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兵
(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一
中国的广播电视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把广播电视单纯地看成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和科技能力的落后,也制约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谈不上对广播电视的高层次、学术化研究。这种状况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改观。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播和电视的普及率大大提高,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听广播、看电视成为中国人民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和文化娱乐手段,对广播电视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教育部在高等院校学科目录中把广播电视艺术学单列为人文艺术二级学科,这标志着广播电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地位终于得以合法地确立。此后,广播电视的学科体系开始逐渐得到建立和完善,许多大学设立和开办了广播电视相关专业乃至独立学院,大量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
然而,在现有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当中,对于广播电视美学的研究依然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目前,虽然出版了一些关于电视艺术美学及影视美学的专著,但大多把研究的对象集中在电视剧及电视文艺节目上,仿佛除了虚构性的艺术作品,其它的电视节目就不存在美学问题了,更何况其中还不包括广播;甚至把电影和电视归为一类,混为一谈,抹煞了两者在美学特质、生产和接受过程以及传播方式上的明显区别。实际上,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业的大众传播媒体,我国现行的广播电视节目分类方法是把广播电视节目分为四大类,即新闻类节目、文娱类节目、教育类节目和服务类节目。难道除了文娱类节目,其它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就不存在美学问题?我们看到,堂堂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一播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地方的消息时,就不断使用诸如“亲切关怀”、“嘘寒问暖”,而被视察的老百姓则“心情十分激动”、“决心”如何如何等明显主观、虚伪,大有阿谀奉承之嫌的词句,令人直起鸡皮疙瘩。一些新闻直播和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言语啰嗦,词不达意,话语失当甚至观点错误,在广播新闻节目中也常常出现这类问题。在教育类节目中,有些专题节目选题独特,材料丰富,观点新颖,表现力很强,深受受众的欢迎;有些则耳提面命,内容枯燥,把本来很有吸引力的题材弄得味同嚼蜡。在服务类节目中问题更为突出,有把医院广告冒充医疗服务节目不厌其烦地播出的;有违法违规公然播出虚假广告的;也有无视受众接受心理,对受众进行强制性信息狂轰滥炸,以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的。在文娱类节目中,也搞不清广播电视节目虚构的底线,肆意违反广播电视的真实性本质,胡编乱造成风,公然践踏历史真实乃至现实情理……这些丑的东西亟待得到理论上的批判和实践上的匡正,从而使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得到美的提升。这也从反面说明了研究对象涵盖了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广播电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电视剧仅仅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种体裁,只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无疑人为地局限了我们的美学视野,也不利于广播电视节目水平的提高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教育部在学科分类目录中把广播电视合并单列是很有见地、具有学理基础的。首先,广播和电视都建立在现代电磁学的技术基础之上,它们都是人类运用电磁转换原理所开发出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即把现实生活中的声、光、色转化为电子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再将接收到的电子信号还原为可听可视的声音和图像,如今,它们又一起被提升到了数字技术领域。正因为如此,电视和广播具有了许多相近的美学特征、相同的美学原则和相似的审美过程,换言之,这种共同的技术原理为我们对其进行美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其次,广播和电视都是大众传播媒体,它们在发明之初,都是为了进行远距离、高速度、更准确、更广泛的信息传送,后来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又发展出多方面的文化传播功能。即便如此,新闻传播仍然是它们最重要的文化功能,这就使得广播和电视节目区别于主要是虚构性作品的电影,而具有了新的美学特质。此外,由于它具有比电影更加显著的大众传播媒介特征,也就决定了它的美学原则、生产过程、接受心理和文化理想呈现出不同于电影的特殊性。所以,把广播电视与电影混为一谈,不仅不利于充分认识广播电视美的特殊性,而且也无益于现代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第三,广播和电视拥有相同或类似的传播符号和语言。它们都是采用录音机、摄像机将现实生活摄录下来,受众接受到的是经过选择和创造性组合而成的现实的影像。因此,不同于纸媒体和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它们既具有物理本质上的客观性,看上去是由摄录机自动生成的现实生活的原型;又具有哲学反映论意义上的主观创造性,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我们把这种崭新的语言和符号称为“广播电视影像”,它既包括由声音构成的“声像”,也包括画面构成的“图像”。广播电视影像之美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美,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而是植根于现代科技和信息时代所诞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美。对广播和电视影像的形态及其生产、传播以及接受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足以产生一项新的美学课题,即广播电视美学。
广播电视美学既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广播电视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的广播电视节目,而广播电视影像则是它的核心范畴。
二
围绕着“广播电视影像”这一核心概念,广播电视美学的研究范围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广播电视的形态美学。这是对广播电视影像的现象学分析。不同的声画流构成不同的节目形态,不同的节目形态呈现出各种美的特质。广播电视影像之美是由客观存在在其内部的两种基本特性——摄像性与造像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决定的。而这一矛盾关系在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各类节目形态的美又常常集中地体现于某种代表性节目当中。就拿新闻类节目来说,广播电视影像的摄像性在其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它的美就体现为真实美、新颖美、客观美和诗意美等几个方面,而这些美的特质又集中体现在“现场直播”这种节目形式当中。而在文娱类节目中,广播电视影像的造像性则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因此文娱类节目的美就体现为造型美、写实美、谐谑美和多样美等几个方面,而这些美的特质也集中地体现在“电视剧 (广播剧)”这种节目形式当中。如此分别对广播电视的四种节目形态所蕴含的美的特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内涵及典型表现,从广播电视影像的具体形态入手,以典型实证的方式与抽象概括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对广播电视之美进行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把握。
第二,广播电视的生产美学。它所探讨的是广播电视影像的动态生成。借鉴电影美学基础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来研究广播电视美的本质所在。它依照广播电视节目特殊的生产流程,从解析镜头的美学意义入手,通过对景别、角度、摄像机的运动以及画面的形式感等问题的探讨,把握单个镜头拍摄的美学规律,并由此扩展到对长镜头、景深镜头及镜头内部调度和声音的空间感等问题的讨论,而后进入对影像叙事和言说的基本规律的探寻,并特别注重其中的戏剧性技巧,最后落脚在广播电视影像构成的关键——特殊的蒙太奇思维方式上。正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者观察和感受现实生活的特殊方式和不同于其它传播媒介的语言表达,形成了广播电视生产者与现实生活之间独特的审美关系。
第三,广播电视的接受美学。广播电视影像只有被受众所接受才能最终完成美的构建,因此对广播电视美的研究必然要包括对于广播电视受众的探讨。受众接受广播电视节目总的来说是一个审美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心理因素。因而就有必要运用近年来广泛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和现代心理学原理来探讨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和接受过程、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类型及其发展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播电视不仅生产着美,同时也生产着能够欣赏美的眼睛和耳朵。受众的反映既是广播电视美的实现,又是广播电视美的发展动力,同时也是广播电视美的衡量标准。
第四,广播电视的文化美学。广播电视是人类在20世纪所创造的崭新的文化样式,谈论广播电视之美,不可避免地要联系到各种现代文化思潮对广播电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影响。其中,与我们对广播电视的认识和广播电视自身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的主要有大众文化批评、意识形态理论、后殖民主义思潮与中国美学思想。广播电视是现代大众文化中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其它大众文化形式 (服饰、时尚、娱乐乃至语言等等)。在大众文化批评的视野下对广播电视的研究,既是一个根本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那就是广播电视文化与社会主体以及社会变革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理论集中探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存在之间的复杂关系,由此展开对现代人类生存状态和意识形态现实的尖锐批判。在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下展开对广播电视的观照,有助于我们认识真善美,分辨假恶丑,从而认清广播电视的现代化前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广播电视交流日益频繁,并形成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世界市场,一些强势国家也把广播电视节目输出作为文化霸权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模仿和抄袭其他国家或地区广播电视节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在广播电视美学的研究中引入后殖民主义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在此笔者还想特别提出广播电视对中国美学精神和原则的继承借鉴问题,强调创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广播电视文化之美。
三
广播电视是人类在20世纪的伟大发明,是人类创造的崭新的精神文明,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7%以上,随着卫星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线电视、网络音频、视频及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的蓬勃兴起又给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大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形形色色的声音和画面影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已经被广播和电视影像所包围,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观照广播电视,则它在节目形态上反映了现代人的文化选择,在节目生产和接受过程中呈现为一种文化流传,而整个广播电视活动则体现为一种文化建构。然而,广播电视在向人们传播生活所必需的海量信息,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夹带着大量的冗余或有害信息,掺杂着一些丑恶甚至肮脏的影像,对社会造成信息误导和影像污染,对人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所阻碍。从某种程度上说,广播电视也是一把文化上的双刃剑。
因此,有必要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对广播电视这一新生的文化现象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探讨广播电视美的根源、实质及其表现形式,寻觅广播电视美的生产方式及其内在规律,追索广播电视美感的产生机理和变化趋势,把握当代世界文化思潮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作用与影响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树立广播电视美的标准和原则,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广播电视受众的欣赏水平,帮助人们认识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真善美,识别其中的假恶丑,从而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人们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和尽职尽责的生活助手,进而按照美的规律构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广播电视文化,使广播电视产品的生产和接受成为“美的创造”,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深深感到,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的学生仅仅是学一些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和一些技术操作实务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只能造就一些盲目的工匠,对于广播电视事业或者是学科,还只能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从“自然王国”跨进“自由王国”。对于大学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讲,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更宏观的视野,用更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去审视广播电视学科或者是文化现象,更深入地探讨其内在规律,把握其美学价值和评价标准。而广播电视美学这一课题,既有利于学生高屋建瓴,把握广播电视美的实质,认识广播电视产品生产和接受过程当中的美的规律,继而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创造能力,也为学生继续深造,对广播电视学科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我们国家的广播电视现状,无论从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接受两方面来说,还是从管理者的广播电视文化素养来说,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水平。广播电视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广播电视产品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常常流于低俗,形式缺乏创意,过于依赖模仿甚至互相抄袭。受众的欣赏水平也亟待提高,更主要的是广播电视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还未能从文化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广播电视,缺乏广播电视美的理性自觉,还仅仅把广播电视看成是一个宣教的工具、牟利的工具和一种感官的享乐。从这一方面来说,对于广播电视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和成果的传播,还具有服务大众,提升整个国家的广播电视文化水平的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