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文凭“虚”求和学历注水

2012-07-12 18:42采访成韵
检察风云 2012年14期
关键词:文凭博士生研究生

采访/本刊记者 成韵

破解文凭“虚”求和学历注水

采访/本刊记者 成韵

【人物专访】

“注水”文凭泛滥,高等学府广遭诘难。日前,记者走访了曾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杨德广教授。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杨德广教授直击文凭乱象根源,提出以取消高校等级制为首的改革对策。并强调,只有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真才,文凭“虚”求、学历注水的现状才能被遏制。

《检察风云》:2012年5月1日,清华大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微博爆料称,从未见过与自己同为法学院在读博士生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上过课。此微博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便是时下所说的“论文博士”现象,即不上课、不考试就能获得学位,您觉得这类现象如今普遍吗?“论文博士”的存在是否合理?

杨德广:这类现象的确存在,特别是在前些年更严重。近几年来,教育部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整顿,这类问题有所改观,但没有完全解决。培养研究生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处于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最高阶段,理应确保质量,然而近些年社会导向出了问题,即重文凭、重学历的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不少人在拼命追求研究生学位,有些高校也是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或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办了一些“官员班”、“老板班”。研究生教育原本是个别教育,一个导师最多指导两三个人,后来却变成了批量教育,这样就乱套了。一些官员、老板博士生,听课由秘书代替,作业、论文都由别人代写,像那种不用亲自学习和撰写论文而获得的“博士” 学位,根本是不合格的,玷污了神圣的高等教育殿堂。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达到国家的标准才能毕业。

《检察风云》:就您所知,目前有哪些可以称之为“绿色通道”的学位获得形式,“照顾”着像官员、企业家等身份特殊的学生?

杨德广:现在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博士班。简单说就是批量生产文凭,这是主要渠道。另一种是个别带教,这中间也有很大水分。个别导师在学校领导或有关方面打招呼的前提下,破格收录一些学生;或置身一些人情、利益关系,和学生见一次面,做个辅导,就把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泄漏了;还有像扩招这种形式,当招生名额满了,有特殊关系的人想进来,就增加几个计划外的名额,学校有这方面的权限。

研究生进口把关不严,培养过程又比较松散,以致代听课、代写论文都无人问津。还有不少研究生表面上看课程完成了,学分修满了,但研究能力并不强,何以称为研究生呢!研究生要经常和导师讨论、交流,培养研究能力,像理工科的博士生要从事大量的科学实验、基础理论研究或参与工程项目,文科博士生要参加重大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否则怎么能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不经历脱产三年、潜心研修,要完成博士学位是很困难的。

另外,还有些导师招“近亲博士”,只招自己或本校的硕士毕业生,对于外校硕士生采取排斥态度,导致“近亲繁殖”,缺乏创新;有些导师只招“打工博士”,他们不是立足于培养人才,而是让博士生为自己搜集资料,做实验,完成课题,师生关系演变为雇佣关系。这些乱象都是亟待正视和解决的。

《检察风云》:有人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凭大跃进”的年代。“注水”文凭泛滥,高等学府也成了乱象丛生的交易市场,您觉得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弊病又在哪里?

杨德广:一方面是利益驱动。对个体而言,好学历往往与好工作、高收入挂钩,如此对高学历文凭的“虚”求自然大增;对学校来说,驱动作用更大。首先,培养更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生,可以增加学费收入,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这是金钱驱动。其次,学校规模大了,层次高了,学校地位也高了,并提升了名誉、声望及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绩需要。本地“出产”的人才越多,官员里博士越多,政绩也就上去了,这样就带来了政策导向上的偏差,官校联手招博士,必然会滋生不良风气。

此外,当今社会,唯文凭论、唯学历论的思想已占主位,催生了求学中的浮躁情绪,这种氛围不但不利于学校严谨治学,学生们耳闻目睹的不再是格物致知,而是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或手段,获得文凭或其他可以得到社会肯定的认证形式,以便更顺利地通往职场、官场……这股不正之风给学子造成的影响深远,远到他将这股风气带入社会,以言行举止传递给他人。

最后,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招生过量!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获得突破性发展,但由于宏观调控不力,导致过量发展。以研究生为例,198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16人,而2010年为53.4万人,增长146倍,远远超过本专科发展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再看国外,如美国,很少有研究生人数超过一万的大学,哈佛大学在校研究生6700人左右,耶鲁大学6000多人,普林斯顿大学近2000人,加州理工大学1200多人。而在我国,在校研究生逾一万人的重点大学为数不少,吉林大学有1.9万多人,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有1.8万多人……高等学校招生过量,过量了就容易注水,导致如今整个高等教育质量堪忧。

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信任危机,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的整体信誉度下降;高校的声望和地位被削弱;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合格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不能胜任实践工作和科研工作,导致了就业困难,或学非所用,高学历低就业,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种严重浪费。而到了国际上,一比较立见分晓,对我国的声望和荣誉也有影响。当然,还有一个教育公平问题。当计划内名额被特殊身份的不合格者拿走了,势必意味着有些合格学生将失去继续深造的机会。教育应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本身不公平公正,怎样去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检察风云》:您曾经担任过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校长,请您就如何遏制“文凭大跃进”的势头,从高校角度谈谈可行的对策。

杨德广:我提三条建议。一,取消高校等级制并改善分配不公。学生追逐名校、追求高学历的根本原因在于名校声望高,毕业生出路好,高学历待遇佳,这已成为社会共识。学生高考要按高校等级填报志愿,毕业后到社会就业,用人单位按高校等级招聘,有不少单位只招“985大学”、“211大学”的毕业生。森严的教育等级制把学校、学生、毕业生分成三六九等,导致全社会对名校趋之若鹜。因此,必须取消高校等级制,包括取消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取消按先名校、一本、二本,再三本、专科的顺序填报志愿,取消按“平行志愿”填报志愿,给每所大学、每个大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并且,应制定维护公民权益的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政策。在美国,有些铺地板、贴墙纸的装修工人,收入比美国大学教授的工资还高。在德国,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收入比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高。发达国家的价格体系、工资收入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政府不作干预。而我国人为的等级制,使工资收入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学衔直接挂钩,其责任在政府相关政策导向及分配制度上的偏差,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实行“宽进严出”和淘汰制。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实际已实行宽进政策,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录取皆是如此,但出口也实行宽出就破坏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信誉了,因此必须改为“宽进严出”制,这需要严格的考核与淘汰制度。越是“宽进”的学校,考核应越严,淘汰率也越高。美国高校是典型的“宽进严出”模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0%,但能够毕业的仅为50—60%。法国一般大学均免试入学,但入学后考核很严格,淘汰率达40%。国外高校的学生就是靠制度、机制约束自己、激励自己,而没有辅导员、班主任管束,其中淘汰制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鼓励各方监督,包括媒体、社会舆论等,形成整个社会的合力监督机制。在国外,学校有自主权,导师也有自主权,但是都会维护学校的声誉,研究生的毕业标准很严,不达标不能毕业,所以国外高校不少博士生读了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没有创新,一般不能通过。即使通过了,若干年后,如果发现水平不高或存在论文抄袭,还要被取消资格。国外的监督机构非常严厉,论文、学位的监测工作抓得很紧。整个社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比如发表论文以后,一旦有人揭发,核实确有其事后,立即取消资格。

《检察风云》:钱学森之问犀利地道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短板:泱泱大国的高等学府却冒不出杰出人才。您觉得,中国杰出人才匮乏的原因是什么?现在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如何?

杨德广:我国的学前教育过早,基础教育过度,“教育暴力”严重,影响了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这就是我国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源所在。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强迫孩子学习了,到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施以“教育暴力”,学生学得很苦很累,导致厌学情绪严重,而且个性和专特长受到很大压制。因此到了大学阶段,松、散、懒现象严重,因为不少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此外,我国的教育不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辨力和想象力。现在有人提出,中学生不会提问题,大学生也不会,不会提问题就没有思辨力、没有想象力,怎么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的教育要发展,要出真才,必须消除“教育暴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改变以分数取人的招生考试方法。让不同类型的高校挑选最合适的学生,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挑选最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而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培养人才应根据社会需求,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人才培养计划,努力与市场接轨,提高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目前,在这点上做得还不够。就以我们师范大学为例,培养的师范生对目前的中小学状况了解不够,没有真正深入到中小学的学生和教材之中,毕业后到了中小学,就有一段比较长的适应期。其他专业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强调产学研结合,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除了少部分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外,对大多数学校来说,还是应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高等学校要多依靠社会办学,各专业要与对应的企业紧密合作,从邀请讲课到共同编写教材,合力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

猜你喜欢
文凭博士生研究生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