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美,吴志强,任永强,孙宏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隙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异常的症侯群[1]。IBS 与心理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病程长,反复发作的中重度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不满意。笔者采用盐酸帕罗西汀配合常规药物治疗IBS,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1 对象 选择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2008-06至2010-06,病程长、反复发作、有心理及精神问题的IBS 患者124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盐酸帕罗西汀组,各62 例。盐酸帕罗西汀组,男32 例,女30例,平均(35.6 ±8.4)岁,病程(4.8 ±4.6)年;常规组,男34 例,女28 例,平均(36.2 ±2.4)岁,病程(4.7 ±5.3)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及民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罗马标准[2]:(1)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3 个月;(2)腹痛经排便后减轻,或有大便次数或黏度的改变;(3)大便不规律,至少有25%的发生率(包括二项或二项以上的症状):a 排便次数改变;b 大便性状改变;c 大便过程改变;d 黏液便;e 腹胀或腹胀感。肠镜、钡剂灌肠、大便潜血实验、腹部B 超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行粪便培养、常规等检查排除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腹泻,并排除心、肺、内分泌、血液、全身神经肌肉病变、胃肠道等器质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3 次/d;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420 mg,3 次/d。盐酸帕罗西汀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1 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 周。治疗期间禁用抗生素、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的药物。
1.4 评价指标 (1)疗效判断:治疗结束后4 周随访,根据患者的症状(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情况)进行分级。0 级:无症状或全部症状消失;1 级:感觉有症状存在;2 级: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但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不需服药;3 级:症状明显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原有症状改善2 级以上;无效:达不到有效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SAS、SDS 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应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3]和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3]评分,并在治疗前选择64 例健康体检者评分。(3)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SAS、SDS 评分情况 治疗前IBS 患者SAS 评分为63.25 ±10.84,SDS 评分为64.10 ±8.64。健康人SAS 评分为42.23 ±7.62,SDS 评分为41.24 ±6.85。与健康人相比,IBS 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IBS 患者中有焦虑情绪的占54%,有抑郁情绪的占46%。治疗后,盐酸帕罗西汀组SAS 及SDS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常规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1)。
2.2 疗效比较 从表2 中看出,盐酸帕罗西汀组总有效60 例,总有效率96.77%;常规组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77.42%,前者疗效高于后者(P <0.01,表2)。
表1 IBS 患者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情况(n=62;±s)
表1 IBS 患者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情况(n=62;±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 <0.01
测试项目盐酸帕罗西汀组常规组治疗前治疗后SAS63.6±9.8 40.0±9.42①治疗前治疗后62.8±12.23 53.0±10.34 SDS 64.5±8.92 40.1±8.14①63.64±8.46 50.0±12.42
表2 两组IBS 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2.3 不良反应 盐酸帕罗西汀组有7 例出现恶心、食欲下降、乏力头晕,但不影响治疗,且在治疗1周后逐渐消失,未见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
IBS 是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患病率高,病程长,治疗困难,多伴有心理反应,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症状。IBS 患者中,焦虑症状发生率高达70%,是导致患者决定就医行为的独立因素[4]。该病在我国城市患病率为10.5%[5],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6],包括内脏感觉异常、胃肠功能改变、肠外运动功能紊乱、自主神经系统异常、饮食和感染等,当然心理因素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情感中枢与支配消化道运动、分泌的植物中枢、内分泌调节中枢处于同一解剖部位[7]。因此,IBS 症状是胃肠生理与心理应激相互作用的结果。在IBS 患者中,焦虑使边缘中枢调控耐受疼痛的区域—前扣带回皮质(ACC)的激活增强[8],心理因素夸大了ACC 对疼痛的处理,变得更为敏感。有研究认为,焦虑和抑郁情绪在IBS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IBS 患者又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9],并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本研究显示,IBS 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说明心理因素在IBS 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调节胃肠道功能药马来酸曲美布汀和调节肠道菌群药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难治性IBS,疗效确切。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帕罗西汀组总有效率达96.77%,明显高于常规组77.42%。盐酸帕罗西汀组SAS、SDS 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常规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帕罗西汀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为强效、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摄取抑制药,可使突触间隙中5-HT 浓度升高,增强中枢5-HT 神经功能,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10]。所以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有助于阻断IBS 精神心理问题和躯体症状间的恶性循环,有利于患者稳定情绪,促进症状的改善。
笔者认为,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且病程较短,无明显的精神及心理因素可先给予调节胃肠道功能及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治疗,经过1 个疗程治疗后,对于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抗焦虑、抑郁药,可能会起到明显的效果。而对于多次就诊,病程长、反复发作,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难治性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较差,应尽早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此外,还要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本病是一种可控可治性疾病,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蔡 淦,张正利.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现状与展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8):937-939.
[2] 樊宇靖,陈淑洁,姒健敏. 多塞平(71 例)与胰酶(32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2):79-82.
[3]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 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
[4] Hu W H. Wong W M,Lam C L,et al. Anxiety but not depression determines health care-secking behaviour in Chinese with dyspresin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population-bases stud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2):2081-2088.
[5] 潘国宗,鲁素影. 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症的流行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机的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2(10):637-638.
[6] 李敬阳. 综合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32-434.
[7] 张卫卫,李 岩.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11):1324-1328.
[8] 潘国宗. 神经机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289-292.
[9] 雷景根.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4 例临床观察[J].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8):66-67.
[10] 文 彬,韩 伟.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应用现状[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52-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