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2-07-03 02:18:12张玉红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18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正方体长方体

张玉红

(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江苏宿迁2237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逐渐普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通过口头表达来进行组织的,难以展现生活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则可以极大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优化“教”的模式。传统的课堂“教”的模式,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教师传授知识主要以讲授为主,数学中大量的抽象概念和知识有时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让许多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则可以通过模拟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某种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计算机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接受、消化、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是优化“学”的模式。传统的学生“学”的模式,学生以接受教师的讲解、完成书本练习为主,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触的知识面是狭窄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受,经历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彻底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获取在课堂上、课本中很难得到的自己所需的知识,最大限度拓宽知识面。

三是优化“练”的模式。传统的学生“练”的模式,学生以完成教师布置的纸质练习为主,形式单一,效率不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针对有差异的学生及时给予不同层次的练习和指导,通过计算机提供习题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便于师生和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互相指导,改进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所受知识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进行展示,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时,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有一定难度。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累加成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拆解过程进行演示,让学生对物体体积有个直观印象,然后再让学生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学生摆完之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其他实例,巩固学生实验成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悟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学生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认知水平,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有时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领悟到圆面积的推导方法。

接着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

圆分成8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见图1)

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见图2)

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见图3)

引导学生思考:

分的份数与所拼图形有何关系?(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原来的图形与所拼图形之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虽变了,但面积没变。)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相当于圆的半径。)

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避免进入应用误区

不容否认,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进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的一些误区:

一是处理好“用”与“不用”的关系。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主要看有没有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效果怎么样、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情况等,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需要则用,不需要则坚决不用,切忌搞形式主义。

二是处理好用的“多”与“少”之间的关系。课堂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并非用得越多越好,使用常规手段,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就不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用多用少,关键看是否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否有助于“减负提质”,决不能为使用而使用。

三是不要淡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少数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课堂教学节奏按照课件设计的程序来进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步,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变成 “生-机”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是避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表现形式的花哨。图像、声音、动画的设置一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要过分追求动画、声音与版面背景,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对小学生来说,过分的色彩、声音刺激与渲染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正方体长方体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生态理念引领下的茶叶种植技术研究
种子世界(2023年4期)2023-04-29 22:54:32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44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