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轩
(河池学院 外语系,广西 宜州 546300)
该项抽样调查是2011年在广西省某些高校中展开的。被调查的实验主体有:一二年级学生和三四年级学生,分为两组。调查的形式是填写问卷和访谈对话。内容包括:1、阻碍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2、最影响能力改善和素质提高的因素,3、上课时和业余时间学习英语的情况。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有八个及以上的小问题,且都有大致三四个选项,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多项或单项选择。在问卷的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学习一件的小项。我们除了发放问卷还对学生进行了随机的抽取访谈,同时收获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数据。在这项调查的汇总结果出来后,我们发现,其实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问题最大的是听与说,表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听力课的焦虑和畏惧心态;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听力课虽然课时多但是成效不明显,而且直接影响了相关考试的通过率。
表1 学英语感到最困难的方面
“听”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接收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近半数的信息是依靠“听”来获取的,近三成的信息量通过“说”来进行交流。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整体英语素质的改进。所以听力训练应该成为日常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开设中,听力一直是一门十分基础的专业型课程。听力课时多、费时久、学分份额高,在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中,听力几乎每天都有,一个礼拜的课时往往安排四到六节,甚至一些看重这一方面的高校还开设了精听和泛听两种不同的听力课程,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听力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但是我们经过这次抽样调查研究,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还是认为听力虽然是一门受到了很大重视的课程,但终究还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很大难点。所以,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们又该发挥出怎样的作用,听力的训练如何同学生们其它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一起训练……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师生,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思考和研究。[1]
其实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听力一直都是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都是被置于首位的。所以,听力在英语学习训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教师们和学生们在听力课程上的确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学习和教学中最大的症结点,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地方。我们结合了这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各位同行之间的交流,经过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现如今的开设的听力课程,都是围绕教师展开的。上课的过程里,老师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如解释生词短语、播放两三遍听力材料、然后进行校对。这种方式是十分简单而没有新意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难以真正激活他们对英语听力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碰到难度略有提高的听力理解题,学生们很容易就会产生担心而惧怕的心理甚至导致最终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放弃。而这一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很无味,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开小差的概率上升,注意力难以集中,老师上课的激情也减退,只是在不断的重复一个过程,本质的提高却微乎甚微。[2]
1.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能力限制了他们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对基础知识缺乏必要的敏感度是很大的障碍。听力理解其实是一个运用知识和以获取能力谋求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听的时候,学生对这一门语言的熟练程度往往可以决定他的反应速度和理解程度。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语法以及词汇。语音基础薄弱,会造成听力理解上的空缺困难,毕竟若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发音、吞音、弱化规则都难以掌握、难以分辨英音和美音,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好听力中的每一个细微的信息;而词汇量的储备、词语的其它意思、同音异义词等等的掌握程度也无疑会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受到影响;再加之一些听力技巧和听力方法的掌握偏差,更加导致了学生们只会死板地运用已有知识而非创新,灵机应变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2.对英语实用国家的背景知识的缺乏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个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水平。听力的成果其实是听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之和。理解的过程恰恰是学生们调动起各项知识的过程,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一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度和熟练度直接影响了他对一些信息的敏感度,但是若是不能真正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听力上的困难是可以预见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口头用语等方面的缺乏必然会成为听力过程中的障碍。
面对现如今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状况,老师们都处于一种困境中,就是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把握听力的技巧。我们结合了西方近现代以来一直流行的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听力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期待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整体语言教学”(WholeLanguage)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界风靡一时,流行至今。“整体语言教学”开始主要应用于英语为母语的教学,自九十年代起,对英语为第二语言和其他外语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是一种教育哲理,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能。它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改变为以学生和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课堂,融会了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并形成了有别于其它教学法的一种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教学的实践中,强调的是语言工具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实践而非单纯地机械化重复,所以这一理论是强调学生的地位,运用了情境和实际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交流能力。显而易见的是,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积极作用的,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主动探究、学习归纳的环境,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理论如果能够被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必定可以为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夯实基础。
(二)这一模式的构成和主要特征:整体语言教学模式当然是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的,它强调学生的地位。根据这一理论,笔者改进了传统的模式,试着建立起一种新的听力教学模式,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激活他们的主动性、自主而积极地去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这一模式的构成图如下所示:
图1
从图1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模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实践、总结。其中第二阶段包括信息的输入和求证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和保证,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实践和检验,第三阶段则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整体综述,也是为下一个学习阶段夯下了基础。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依存的,缺一不可,只有全部到位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循环。
1.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教师们要特别留意学生们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且让他们懂得如何将知识和能力充分联系和调动起来。大一大二的学生相信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和专业知识,也具备社会文化常识和判断思考能力了。那么老师们只要起到指导作用,就能让学生们温故而知新,做好获取新知识的准备。[3]教师们应该多多指导学生们运用关键字进行答题,在训练学生们集中注意力的方面多加侧重,同时传授一些听力中的技巧性能力,减少学生们学习中的障碍。同时这样做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获取讯息的过程中,在有一些文字提示的前提下,降低听力的难度,甚至可以理解某些难点的字词。因此,要让学生们做好对新信息获取的准备是尤为重要的一点。
2.第二阶段,即时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其实是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训练机会,在时间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学生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中,老师们应该何充分发挥其指导和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单元每一则听力材料进行创新型讲解,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语言三要素。教师们还应该注重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而非答案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已学知识已有能力已经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锻炼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知道某一个答案。在针对学生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一直处在被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里,而是要触类旁通地接触各种各样的全面化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充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
3.第三阶段,即总结阶段。这一理论看重的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它没有把听力的过程当成一个简单的训练过程,不是机械而单纯地做题讲解,而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最终目的,所以当学生经历了前两个阶段之后,对已学会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和概括,并且为学生讲解听力技巧,让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获得答案后的欣喜。[4]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们应该懂得如何鼓励学生们对获取新的内容养成兴趣,并且对已有的知识有一定的巩固、吸收和消化理解。这一阶段的优势在于,它在一个相对较高的高度,让某一个主题概念全方位地展现出来,网络知识的记忆,使得学生的英语听力质量有了飞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掌握理解运用英语这项工具。
专业英语中,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不但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四种基础性技能,并且这四种技能是互相联动的。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声音必须通过听和说这两项技能进行传递,凭借文字的话则必然会涉及到读和写。听和读都是信息的输入,而说和写都是信息的输出。语言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输入输出相互交替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借鉴西方的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为崭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完美结合,从而弥补和推动听力课堂的教学,也能够加深英语教学体制的改革。
[1]宋明慧,汪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5):234
[2]刘晓雪.反思性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05):68
[3]钟红.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以毕节学院学生听力教学个案为例 [J].毕节学院学报,2010,(11):98
[4]徐明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