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星梅
摘要: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劳动力转移之后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中国农村劳动力产出仍然为负值,土地面积对农业产出没有必然的正向关系,劳动力转移仍将持续进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根本举措。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农业生产;中国农村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00-02
前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约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促进了中国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增长。那么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不断流动,对于农业生产自身的影响究竟如何,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人口结构变动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关系,并就此进行了研究。厉以宁通过建立老年抚养指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界发展的关系,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袁志刚、宋铮认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导致中国储蓄率的上升,影响了经济发展,适当降低储蓄率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他们都是从老龄化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学者刘家树用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研究了人口结构中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结构和人口城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模型,通过岭回归分析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量化关系,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导致人均GDP的增加。他们关注的是人口结构变动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没有对劳动力迁移后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
而在研究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时学者们主要从移民的汇款行为、回流行为以及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面来研究的。在研究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杜鹰等通过对外出农户和非外出农户的比较,证明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或提高。然而罗斯高等研究发现,迁移对农作物产出的直接影响是负面的,但通过给家中汇款,增加了家庭的资金,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通过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力迁移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在他们的样本中资金和劳动力对农业的综合影响是负面的。杜鹰和罗斯高的研究都是从样本数据出发来衡量调查地的劳动力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情况,准确的反映着调查地的情况,但对全国的适用性不强,并且两人得出的结论有相悖之处。在劳动力迁移之后农村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动对全国农业生产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试图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计量模型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段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结构,根据联合国的标准,0~14岁人口称为少年儿童人口,15~64岁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本文研究的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模型的设定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农业生产,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和劳动力,因此本文假设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但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仍是粗放式的,本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了播种面积,故生产函数可以写成:Yt=AXα1tXβ2tXγ3t上式中,t表示年份,Yt表示t年的农业总产值,X1t表示t年的物质资本投入,X2t表示t年的劳动力投入,X3t表示t年的土地投入,A表示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log(Yt)=log(A)+αlog(X1t)+βlog(X2t)+γlog(X3t)
用常数项C代替log(A),加上随机扰动项μt,得到计量方程:
log(Yt)=C+αlog(X1t)+βlog(X2t)+γlog(X3t)+μt
(二)指标选取和变量说明
本文主要分析劳动力流出后农村劳动力结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被解释变量采用的是农业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成果,因此用它作为农业产出的指标(Yt)。对于解释变量,本文选取指标如下:(1)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农业的物质资本投入(X1t),因为它是农林牧渔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作为劳动力指标(X2t),这一指标衡量了在第一产业的从业的人员数,它的变化可以反映劳动力转移之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作为土地投入(X3t),该指标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关农作物的面积。
模型中各指标和数据分别来自1999—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三)人口年龄结构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来自统计年鉴的各项指标值,通过观察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机械总动力、劳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与机械总动力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也存在一定关系,但关系不明显。同时进一步研究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总值Y和机械动力投入X1存在高度相关(0.934016),和劳动力数量X2之间存在中度相关(-0.715054),和总播种面积存在X3存在低度相关(0.012362)。因此考虑将总播种面积从模型中剔除,则计量方程变为:
log(Yt)=C+αlog(X1t)+βlog(X2t)+γlog(X3t)+μt
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到估计方程:log(Yt)=
22.71451+0.855607log(X1t)-2.080087log(X2t)
SE: (3.89077)(0.064641)(0.335840)
t :(5.83805)(13.23631)( -6.19369)
R2=0.973612F=184.4832 DW=1.208505
可决系数R2=0.973612,说明模型总体拟合的很好,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劳动力投入对农业产值的解释效果很好。回归系数t0=5.83805,t1=13.23631,t2=-6.19369,取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3=10下,t0.025(10)=2.2622,|t0|>t0.025(10),所以拒绝原假设;|t1|>t0.025(10),拒绝原假设,说明总用机械总动力(物质资本)对农业生产有显著影响;|t2|>t0.025(10),拒绝原假设,说明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有显著性影响。拟合优度和参数均通过检验,因此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Yt=e22.71451X1t0.855607X2t-2.080087
α=0.855607,说明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一万千瓦,农业总产值增加0.055607亿元,这就说明物质资本的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增加,要增加农业产值需要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β=-2.080087,说明每增加一千人,农业总产值减少2.080087亿元,这就说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是过剩的,已经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负效应。目前劳动力转移虽然减少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但边际产出为负值,说明转移程度仍然不够,符合刘易斯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状况的判断,否定了部分学者对目前中国劳动力状况的判断——中国劳动力转移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
结论及思考
综上可述,目前中国劳动力转移力度仍然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负值,这一过程仍将继续,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仍有待提升,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土地面积和农业产出没有直接关系;目前增加农业产出可以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来实现
劳动力转移是城市化必不可少的阶段,在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要不要继续转移,该怎样转移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现在劳动力转移虽然没有给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但给城市已经带来了一些问题,并且进城的农村劳动力本身也面临很多问题,显然在中国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的情况下,继续推动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经不适应实际情况,首先,城市部门没能创造出足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进城务工人员并非人人都能找到工作,而且转向城市的劳动力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较差,仅能干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工资待遇不高;其次,在中国户籍制度的阻碍下,转移向城市的劳动力在权益方面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并不理想;最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市,加大了城市的治理难度。这些都说明继续进行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经不适合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只会带来更多问题。但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造成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总要得到解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潜力,如何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城镇化来实现。首先,小农小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显示出了其不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一面,同时农村又面临这劳动力过剩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运用“公司+农户”模式,将土地集中,一个村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生产一种产品,实现规模经济,形成本村品牌,深化产业链条,既能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又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西部部分农村是既适合生存又适合发展的地区,对这些地区应大力支持,将其发展成为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只有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过剩问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城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然而中国教育与实际的脱节,还有中小学辍学率的逐年上升,职业教育的无人问津,人才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发展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历以宁.中国社会福利模型——老年保障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1):24-32.
[3]刘家树.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9-232.
[4]王美艳.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6,(3):70-73.
[5]王维国,徐勇,李秋影.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6):1-8.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