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导产业变迁的历程,探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发展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联,并得出科学发展观是可以作为评价一定时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程度的标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它独特的特征,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实体,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这说明,历经曲折的探索,“中国模式”是成功的。
关键词: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05-03
一、中国近年来主导产业变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一)1978年以前中国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
1978年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建国后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等的破环,主导产业应当选择农业、纺织业以及钢铁工业部门,这样选择才能体现农轻重顺序发展;同时,为了振兴经济,也应建立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以提供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建设工业化合现代化积累资金,开拓市场。
根据相关调查,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有农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等,而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等。由此可作出推论,中国当时的主导产业应该集中于农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等部门。从另一方面来看,只有进行这样的主导产业选择,也才能够充分体现农轻重顺序发展的思想。
然而,1958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出现的大跃进和“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工业”的热潮,使得主导产业选择在政策走向上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在这种自上而下以群众运动形式执行经济政策的过程中,行政命令与领导意图得到了始终如一的贯彻,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中国产业政策中重工业轻农业,重重工业轻轻工业的状态。
在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和集中建设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的同时,中国也形成了如同苏联一样的以纵向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的集中计划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间正常的横向联系被切断,资源配置的重心由基层不断上移,经济决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拉伸,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由企业上升至政府。
(二)1978—1992年中国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采取的产业政策,开始扭转计划体制之下“重重、轻轻”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了大的调整,产业发展重点有已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转变为大力发展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家用电器产业和纺织工业迅速成长成为这一时期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的主导产业。同时,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业等,以及基础设施产业也是这一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而中国各地重点扶持了彩电、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发展。
1979—1989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而家电工业年均增速达到90%左右,中国建立起了家电工业体系,但是家电工业与其他基础产业的关联程度不高,并且家电产业主要依赖生产技术进口,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进一步降低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能力,家电产业也随即丧失了主导产业的地位。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中国经济在满足人民吃穿用的投资和生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由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的问题和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加之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其动力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思路的调整,以及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在农业方面,国家开始提高对农业的投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使农业生效率大大提高;轻工业方面,产业政策的倾斜,轻重工业投资比例的调整等等都为轻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重工业的发展开创了市场。
自重新认定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强大的社会需求自政府采取大规模投资基础工程、运用外汇储备大批进口机械设备等手段,赶出一个“洋跃进”。当时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极不发达的中国,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加之中国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稀缺,主导产业的发展在政府高投资的带动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979年,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作为经济特区而成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轻工业品开始走向国际,家电、纺织产业作为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产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中国已经成为在这两个行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国度较高的,家电纺织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制度健全的行业,他们为中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1986年,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它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企业的活跃促进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健全。
然而,这一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缺陷也十分明显,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战略转变为不平衡发展战略,是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从另外一方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开,经济发展重心东移,中西部地区开始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下一阶段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1992—2001年中国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
1978—1990年财政收入2.7倍,而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 700多亿增加到1 000多亿,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9.1%上升到60%以上,这样居民的消费倾向就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当家电市场饱和,居民消费必然拓展到住和行的领域,而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住宅业)是能将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结合在一起的部门。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即国家“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的主导产业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加大对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教育的投资,一次扩大总需求。这一时期,基础产业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的主导产业。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稳步增长,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改革和调整的重点阶段。
1993年中国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济机制,同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解决财政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出现的混乱以及通货膨胀的问题。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善了中国按资金来源分投资结构,调动了居民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自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政策出台之后,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这一阶段,中国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即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特别是第二个转变的要求,是中国走科学发展观之路的开端。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标志着中国经济建设将朝着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质量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向发展。
各项改革的同时,中国的宏观调控水平得到提高,在主导产业尚未明确的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实行的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稳住了市场,1996年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中国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当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顺应实势,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开发西部的资源和市场,是启动三驾马车之一的“内需”的有力手段,同时它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另外,国家对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则是实现集约型增长,摆脱依靠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的增加这种粗放性增长方式,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信息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同时它体现了中国主导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四)2001—2008年中国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
进入20世纪,特别是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GDP增幅分别达到9.1% 、10% 、10.1% 、9.9%。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主导产业主要是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住宅房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及其带动的高增长产业群。
汽车产业群拥有包括钢铁业、钢压延加工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行业在内的庞大产业链;住房产业群既包括与建筑业相关的住宅生产,又包括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住宅流通服务业,是横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特殊产业,建筑业是住宅产业链上一个关联度大的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9%,金属制品业40%的产品,农业13%的产品,水泥石灰膏制品业75%的产品,钢压延加工业61%的产品都投入到了建筑业中。
从住宅房地产业对主要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分析,按照有关学者(王国军、刘水杏,2004)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住宅房地产业对各产业的总带动效应系数为1.416,也就是说住宅房地产业每增加1个单位产值对各产业的总带动效应为1.416,其中对金融保险业的带动效应为0.145,居各产业之首,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产业。同时,汽车制造业所需部件多,技术复杂,产业链长,会带动钢铁、机械制造、机件加工等行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的产业群、住宅建筑业仍将是中国的主导产业,由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实施以及对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高科技通讯产品的需求巨大,电子信息产业将会是中国的重要主导产业。由于需求强劲,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也处于高增长态势。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 112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1%,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其中,移动通讯手持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产品分别增长2%和13.2%。
2008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 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城镇投资148 167亿元,增长26.1%;农村投资24 124亿元,增长21.5%,而在2004年城镇投资比上年增长高达27.6%;农村投资增长仅为17.4%,可见国家对于农村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力度增加。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5 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既相互设施产业、住房建筑产业是中国这一时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按照国际可借鉴经验,一个国家进入汽车消费为代表的重化工工业和加速城市化后,这种趋势会保持十至二十年,“十一五”时期,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住宅房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仍是中国主导产业的代表。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产业群包括材料工业、轮胎制造、钢铁工业、机床制造业、化学工业等;与住房相关的包括钢铁工业、建材工业、装饰材料工业以及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包括了能源、电力、交通、机场、城市、港口等建设相关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包括了计算机制造业、通讯产品制造业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对中国经济的逐渐扩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更是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加入“WTO”给中国的市场经济带来很多的挑战。为了提升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的重要性和地位,中国加快了企业股份制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经过改造,国有企业逐渐由数量上的主导转向“控制力”上的主导,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重要之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正在由政府的政策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向政府的政策与市场的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转变。
同时,中国经济内在的、自主的增长因素在增强。从国家统计局得出的结论说明:一是在投资方面,由于政府投资的有力引导,企业自主投资的能力显著增强,政府的直接投资在全社会投资当中的比重在逐渐降低,民间投资迅速增长;二是企业工业利润增长的同时工业品的出场价格不断下降,企业的竞争力在提高;三是内需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在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特别是汽车当中的私人轿车以及建筑业当中的住宅建筑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些消费的亮点,强劲拉动着相关领域的生产和投资,成为经济自主增长的重要源动力,而这两大产业本身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说明了它们毋庸置疑的主导产业地位。
继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中国又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中国统筹经济发展的目标再次得到强调,中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同时连接着东部与西部,中部拥有一些竞争能力较强的城市群,他们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极,能够在迎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它们在分担着东部发达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中部农业基础的巩固以及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将对解决农民工问题,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时代性的作用。
“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要求中国实现工业化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机转嫁模式,牺牲环境获得短期的经济增长。中国用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在不断增加,产业政策中也包括提高了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准入条件以及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加大对企业的监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结论
从上述中国主导产业变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沿革历程可以看出,主导产业变迁与经济发展模式的沿革之间紧密相连,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1)经济发展模式是从经济发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因此,主导产业的变迁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从低效率转变为高效率,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主导产业的变迁体现了人类需求层次从低向高的转变,当人们追求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客观要求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将促进“两型社会”的建立以及社会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贯穿于主导产业的更替过程中,通常产业更替的顺序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从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依靠劳动、资金、土地等传统生产的要素的数量增长拉动,到生产力水平较高阶段,依靠技术进步低投入高产出提高经济质量,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将被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是绝对的动态的存在,这一次的转型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是每一步都在成长,中国的社会主义终将建立起“两型社会”和 以人为本的社会,迎来下一个崭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2-03-18
作者简介:魏鹤群(1989-),女,山东聊城人,学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