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蓉(云南民族大学 人文学院,昆明 650000)
《南国贤书》[1],明代海州人张朝瑞所辑,于明万历年间刊行,其后由许天叙、陆问礼等增补、续辑,崇祯时再行重梓。是书多仿乡试录体例,以科年为目,记载了明代南直隶(约为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地区的举人名籍、身份和中式经书以及乡试考官、考题等情况,文献价值较高,对研究明代南直隶地区的科举情况大有裨益。本文试将其与现存明代《应天府乡试录》《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2]等文献进行比较,对《南国贤书》在研究明代南直隶举人方面的文献价值进行阐释。
版本情况是研究古籍文献的首要问题,《南国贤书》经初辑刊行到增补重梓,亦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流布于世。欲了解《南国贤书》版本等的历史状况,需查阅前人所撰、较为主要的版本目录书志等,笔者将这些书中对《南国贤书》版本的记载列于表1。通过表1可知,《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八千卷楼书目》等对《南国贤书》均有记载,但书志所载多未能对该书的版本状况进行详细描述,故难以认定哪些版本其实属于同一版本,笔者不敢轻易将这些记载中近似的《南国贤书》版本进行归并,仅将版本著录文字一致的进行合并。但从表1中仍可看出,《南国贤书》主要的卷次形式为:《前编》2卷、《正编》6卷。[3-9]
表1 《南国贤书》版本的历史记载情况表
了解了《南国贤书》版本的历史记载,那么它的现存状况又如何呢?查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各大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等,[10-12]笔者得到了《南国贤书》的现存状况(见表2)。现存《南国贤书》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均有收藏,将其与《南国贤书》版本的历史记载综合考虑可知,《南国贤书》的现存版本主要有五个:一是“明万历应天府刻本”;二是“明崇祯五年(1632年)陆问礼重校续辑刻本”;三是“明崇祯七年(1634年)许天叙增补、董天胤刻本”;四是“国家图书馆藏影抄陆问礼本”;五是“台湾图书馆藏旧抄本”。笔者选择《南国贤书》明崇祯陆问礼刻本、董天胤刻本以及旧抄本三个版本进行目验和对比,发现陆本和董本的载录内容至明天启七年科(1627年)为止,旧抄本则载录至明乡试末科—崇祯十五年科(1642年)为止,旧抄本载录的科年比陆本和董本要更加完备,且旧抄本在其他方面较陆本和董本也有增益,但因台湾图书馆所藏《南国贤书》旧钞本,增补者不明、抄录者不详、成书年代不定,故有必要先对其成书年代作一考订。一般而言,在古籍版本著录中,清乾隆以前的抄本,多称“旧抄本”,清乾隆以后的抄本,多称“近抄本”,民国以后的抄本,多称“新抄”。据《南国贤书》旧抄本中避“玄”、“烨”、“胤”字讳,而不避“弘”字讳等推断,该抄本或为清雍正时期抄本。书中避讳列举如下:例一,永乐十五年(1417年)扬州府通州举人庄玄,旧抄本中“玄”字以缺笔避讳。例二,永乐元年(1403年) 苏州府长洲县举人季烨、景泰四年(1453年)宁国府泾县举人左烨,旧抄本中“烨”字均以缺笔避讳。例三,永乐元年(1403年)苏州府长洲县举人成胤、宣德元年(1426年)宁国府旌徳县举人汪胤,旧抄本中“胤”字均以缺笔避讳。
表2 《南国贤书》现存状况表
《南国贤书》分《正编》和《前编》[13]两部分,书前附辑者张朝瑞所作序言两篇,序中说明了该书分为《正编》、《前编》的原因:“是集断自成化甲午而下,前者购莫能得。余偶从故牍中,考得洪武庚戌科至成化辛卯科主考五十二人,举首二十人,缺者尚十之二三。惧其愈久愈湮也,爰存之集首,题曰《前编》。同志者鸠遗失而睹大全,则总叙为一编可也。”《前编》载明成化甲午科、即明成化十年(1474年)以前的乡试情况,《正编》为成化甲午科之后的情况,因辑者占有的数据不足,故特将《前编》单列,有待后人增补。
《南国贤书》中记载了明代南直隶地区的举人名籍、身份和中式经书以及乡试考官、考题等情况,是书的内容体例主要有二。“体例一”按举人籍贯归类排序,载考官和举人名籍,但未载考题、举人身份、中式经书等,如:庚子 永乐十八年应天府乡试考试官
翰林院修撰 张伯颖 江西吉水人 乡贡进士
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编修陈仲完 仲完 福建长乐县人 乙丑进士
中式举人
应天府 张文昌 王 俊 陆 彦 胡 玉 俱上元人达 旺 孙 熙 …… 俱江宁人……
凤阳府 沈 佑 丹 衷 俱凤阳县人顾 原 临淮人 ……
苏州府 丘 澄 沈 继 蔡 旭 俱吴县人 ……
……
《南国贤书》的“体例一”按举人籍贯归类排序,且书中屡次提到征引《嘉靖南畿志》 《福州志》等书推断,《南国贤书》所载如“体例一”的情况,辑补者可能没有得到该科年的乡试录等题名数据,主要采用地方志等文献进行辑录。
《南国贤书》“体例二”以举人的中式名次为序,详载考官、考题、举人名籍、身份和中式经书等,如:
戊午 正统三年应天府乡试
考试官
行在翰林院学士 钱习礼 江西吉水县人 辛卯进士
行在翰林院侍读 陈 询 汝同 直隶华亭县人 戊戌进士
第一场 (四书五经试题)
第二场 (论、诏诰表、判语试题)
第三场 (策试题)
中式举人八十名
第一名 徐 瑄 直隶嘉定县学生 易经
第二名 黄 铎 国子监生 书经
……
《南国贤书》“体例二”如上,而“明代应天府乡试录”的体例为:乡试录序、考官、试题、举人按中式名次为序载名籍、身份、中式经书、考试文选、乡试录后序。对比二者可知,《南国贤书》中按举人中式名次排列、尤其是载有举人身份和中式经书的科年,很有可能主要辑自乡试录。为方便起见,笔者将《南国贤书》中载有举人身份和中式经书的科年列于表3,从表中可知,是书载有举人身份和中式经书较全的科年共63科,此63科的记载很有可能辑自乡试录。但《南国贤书》的辑录是有所侧重的,是书重在辑录举人名籍、身份、中式经书等信息,于考试文选则不录。其辑录目的是怕举人名籍“愈久愈湮”,故《南国贤书》是一部以保存贤人名籍为主的科举题名文献,而非指导应试时文的科举文献。
表3 《南国贤书》记载举人身份、中式经书的科年情况表
前人对《南国贤书》的征引,为数众多,如《唐伯虎先生集外编》、《庸闲斋笔记》、《坚瓠集》、《六如居士外集》等。对比同样记载明代南直隶举人的“明代应天府乡试录”和《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南国贤书》的科举文献价值更为突显,其价值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4-15]:
明代乡试最直接的科举题名文献,应属乡试录。据陈长文先生《明代乡试录、武举乡试录的版本及庋藏》一文(载《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6期,第120页至126页)统计,明代《应天府乡试录》现仅存35科,此外经笔者所查还有《唐伯虎先生集·外编·续刻》中录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一科的乡试题名,故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今可见明代《应天府乡试录》约36科(见表4带有*的科年)。明代乡试开科约90科,今可观明代应天府乡试录约36科,相较于明乡试90科而言,还缺54科,可谓残缺过甚。较之《南国贤书》,是书除洪武年间的举人名籍缺载过甚外,其余科年均较为完整,《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虽载举人科年也较为完整,但《通志》只录举人名籍,不似《南国贤书》还录有举人身份及中式经书,可以说《南国贤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明代《应天府乡试录》现存不足的遗憾,是书为笔者目前所见较为系统、完整地记载明代南直隶举人的题名文献。加之现存乡试录,并非尽善尽美,其文献亦有破损,然《南国贤书》对其也有补益,如成化七年辛卯科(1471年)、成化十年甲午科(1474年),南直隶在该科的乡试解额数(即明代政府录取的乡试举人数)均为135人,宁波天一阁藏该科乡试录残缺不全,所载举人名录分别为72人、128人,《南国贤书》所载为109人、135人,可补天一阁藏乡试录之不足。
较为系统地记载明代南直隶举人名籍的又一文献是《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笔者利用现存明代《应天府乡试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列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三地的地方志,对《南国贤书》和《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中记载的明代南直隶举人进行考订,并将中式南直隶的举人和原籍为南直隶、但中式外地的举人区分开来,对两书所载举人人数进行统计,再对照明代乡试解额人数(即明代乡试录取各政区举人的配额数),看两书在定有解额科年的失载情况。在未定解额的科年里,通过统计,也可对比两书所载举人人数的情况。兹将统计情况列于表4。
据表4的统计,笔者考订后的《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所载明代南直隶举人共8879人,《南国贤书》所载共10908人,后者比前者多载举人2029人。其中,《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在定有解额的科年里,共载举人7150人,与解额数相比,失载举人2262人;《南国贤书》在定有解额的科年里,共载举人9167人,与解额数相比,失载245人,《通志》与解额数之间的差值较大,《通志》比《南国贤书》在定有解额的科年里多失载了2017人。在未定解额数的科年里,《南国贤书》所载举人共1741人,《通志》载1729人,两者相差12人,差值不大。但总体而言,《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的失载情况比《南国贤书》要严重得多。
另外,将《南国贤书》与《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所载举人籍贯进行对校,发现两书所载不一的情况时有发生,欲对此情况进行认定和订正,需查阅地方志等文献分辨正误。经笔者考订后发现,虽《南国贤书》在举人籍贯著录等方面亦存在些许问题,但总
体而言,《南国贤书》所载举人籍贯较《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更为准确,举例情况详见表5。
表4 《南国贤书》《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所载各科年举人人数统计表
表5 《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籍贯著录错误现象举例表
就一般体例而言,《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仅载举人姓名、籍贯,《南国贤书》仿乡试录的体例,不仅载录举人姓名、籍贯,还载有举人身份、中式经书、考官、考题等。除此之外,《南国贤书》对原籍为南直隶、但中式外地的举人也有记载,据笔者考订统计,《南国贤书》增益的中式外地举人共248人,《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增益的中式外地举人共59人,前者比后者的增益人数要多,而中式外地举人于乡试录中是不进行记载的。其次,《南国贤书》对所载举人中进士的科年也有增益,如:嘉靖元年壬午科(1522年)举人华錀、潘恩、许琯等,于次年癸未科(1523年) 考中进士;嘉靖四年乙酉科(1525年) 举人陆粲、冯恩、顾中孚、葛桂等,于丙戌科(1526年) 考中进士,《南国贤书》对上述情况均有注明。对仅载府籍、未载县籍的举人,《南国贤书》对其县籍亦有增补,如:嘉靖十三年甲午科(1534年)举人陈崇庆,相关文献载其籍贯“常州府”,《南国贤书》增为“常州府武进县”;同一科年举人龚恺,相关文献载“松江府”,《南国贤书》增“华亭县”。
[1](明)张朝瑞辑.南国贤书[M].旧抄本.台湾图书馆藏.
[2](清)黄之隽,等编纂.乾隆江南通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明)焦竑.国史经籍志[M]//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 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清)丁丙.八千卷楼书目[M].钱塘丁氏铅印本,1923.
[6](明)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目[M]//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 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清)法式善.陶庐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清)徐乾学.传是楼书目[M]//海王邨古籍书目题跋丛刊 第1册.北京:中国书店,2007.
[9](清)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M]//古书题跋丛刊 第24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10]顾廷龙主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常书智,李龙如主编.湖南省古籍善本书目[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2]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明) 张朝瑞辑.南国贤书前编[M].明崇祯七年(1634年)董天胤刻本.
[14]应天府乡试录(弘治十一年)[M]//唐伯虎先生集·外编.明万历刻本.
[15]应天府乡试录(成化七年)[M]//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乡试录.宁波:宁波出版社影印,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