展,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即按照产业梯度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原则,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加快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多赢共赢。

[1]R.J.Barro,X.Sala-I_Martin.Techn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

[2]R.J.Barro,X.Sala-I-Martin.Techn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

[3]罗仁福,李小建等.中国省级经济趋同的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1).

[4]刘木平,舒元.我国地区经济的收敛与增长决定力量:1978~1997[J].中山大学学报,2000,(5).

[5]Jian Chen,Belton M.Fleisher.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2(2).

[6]申海.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8).

[7]胡鞍钢.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1995,(10).

[8]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9]李祥.从经济收敛假说看增长理论[J].经济科学,2005.

[10]蔡日方,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猜你喜欢
收敛性增长率经济体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群体博弈的逼近定理及通有收敛性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END随机变量序列Sung型加权和的矩完全收敛性
φ-混合序列加权和的完全收敛性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松弛型二级多分裂法的上松弛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