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
最近,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宣布,将投入6000万美元开发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届时,不仅两个学校的授课过程免费向全世界开放,这个平台本身也以开源的形式向其他大学和教育机构免费开放。
几个月以前,斯坦福大学已经把“在线教育”变成了硅谷最热门的话题。其计算机系的Ng教授把自己的一门课放到了互联网上,结果全球有十几万人注册,这些人除了在网上听他的实时讲授,还和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最后,有几千人完成了这门课程。Ng教授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硅谷拉到了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更早一些,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发明者、大名鼎鼎的斯坦福教授Thrun也离职创办了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随着类似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普林斯顿、伯克利、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知名学府都在近期宣布加盟在线教育,逐步向全世界开放自己的课程。
当然,这也不是大学的专利。我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从小学到高中都建立了在线学校,选择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可以免费获得州政府配发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打印机和扫描仪作为学习工具。这是因为他放弃了公立学校的学位,节省了公共教育开支。目前,宾州的在线学校Cyber School已经招收了几千名中小学生。
之所以获得教育界和投资界的一致青睐,是因为现在的在线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一段远程视频这么简单,而增加了“互动”、“互助”、“行为评价和诱导”等新的技术和色彩。例如,师生可以随时对话,计算机能够记录你在一张幻灯片上停留的时间,判别你在答错一道题之后有没有回头复习,统计你在网上提问的次数、参与讨论的多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你的学习行为进行辅导和评价。此外,学习者还可以结成互助小组,甚至互相批改、评价对方的作业和报告。哈佛和麻省理工的新网站还宣布,对于完成一门课程的学生,只要缴纳极少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一个认证,这个认证并不是真正的学位。在这个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不妨称之为“微学位”。
“微学位”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出现,将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它的影响,不仅立竿见影,而且相当深远,会波及整个社会。
信息必须经过加工、组织、整理才能成为知识。即将到来的在线教育浪潮,把系统整理的知识以课程为载体推上互联网,这将帮助我们在信息时代的基础上迈进一步,进入真正的知识时代。
由于在线教育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名校将人人可上,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将得到缓解。但在线教育对个人的重大意义还不仅仅是教育机会的增加,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的学校,我们是接受教育,但在网络学校,人人都可以各取所需,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计划来开展学习。
在线教育引发的不仅仅是个人学习的革命,更会改变整个教育行业的生态。其影响大小一时难下定论,我们不妨通过多问几个问题来催生自己的想象。以大学为例,通过把课程变成一种网络服务,而且公开竞争,越来越产品化,大学作为一个知识传播中心的作用是不是可以发挥得更好?此外,在线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突破围墙和座位的限制,名牌大学会不会因此更受追捧?其品牌效应会不会更加突出?还有,一流的大学不惧把自己的课程推上网和全世界的学习者共享,是不是因为它们还有更核心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创新”?顺着这个思路去想,不难得出结论:真实世界的大学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斜到新知识的发现和生产上,而在线教育将承担更多的知识传播功能。
再有,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过去,是学生争学校;将来,学校抢学生的现象可能会更加突出。一流的大学将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的集聚地,普通的大学可能要通过更好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来吸引学生。再设想,如果你是用人单位,面对一名持有名牌大学“微学位”的候选人和一名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最后会雇用谁?“微学位”的产生,会不会引起教育行业一种新的竞争、重新布局甚至洗牌?
哈佛在线教育负责人认为,目前这场在线教育的浪潮是印刷术发明之后,教育领域面临的最重大变革。对中国的教育领域而言,如何合理规划、用好资源,是挑战更是福音,值得全社会特别是教育部的官员、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企业家思考、研究和关注。(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