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赟 易远银
课外访万家活动,我们重点访问了留守学生家庭。结合学生在校情况我们看到,农民外出打工确实带来了农村经济以及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但随之而来的留守学生父母关爱的缺失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留守学生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基本没有挫折教育、困苦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的概念,他们对学生爱的标准仅限于满足物质需要,认为让学生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就行了,其中不乏娇宠溺爱,导致留守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为习惯差、自理能力缺乏、说话不算数、还有学习热情不高的不良现象。小学教育实质上是人文教育,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认为,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各种能力,让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发展。如何在农村父母打工、子女留守的当下,本着因材施教、既治本又治标原则,修补好留守学生缺失的爱、不良的心理、匮乏的能力等缺陷,是农村教育工作思考、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的学生中有个男孩黄某,课外他经常一人呆在僻静处玩沙玩石一身脏,课堂上也总爱左顾右盼,写的字常常是要么笔画揉成一团打架,要么是东倒西歪一盘散沙,学科考试以不及格为主,任课老师都认为他是“差生”。老师课外访万家活动到了他家得知,他出生刚满月爸爸就出去打工了,满一岁的第二天妈妈也出去打工了。他自幼跟随年迈体弱的祖父母生活,爷爷奶奶总认为他小,父母不在身边怪可怜的,故放松了管理,每每遇到错误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呵斥一顿完事,久而久之坏习惯也就成正常了。对这类留守学生用什么办法教育管理有效呢?
一是用师爱填补学生缺失的父母爱。美国著名学者罗素说:“对学生来说,父母的慈爱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英国心理学家米尔也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 的力量。”英国另一位学者认为妈妈在哪儿快乐就在哪儿。这都足以表明父母对学生的爱是何等重要。由于留守学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那教师就要设法将这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和最大的快乐弥补给他们。首先男女老师分工分别担起了爸爸妈妈角色;其次明确了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待这些学生的标准要求;再次是从细小的事做起,用师爱补给这些学生父母爱。比如午睡了有学生睡不着,老师就站在身边轻轻拍拍他,随后他就面带笑意睡了;吃饭了有学生没吃完就想倒掉,老师妈妈说:“来,我帮你吃。”学生不好意思地三下五去二、一下吃得精光;学生病了,老师爸爸抱着他上医院,老师妈妈坐在病床边抱着他的头哼着童谣陪他输液;课间活动这些学生集中在一个组,老师爸爸给学生送去乒乓球具,活动结束还将学生带到水池边洗干净小手。渐渐地,这些学生笑脸越来越多了,课间打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以及大家唱、大家跳的活动,这些学生没有一个落下。爱,使他们和老师更亲近了,说话交流的语言自然也就多了起来。看着老师和这些学生亲密无间,竟有其他同学说:我的爸妈为何不去打工呀?
二是用赞美唤醒“差生”。赞美的实质是表扬,是事成之后的肯定和夸奖。心理学研究证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教师应该依据心理学理论,用极大的爱心去发现学生的发光点,然后迁移到学习上来。实践也让我们懂得,老师多为学生、特别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喝彩,是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让他在沉沦中醒来,觉得“我还行”呢,从而奋发崛起。
例如,老师看黄某上课总静不下来,爱动手动脚,就停下讲课,当着全班同学,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动作好机灵!还越来越讲卫生了,好可爱,要是上课不做小动作了,就更可爱了!”老师发现他笑了,笑得好灿烂,并随之调整了坐姿坚持到后半节课结束。再后来老师发现他在乱动时,就边讲课边信步来到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挺挺自己的腰板,又悄悄对他竖起拇指,久而久之,他上课爱动的毛病少见了。
三是用鼓励让学生坚强。鼓励的目的在于给人信心,激励、引导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所以一位名人说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在回味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自己就是在一位美国教授不经意的一句“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的鼓励下,勤奋学习、发展起来的。而许多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学生不管是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问题时,没有鼓励、引导,更多的是包办代替或者一哄了之。所以,学生有了点进步就骄傲,遇到点困难、挫折就哭着鼻子叫爷爷奶奶,读三年级了鞋带也不会系这都不足为怪。可见,这些学生既有特强的依赖性、惰性,还有意志上的软弱性。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还在于鼓舞和唤醒。学生的状况让我们明白,努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不断进取的品质势在必行。于是我们看到黄同学进步后,又当众鼓励他:“黄某同学课堂上这样坚持下去,成绩肯定一天比一天好,大家信吗?反正老师信!”就这样,老师对这名学生一鼓气,二鼓劲,复习、考试前再提提神,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居然全及格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他的三科成绩竟然进入了优分层。这就是老师的鼓励,特别是对“差生”的鼓励,带给人的是信心,是力量,是希望,是成功,更是坚强!难怪有人说,一个人一受鼓励信心更足 ,心里一高兴干劲更大,就能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
四是用诚心铸造诚信。诚信的重要表现是不说空话,这里所谓空话一是说话调子高,难被人、特别是难让小学生认知或接受,二是说话虚假难实现或根本不去兑现。用这些空话去教育管理小学生称不上诚心,也必然难有收效。
我们如何做到不说空话呢?第一,贴近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传授大道理。小女生张同学和黄某等同学一样学习不专心,她有时作业也不认真做。老师询问原因,她说:“妈妈小学没上完,在北京做裁缝打工还赚了钱呢。”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道理该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人们都知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此话直接灌输给小学生尤其中低年级学生是难明白的。老师抓住品德教材中中国历史上受外国欺凌的原因循序渐进作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不强壮。英国当局曾经用鸦片来毒害中国人,以期把中国人的身体搞垮,把中国人的意志搞垮,把中国搞穷,最终全面欺凌中国。老师由此延伸到一个人能力水平不强,就容易受他人欺负,一群甚至一国人不强就要受外国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呀!为了以后不受欺负,一个人从小就要图强。你强我强大家都强,“少年强则国强”,只要每位学生自小都有了图强读书的决心,随着他们年龄、认知水平的增长和我们教育目标的升华,我们的工作目的不就接近了吗?第二,说话算数。所谓“算数”,可以理解为广义的作用、有效、兑现。我们在家访中发现,爷爷奶奶教育学生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恐吓。最先是“娃儿,你不听话就让猫猫、狗狗把你拖去。”结果是学生不但没被看家狗、捉老鼠的猫拖走,而且狗啊猫啊还是他们相互离不开的玩伴。爷爷奶奶见用猫和狗吓不住学生,又换成学生再调皮就断掉小手、小腿或小耳朵一类的吓唬。学生不小心身体碰破点皮就心痛不已、陪着流泪的爷爷奶奶哪会这样惩罚学生呢。就这样恐吓的办法翻来覆去,最终一样也没兑现,学生一一识破爷爷奶奶的招后还向同学说起了自编“狼来了”的故事,进而发展到不但从容面对爷爷奶奶的吓唬,而且还用说谎的办法不做家庭作业或找爷爷奶奶要钱买零食、进网吧。爷爷奶奶没辙管了,只有求助于老师。爷爷奶奶用孔子指出的“内欺己,外欺人”的错误办法教育管理学生,导致了学生诚信品格的严重缺失。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世间也有“诚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的说法。可见我们修补学生的诚信品格刻不容缓。按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没有诚实哪来尊严”的观点,老师要有了信守承诺的诚心,才能产生尊严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结合品德、科学学科开卷考试特点,期中考前老师向学生承诺,一是考优秀了的同学老师给予奖励;二是考满分了的同学,下次复习做巩固训练时可以改做作业为说作业,也就是训练题能说清怎样解答就行了。老师的许诺一出,反应非常明显,学生先是用疑惑的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老师,当发现老师在讲台上高举双拳、面带微笑望着大家时,教室里响起了久久的掌声。经过一学年的对比试验,效果意外的好。经分析,之所以效果不错,其中特别要紧的是:首先老师的承诺是学生感兴趣的,要不然就没吸引力,达不到目的。学生中传唱的一首希望少做作业的歌是:“今天没留作业,乐坏了一群傻瓜,给老师使个魔法,让他也变成娃娃。”无疑,老师前面所作的承诺该多有吸引力。“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老师说的话必须逐一落实。只要将那些学生感兴趣的实实在在的承诺一一兑现了就能收到一诺千金的效果,学生“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生品格也就潜滋暗长了。
温家宝总理 2011年8 月 2 8 日在河北张北县对农村教师的讲话中,讲到留守儿童问题时特别强调对留守儿童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他同时把这一重要使命托付给了农村小学教师,总理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的手里”。我们承担着职业的重任,肩负着总理的期望,要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上升到关乎国家的战略高度,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内容 ,通过积极的探索,努力的工作,卓有成效地补偿学生们的缺失,给其人格“补钙”,最终内化到骨子里成为他们自己的细胞,促使他们健康发育、成长为国家民族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