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2012-07-13 02:30丁照勇赵国锋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马克思内涵

丁照勇 赵国锋

摘要:通过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四个规定的内涵: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与其劳动行为的异化、与其自身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来揭示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中运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异化劳动;内涵;类本质;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16-02

“异化劳动”作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劳动过程的一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而在整个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明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仔细分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当中的“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和方法论意义,对于探究马克思早年的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剥削现象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异化”概念,最初出现在英国的经济学当中,用来表示货物的出售、转让。后来被德国古典哲学家纳入哲学领域,而最初在哲学领域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的哲学家费希特。在德国古典哲学家中,费希特首先使用异化概念说明,“非我”是“自我”的异化并反作用于“自我”。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异化”成了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核心范畴。它表征着一个人与自己的财产发生了分离,在黑格尔看来,当一个人在财产中物化了自己的时间和活动时,就有可能因为失去财产而发生自我异化。通过异化,一个人物化于其财产中的时间和活动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接受了黑格尔的启发。以此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即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实出发,由浅入深的依次论证了异化劳动论的四个方面内容,而这又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就成了今天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异化劳动理论。

一、异化劳动内涵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的异化首先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物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它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它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它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这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品是工人生产出来的,但它并不能占有这些产品,而它生产的越多,自身就越贫穷。事实表明,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是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而存在,劳动产品已经与劳动者相异化了。这时,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是一个同异己对象的关系。而在这种社会中,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也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人生产了物,生产了劳动产品和商品并把很大部分的劳动抽象化。然而劳动产品和商品反而成了人的主宰物,人的生存、生命的发展,不得不反过来依靠着物和劳动产品,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高出了人。因此,工人在与其劳动产品异化的同时也就造就了“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异化劳动内涵表现为工人与自身劳动行为的异化

劳动异化的第二个内涵表现为工人与自身劳动行为的异化。“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性劳动”[1]。劳动本来是劳动者从事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并非工人自觉自愿进行的活动,而是被强制进行的活动,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重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摧残。劳动者只有在不劳动时才感到自由和幸福。“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劳动)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1]。没有丝毫的自由和幸福可言。这样,对异化的分析就进了一步。物的异化,产品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是一种结果异化,发生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而劳动同劳动者相异化则表明,劳动异化在生产活动之中,在生产过程内部已经存在。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这个规定是异化劳动的核心和实质,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这一部分最具理论价值的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对工人自身是一种否定的力量,而不是一种肯定的力量。在劳动中,工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乐生的需要。

三、异化劳动内涵表现为人与其自身类本质的异化

劳动异化的第三个内涵表现为人与其自身类本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类”是费尔巴哈人学的基本概念,就是以人的全体作为一个对象抽象出来一个概念。“类”被费尔巴哈用来区分人与动物,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人作为人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进行的是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这就是人的类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进行的劳动却并非如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及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1]。这种活动已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已丧失了人作为人的本质,而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1]。“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是因为人是类存在物,它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于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1]在这里,马克思从劳动出发,强调了有目的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类存在物”就是合群性,正是因为人具有合群性,所以人才是类存在物、人才有意识、才具有社会性,离开了社会,人只有动物的“群”,而没有了人的“类存在”。

四、异化劳动内涵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劳动异化的第四个内涵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社会的人、即劳动者视为主体,劳动异化就是这个主体的异化。但是,这个主体并非孤立的个别劳动者,任何社会都不存在孤立的劳动者,反过来说,孤立的个人,孤立的劳动者也不存在异化问题。“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正像他把自己的生产变成使自己失去现实性,使自己受惩罚一样;正像他丧失自己的产品并使它变成不属于他的产品一样,他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正像他使他自己的活动同自身相异化一样,他也使他人占有非自身的活动。”[1]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而是把人与人的关系看做是一种谋利的手段。用工具理性的眼光去对待他人,把人与人的多方面关系简单的归结为一种关系即利益关系。这样,作为异己力量的统治者支配了工人的生产和产品,占有了工人的活动,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彻底的变成了他人占有非自身活动的关系,完全的异化了。因而,工人在把自己生产成赤贫阶级的同时,也生产出了一个作为异己的统治力量的资本家阶级。至此,整个社会的两大敌对阶级伴随着工人的劳动异化就被生产出来了。

五、异化劳动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劳动异化的研究中从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来看,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论述方法。在异化劳动的四个内涵的论述中,马克思都试图从物中看到人,产品的异化是最直接的一种异化,基本上是一种现象形态的描述。产品是劳动的结果,结果异化了,也就证明活动的过程异化了。在马克思看来,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劳动,劳动异化标志着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又决定着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其实,在这几种异化中,劳动产品的异化是基础,而劳动行为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马克思在这里坚持的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再到结果的追本溯源的研究方法。这种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之中寻求答案的方法,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剥削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整体来看,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已经由哲学领域深入到经济学领域,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这一转变举足轻重。从宏观上提供给我们一个研究方法的转向思路。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认识到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起源问题,这表明他的思想发展又进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应该看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是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他的分析仍然着重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这不仅表现在它对异化劳动的四种内涵的分析上,特别是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上,也体现在他后来对共产主义的分析上。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1]。

从历史观意义上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在于他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是否远远超出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使异化劳动理论进到新的阶段,而在于他是从唯心主义史观向唯物主义史观的过渡点,是马克思研究中历史观的一种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120.

[2]魏小萍.追寻马克思——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2-04-08

作者简介:丁照勇(1981-),男,陕西蒲城人,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国锋(1975-),男,陕西宝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马克思内涵
最有思想的句子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