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分绩点大学生个性比较研究

2012-07-05 06:45:42江文刘健张敏强祝慧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绩点学习成绩量表

江文 刘健 张敏强 祝慧

(1.东莞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2.东莞理工学院 学院办公室,广东东莞 523808;3.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4.东莞理工学院 教务处,广东东莞 523808)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之一。学习成绩的优差反映了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和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所以,学生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研究经常运用到的一个研究指标。不少研究者通过研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有学者提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部分。外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在因素是指个体的心理卫生状况,包括智力、学习动机、个性、情绪等。而内在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起决定作用[1]。有学者认为,学习活动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因素之间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大学生在相同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存在着较大差异[2]。有的学者将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分为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和气质等。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的功能,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3]。学习心理素质是国内学习研究提出的新概念。有学者定义学习心理素质为,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并认为学习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4]。

大部分研究显示个性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在学习成绩和个性相关研究中,艾森克人格问卷是较为常用的个性量表之一。艾森克个性问卷包括P、E、N、L四个量表,主要调查内外向 (E)、神经质或情绪的稳定性 (N)和精神质 (P)三个个性维度。在大学生 (主要是医科学生)学习成绩与个性的研究中,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杨映萍将450名毕业医科学生实习后各科总评成绩从高到低分排序分为高组、中组和低组三个组,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研究不同分数组的个性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学习成绩组中的P量表得分和E量表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高组N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低组得分,高组L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低组得分[5]。张玉媛等调查了1-4年级医科学生共282名,将当学期各科考试的平均成绩分成三个等级:优良 (80分以上)、中等 (70~80分)、较差 (70分以下)。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分析不同成绩组的个性差异。结果显示,各组的P量表得分、N量表得分和L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较差组E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中等组和优良组的得分,即成绩优良组倾向于内向,成绩较差组倾向于外向[6]。刘穗玲等把2001级临床医学系的临床见习学生共77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医科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指标由见习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组成,其中见习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完整病例书写成绩和转科考试成绩。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四个分量表评分无相关性[7]。

以上学者关于学习成绩和个性的研究主要以医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所采用的学习成绩指标不尽相同,所得结果也有差异。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运用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取每个教学自然班的平均绩点前20%和后20%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不同学分绩点大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们运用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成绩 绩点 成绩 绩点90~100 4.0~5.0 优0.0 4.5 80~89 3.0~3.9 良 3.5 70~79 2.0~2.9 中 2.5 60~69 1.0~1.9 及格 1.5 0~59 0.0 不及格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东莞理工学院10个系的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从87个自然班分别抽取每个班成绩平均绩点前20%和后20%的学生 (后面简称为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发出问卷1568份,收回问卷1398份。经过筛选,有效问卷共计1319份。样本分布为:前20%学生677人,后20%学生642人;大三369人,大二438人,大一512人;理工科664人,文科655人;男生885人,女生434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的是龚耀先等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成人版)。艾森克个性问卷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E量表高分表示人格外倾,好交际,喜欢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低分表示人格内倾,可能是好静,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N量表高分可能是焦虑、担忧,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低分则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通常是平静的,即使生气也是有节制的。P量表高分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关系不佳,喜欢寻衅闹事。L量表是测验受试者的“掩饰”倾向,同时也有测量受试者的纯朴性的作用[8]。

运用SPSS 11.5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由表1可见,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后20%学生得分49.53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6.31。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前20%学生得分47.35显著高过后20%学生得分45.31。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和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表1 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二)相同性别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由表2可见,同样为男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后20%学生得分54.99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53.42。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后20%学生得分49.93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7.09。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前20%学生得分48.27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5.51。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同样为女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后20%学生得分47.45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5.50。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前20%学生得分46.38显著高过后20%学生得分44.28。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和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表2 相同性别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三)同年级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由表3可见,同为大一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后20%学生得分47.92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6.01。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N量表得分和L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表3 同年级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同为大二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后20%学生得分47.75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5.55。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前20%学生得分48.50显著高过后20%学生得分46.02。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和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同为大三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后20%学生得分53.84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7.66。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前20%学生得分46.89显著高过后20%学生得分44.42。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和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四)同专业类别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由表4可见,同为理工科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后20%学生得分49.98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7.40。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前20%学生得分48.14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5.50。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和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表4 同专业类别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比较

同为文科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后20%学生得分49.08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5.20。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前20%学生得分46.53显著高过前20%学生得分45.12。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和N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

三、结论分析

(一)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个性存在一定差异

从总体来看,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后20%学生相对前20%学生更倾向于孤独、不关心他人。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前20%学生相对后20%学生更倾向于掩饰。而从同性别学生、同年级学生和同专业类别学生来看,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P量表得分和L量表得分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个性差异倾向一致。前面提到杨映萍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成绩高组L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成绩低组得分,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反[9]。对比其他学者的研究,虽然所用个性量表是相同的,不过所取大学生样本不同,而且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也不同。研究结果为何出现这样的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后20%男生相对前20%男生,个性显著倾向外向

同样为女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而同样为男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E量表得分差异显著,后20%学生相对前20%学生,个性更倾向于外向。前面提到,张玉媛等的研究显示较差组E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中等组和优良组的得分,即成绩优良组倾向于内向,成绩较差组倾向于外向[6]。不过,也有研究认为内向的学生社会性退缩,易于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外向者学习成绩较好的原因在于外向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有学者提出内外倾向性对学习成绩可能有双向作用[1]。

(三)大二开始,前20%学生相对后20%学生显著倾向掩饰

同为大一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同为大二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前20%学生得分相对后20%学生,更倾向于掩饰。同为大三学生,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L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前20%学生相对后20%学生更倾向于掩饰。即从大二开始,前20%学生相对后20%学生显著倾向掩饰。

四、讨论

(一)个性对学习起到一定影响作用,但不能预测学习成绩

个性的因素是通过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

有研究表明,前20%学生和后20%学生的进取心是没有差异的,区别在于前者相对后者,对学习更有热情、有更强的求知欲,学习更有毅力[9]。

(二)学习成绩的测量工具应具有可比性

如前面结果分析中所提出的,样本的不同可能是影响研究结果的一个因素,同时,评价学习成绩标准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每个学习研究来说,学习成绩的概念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不同研究中测量学习成绩的研究工具有较大的独特性时,则其测量的学习内容也具有了独特性,不同研究的学习成绩内涵则会产生歧义,从而失去了与其他研究的可比性。

[1]曹武,黄子杰.影响学习成绩的心理卫生因素[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2-85.

[2]曾志嵘,夏欧东,杜华,等.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讨论[J].科教文汇,2006(8):31-34.

[3]沈渊.儿童、青少年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综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12(4):54-55.

[4]苏炫,葛明贵.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6-17.

[5]杨映萍,左临轩.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特征相关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8(4):395-397.

[6]张玉媛,韩慧,芈静.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及个性特征关系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2):210-212.

[7]刘穗玲,温盛霖,宁方芹,等.张喜春.医学生个性特征与应付方式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2-3.

[8]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92:2-36.

[9]刘健,江文.不同学分绩点大学生心理素质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9(3):123-132.

猜你喜欢
绩点学习成绩量表
名落孙山
基于完全学分制下的独立院校的平均绩点计算方法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国内高校学分制绩点度量模式的比较与研究
江苏高教(2014年2期)2014-09-04 06:15:18
学分制下绩点设定形式探讨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