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郝凯军 张增梅
【关键词】 粒细胞; 多脏器功能衰竭;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49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e anaplasmosis,HGA)是一种新发的重要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主要侵犯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经蜱源传播的埃立克体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及继发感染,病死率高[1]。本科于2010年7月27日急症收治1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于住院第28天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1岁,农民,于2010年7月27日8:40因发热、恶心、呕吐8 d,抽搐、意识障碍1天急症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5℃,患者神智不清,昏迷状态,抬入病房,注射部位及多处受压部位可见瘀斑,眼睑水肿,结膜出血,渗出明显,双肺呼吸音粗,闻及痰鸣音,腹平软,无压痛,双手掌轻度水肿,双侧巴氏征、布氏征、奥本汉姆征、查道克征均阳性。追问病史,院外发热8 d,具体治疗不祥,入院前1 d出现意识障碍,答非所问,并抽搐3次,最后一次抽搐时间持续较久,在当地医院应用60 mg安定后缓解。院外查血常规示:WBC 1.13×109/L,PLT 65×109/L;尿常规示:BLD 2+,PRO 3+;生化检查示:ALT 313 U/L,GLU 7.49 mmol/L。入院当日下午结果回报示:HFRS—Igm(—);尿常规示PRO 2+;血常规示WBC 3.28×109/L,N 41.5%,PLT 99×109/L;大生化示:ALB 26.7 g/L,AST 1653 U/L,ALP 560 U/L,GGT 827 U/L,LDH 2048 U/L,PA 98 mg/L,GLU 9.88 mmol/L,TG 15.05 mmol/L,电解质正常,凝血常规示严重脂血,PT、PTA、APTT等均测不出。既往有腰腿疼病史20余年,胃病史10余年,未行正规治疗,无不良嗜好。入院后立即安置单间病室隔离治疗,积极行多导心电监护、吸氧、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吸痰、持续导尿等抢救护理,遵医嘱进行脱水、抗感染、止血、化痰、营养心肌、补充白蛋白减轻脑水肿等治疗,及时留取血样送防疫站检测,抽血进行血常规、凝血常规及生化等指标的检查,安排专人按病危进行特别护理。入院当日夜23:00患者再次抽搐,牙关紧闭,全身肌肉抽动,双眼上翻,面色发绀,应用安定推注和水合氯醛灌肠,效果差,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降至90%以下,经安定静推,甘露醇脱水,拍背、吸痰,20 min后缓解。第3天患者意识无好转,肺部感染严重,血氧饱和度不稳定,拍背、吸痰后可略升高。心肌酶多项指标均异常增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深静脉内高营养。第5天,患者双眼无凝视,双手、足肿胀减轻,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消失。第6天,患者昏迷变浅,体温39 ℃,行双肺CT示:弥漫性炎性渗出,颅脑CT未见出血及梗死灶。第6天夜,患者意识转清,能配合睁眼等简单动作,但反应迟钝,嗜睡。第8天,患者能进流质饮食,皮肤瘀斑渐吸收,查凝血常规、血常规及PLT均正常,双肺仍大量痰鸣音,行痰培养见丙二酸盐阳性枸橼酸杆菌。舌体见白色粉状物,咽试子示霉菌感染。第12天,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神智清,生命体征平稳,皮肤瘀斑消失,饮食可,遵医嘱停大静脉高营养,拔出锁骨下静脉导管,进半流质饮食。第18天,患者体温37.9℃,仍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口腔内白色斑点仍成片,积极抗真菌治疗。第28天,患者能下地行走,病情好转,家属要求出院。
2 讨论
2.1 患者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2.1.1 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 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均具有传染性,将患者置单间病室,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接触隔离[2],备齐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材,安排专人进行特别护理,行多导心电监护,详细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紧急处理;遵医嘱抽取血样及时送检,完善相关检查,指导治疗。
2.1.2 呼吸道的管理 患者神志不清,肺部感染严重,予平卧位、持续吸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患者开始氧饱和度维持不住,低于90%,加强了肺部听诊及反复翻身、拍背、吸痰,经处理后,患者氧饱和度能达到95%以上。不吸氧时,氧饱和度很快下降,整个前期救治过程中,在翻身、拍背、吸痰方面护士持之以恒,做了大量工作;密切观察痰液的性质,起初痰液黏稠,遵医嘱加用沐舒坦、爱全乐等化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入院当日夜还吸出少量血性痰,进一步提示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指导治疗;病室每日空气消毒。
2.1.3 抽搐的护理 患者意识不清,入院后立即加用床档防止坠床;将压舌板缠上无菌纱布放于患者臼齿处,防止患者抽搐时咬伤舌头,并每班更换压舌板,防止细菌滋生[3];遵医嘱应用甘露醇降颅压,行安定、鲁米那钠肌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等治疗。
2.1.4 皮肤护理 使用气垫床,减轻患者局部受压;患者凝血机制异常,每次穿刺后都增加针眼按压时间,减少出血;患者体重大,80 kg,加之身上皮肤多处瘀斑,护士一开始每小时翻身一次,后随着患者病情好转,逐渐改为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进行按摩;遵医嘱应用药物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皮下出血,严防各脏器出血、DIC,危及患者的生命[4]。
2.1.5 患者高热的护理 遵医嘱应用莫西沙星等药物治疗;布洛芬、土霉素、安宫牛黄丸等研沫后,加盐水30 ml保留灌肠;温水擦洗;加强口腔护理,膀胱冲洗及尿道口护理。
2.1.6 患者的营养支持 入院第3日,给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配制高营养袋,进行深静脉高营养治疗,穿刺部位每天进行常规护理维护。
2.2 总结
2.2.1 患者不宜早期搬动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患者入院当日出现反复、持续抽搐,分析患者除存在严重脑水肿外,脑出血的可能性极大,但患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很容易出现多部位的出血及DIC,不宜搬动行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当时采取的措施是遵医嘱加强止血治疗,并每日应用白蛋白20 g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渗出及脑细胞水肿,稳定血压,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翻身、拍背、吸痰。
2.2.2患者凝血机能未改善前不宜行气管切开,耐心细致的全程气道管理至关重要。患者入院第3天,仍呈昏迷状态,体温39℃,双肺呼吸音粗,双肺闻及大量痰鸣音,偶有咳嗽,咳痰无力,痰液部位深,难以吸出,氧饱和度持续95%以下,双肺严重感染,存在气管切开指征,但患者此时血小板低,凝血机制差,切开后难以止血,又存在禁忌证,此时未进行气管切开,而是继续遵医嘱积极应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加强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吸痰,尽量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4%~97%之间。
2.2.3 及时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前3天,患者意识无好转,多日不进食,多次查ALB低,四肢浮肿,尿蛋白3+,复查凝血常规、心肌酶等多项指标均异常升高,患者存在脑损伤、重症肺炎、肾损害、严重心脏损害及血液系统损伤等致命性损害,提示存在衰竭的情况,预后极差,单靠输液不能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及时的给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深静脉高营养治疗,给患者最后的恢复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
2.2.4 抗生素应用的同时,警惕二重感染。应加强观察,及早发现。患者入院后前10 d,体温一直波动在38℃左右,高时达39 ℃,大量抗生素的应用,极易导致二重感染。患者住院第8天,痰培养出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根据药敏实验及时调整抗生素。第12天,口腔护理见舌体有白色粉状物,结合临床考虑霉菌感染,加用抗真菌药物,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斯皮仁诺涂口腔,效果不显著,第18天口腔内仍见白色斑点,且出现低热,患者频繁咳嗽、无痰,考虑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给予相应治疗,后逐渐好转。
参考文献
[1] 周柏华,童巧霞,张守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0,2(1):20.
[2] 周丰勤,宋宇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J].护理学杂志,2010,4(5):20.
[3] 包益平,于学英.3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7(5):30.
[4] 鲍红霞.1例人粒细胞无形体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11(21):32.
(收稿日期:2012—08—30)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