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气象预报员的岗位培训

2012-07-13 04:12李萍
经济师 2012年7期
关键词:预报员气象预报气象

李萍

摘要: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气象业务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准确率、精细化、专业化等多个方面,对预报员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以及预报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层预报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效果,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气象预报员的岗位培训,开发人力资源,使现有人员不断适应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基层气象预报员岗位培训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12-02

气象预报员的培训,是气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它是气象部门为开展相关业务及培育气象人才的需要,通过采用各种方式对职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培养和训练活动,使职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态度,提高工作绩效{1}。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同时也是为胜任其他工作做准备,提高预报员向未来岗位流动的能力。

一、基层预报员培训的重要性

高素质预报员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天气预报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一名优秀的气象预报员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和坚持{2}。近几年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先后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预报员培训班,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让学员亲身感知,领悟知识,通过宽领域、多层次、大规模的培训、教育、宣传,逐步建立起了集中培训学习的机制,形成了科学长效的活动载体,采用领导宣讲、学员互动、双向考核,以培训为手段带动全体气象人开展全方位、体验式、拓展式学习,形成助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使参培预报员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培训内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缺乏具有地方特点的针对性。随着数值模式产品、探测资料不断丰富,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地方天气气候特点,对突发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作出准确的预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基层预报员培训机制,凝练科学的预报方法,进一步提高基层预报员的综合素质。

二、做好岗位培训的关键点

1.培训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气象部门要提高预报准确率,培养预报员的综合能力,在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通过脱产进修、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举办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培训,灵活、生动,密切联系地方气候特点和天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预报员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2.培训教师专业与兼职相结合。专门的培训教师固然非常重要,但单位内部的领导、有丰富预报实践经验的首席、领班作为培训教师在相互认同上更为亲近,因为他们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的预报工作经验,使参培预报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会更明显。

3.培训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预报员属于专业技能型人员,培训应注重实效,讲求实用性,要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操作,以增强动手能力。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学员往往文化基础和专业水平不一,因此,要针对各层次人员的实际情况,找准最佳结合点,因人施教、因需培训。

4.考核应以培训与回岗相结合。考核不仅是培训工作的一项必要内容,也是决定培训是否成功的关键。开展培训效果评估,是掌握培训实际效果,促进培训教学的一个基本手段。基层预报员的培训,效果的体现大部分是阶段性,甚至是远期的。尤其是素质方面的培训,马上见到效果是不现实的。就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来说,应当结合实际,用好培训效果四级评估办法:即反映层,主要观察学员的反映,了解其对培训内容设计、教师、教学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意见。学习层,主要检查学员的学习成绩,了解学员在培训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掌握程度如何。通过考试检验其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行为层,主要衡量培训前后工作表现的变化情况,通过学员的上级、同事、下级和用户进行测评或调查等方法进行,了解其在培训后有无改变行为、工作中是否用到培训所学、知识是否增加、创新是否增强等。结果层,主要衡量经过培训后其所在单位业绩变化情况,通过考察工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的变化,了解培训后学员行为的改变对单位的影响是否积极,是否因培训使业绩变得更好{3}。通过四级考核评估,建立严密可行的培训考核办法,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使培训工作不断改进,才能使培训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基层预报员的素质。

三、培训内容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基层预报员培训的关键

基层预报员培训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改善行为,其培训内容要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气象事业发展、社会公众需求相一致,才能达到要学以致用的目的。

1.要以大气科学类专业为主,兼顾相关专业。气象系统业务部门和气象科学研究机构人员绝大部分是气象专业出身,知识背景比较单一。因此,培训内容设置上,在注重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同时,要涉及一些相关专业的内容,加强拓展领域所需人才的培训。

2.要结合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增了许多数值预报产品,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要素预报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气象业务服务项目,也拓展了不少工作领域。培训内容要与这些新需求相适应,要在大气科学新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雷电防护理论与技能、生态环境、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等方面增加培训内容。对基层预报员的培训,要结合本省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气象要素等基本情况;主要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成熟、消亡过程,灾害性天气高发区的天气气候特点,以及这些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特征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3.要因人因地制宜,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众所周知,相同的天气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天气。对于基层预报员的培训,应从局地的特殊性入手,注重实效,讲求实用性,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天气个例的分析,增强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其内容应注重天气图的绘制与分析、业务流程与预报工具及产品的应用、常见预报原理与预报方法等。针对各层次人员的实际情况,找准最佳结合点,因人施教、因需培训。

4.要注重计划性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学科门类和专业要求,有计划地建立基层兼职培训教师队伍,适当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和高级人才和管理人员;对具有丰富预报工作经验和教学特点的兼职教师,可聘请其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较长期的讲学和网上答疑等教学培训工作,从而建立起一支较稳定、又贴近业务兼职教师队伍。

5.要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的关键作用。首席预报员是预报员队伍的排头兵,代表着气象预报技术的最高水平。他们在中期、短期、短时临近预报中都有丰富的预报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岗位上的“传、帮、带”,重点强化预报员分专业、有针对性的预报技术总结和技术研究,培养年轻预报员敢想、敢做的创新思想,全面提升预报员的综合水平。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要靠大量“专门”的人才队伍来实现,无论科技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预报员的作用是永远不能忽视的,准确的天气预报,是通过预报员对复杂的天气形势认识、大量观测信息的分析实现的。规范、系统地做好基层气象预报员的培训,才能建立一支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队伍,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气象业务的需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辛宇文.国有施工企业人员培训与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刍议[J].经济师,2011(7)

2.全国气象台长论坛会议文集,2010

3.赖怀猛,罗美娟,郑宏翔.气象继续教育培训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气象科技,2005(3)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西安 710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预报员气象预报气象
气象树
龙江气象预报服务团队助力北京2022冬奥会
江西省天气预报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预报员培训的“复盘”方法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航空气象预报人为因素的分析初探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
黔东南州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