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探微

2012-07-09 20:57赵艳姝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2年7期
关键词:小花猫猪八戒新知

赵艳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数学课亦是如此。头开的好与坏会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效,所以我们切不可忽视导入这一环节,应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教学活动中来。

一、导入应具有生活性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大都是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如笔者在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时,有意地创设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情境。即有一个顾客带着560元钱到电器商店购买三用机,一台三用机298元,他拿300元给营业员,你们想一想是给多,还是给少了?他买好三用机之后还剩多少钱?你们替他们算一算,怎样算比较简便?就此引入新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了生活的空间,在生活实践中悟理,显得轻松。

二、导入应具有趣味性

充满趣味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能在笑声中达到默契的交流。如笔者教学《循环小数》时,开课伊始,让学生先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出拍手的规律,接着就按照“XX、XXX、XX、XXX——”的规律拍手。问:“谁能说出拍手的规律?”生:“2、3、2、3——的拍。”“那么如果按照这一规律一直拍下去,谁能用数字表示出这一规律?”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说出了“2、3、2、3、——”师述:“像这样2、3、2、3——”依次不断地重复的现象是循环。那么数的计算中是否存在这种的现象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起到了分散化解教学难点的作用。尽管此时学生还未接触新知识,但他们的思维已经靠近新知识边缘。

三、导入应具有新颖性

具有新颖性的导入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如笔者在教《年、月、日》时,说:一位妈妈今年才过第15个生日,而她的儿子今年却过第16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妈妈和她的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生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但出现老奶奶过的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是极其罕见的。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心情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有新意,往往会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四、导入应具有挑战性

具有挑战性的导入能够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去获取新知。如教学《吨、千克的单位换算》时,一上课笔者就告诉学生,1等于1000吗?怎样才能使1等于1000呢?这么一说就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教师有意设悬念,暂不解释,而引入新课,为了弄清这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就会如饥似渴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之中。

五、导入应具有简洁性

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中来。如在教学《小数初步认识》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语文汉字当中点很重要,比如“王”增加一点变成“玉”或“主”。那么,数学当中点也很重要,比如2525增加一点,变成一个新的数:即25.25,2.525等,这些数你们认识吗?像这样的数,数学上就把它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这样的导入既简洁又高效。

六、导入应具有启发性

只有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在执教《小数的性质》时,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1”,接着向学生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后教师用等于号连接起来。接着,笔者在第二个1后面写上一个0,成为10;在第三个1后面写上两个0,成为100,再问学生: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学生回答: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课进行到这里,已经隐约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学习热情即将“喷发”,一番积极探索、主动发挥的场面就要在我们的眼前“上演”。这样在课始就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的热烈探求。又如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笔者在肯定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这样在课始就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的热烈探求。

七、导入应具有故事性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若能把故事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就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时,笔者是这样引入的:一天,小花猫一家来到自然保护区钓鱼,小花猫又蹦又跳可高兴啦!他们正在河边钓鱼,忽然飞来了几只花蝴蝶,“多美的蝴蝶呀!”小猫再也管不住自己了。丢下钓鱼杆就去捉蝴蝶。可是,小花猫追呀,追呀,怎么也追不上,蝴蝶飞走了。小花猫灰心丧气地回到河边,看到猫爸爸已钓到一尾鱼,猫妈妈也钓到两尾鱼了,可小猫什么也没钓着,小朋友,你能用数字来表示猫妈妈,猫爸爸分别钓到鱼的尾数吗?那么小猫什么也没有钓着,谁能告诉老师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吗?从而揭示课题“0”的认识。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导入新课: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他们走得又累又渴,幸好路过一块瓜地,化缘得到一个西瓜。唐僧对徒弟们说:“悟空,把西瓜平均切成4块,每人吃1块吧。”猪八戒嚷嚷着:“每人才1块,太少了。”唐僧吩咐悟空:“那就把西瓜平均切成8块,每人吃2块吧。”猪八戒还嫌不够,说最少也要3块才够。唐僧只好叫悟空把西瓜平均切成12块,每人吃3块。猪八戒于是便高高兴兴地吃起西瓜。接着出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判断一下,猪八戒吃3块与原来的吃1块,他真的多吃了西瓜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这有趣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把教学推向了高潮。

猜你喜欢
小花猫猪八戒新知
小花猫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猪八戒问路
小花猫
猪八戒失眠
猪八戒减肥记
新知
小花猫
新知速递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