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德
龙虎本是天地造化神将,相伴相依,云从龙而风从虎。龙出海,登时雨至;虎离山,蓦然风生。二者遥相呼应,各守一方。本来相处得十分融洽,可后来龙虎二位神将却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
街市繁华,车水马龙。人口剧增,城乡广拓。焚山林而兴农耕,折草木以安家宅。逼得堂堂一个万兽之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想寻个安身立命之处也成了痴人说梦。虎落平阳,被人们抓住送去了动物园。
老虎在牢笼中延续着香火,一代又一代。起初每一代新生的小虎都对左右邻舍慷慨陈词:“我祖乃百兽之王,怎能如你等这般萎靡不振,苟且偷生。我生来牙尖爪利,膀阔腰圆,筋骨奇特,一身的力气,岂是笼中之物!”故此小虎虽然身困囚笼,却仍然斗志满满。每天在有限的空间内,闪转腾挪练习身法,即便其他的小动物都笑小虎愚蠢白费力气,可它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志者事竟成——心中一股无穷的力量支持着它。
小虎总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为动物园引来很多游客。龙儿每晚都从海中悄悄溜出来,盘踞在虎笼上方,为小虎打气加油。皇天不负有心人,小虎的执着坚韧,终于得到了回报,它被送到了更大些的野生动物园,那里空间更广阔,一日三餐也更美味可口。游人想见小虎需要被装在一辆四周焊着铁条的小车里,小虎成了虎族的大英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虎族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又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谁也得罪不得。新生的小虎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渐渐地,猛虎都成了病猫,让饲养员大为苦恼,左右思量之后,野生动物园决定将一批老虎放归山林,以保存老虎的野性。于是就开始了对幼虎们的训练,可幼虎们对此却表现得毫无兴趣,一个个懒洋洋的,谁也不肯出力训练。
龙儿忧心忡忡。潜龙出海,责问幼虎:“因何不效仿祖辈,习练身法?今大好时机就在眼前,你等却不知进取,只想着吃喝玩乐,一旦错失良机,何时才得以归山林?”
幼虎曰:“归山林有何好处?山林怎比得上我现在所居之处逍遥?不必辛苦捕食便有享用不尽的羔羊,每日前来看望我之人络绎不绝,我又何苦练习身法,自讨苦吃?”
龙复言:“虎啸深山,百兽色变;龙游九天,群鸟避路,何等威风!你本神物,怎能苟安于享受,乐不思蜀?想你祖辈,身陷囚笼,三餐不饱,尚思重振虎威;如今你等衣食无忧,却不思进取,甘心做笼中之物,将以何面目来对祖先!”
幼虎不屑,对龙儿语:“虎啸深山,说来容易,可一山容不得二虎,又哪里有那么多山容得下我们。只为一声长啸,杀伤争斗,多少虎儿的长啸变成了呻吟,何苦冒此风险。更何况,神的使命是造福人间,我等既然是人类的一级保护动物,保护好自己,省得人类担心受累,不就是造福于人间了吗?又何必偏要回到山林?”龙儿无言以对,知虎儿已落凡世,多说无益,摇摇头长叹一声,腾空而去。虎儿毫无羞赧之色,扭过头把更多新生的幼虎叼到了人工育婴室,继续过着被人奉养的生活。
龙儿去后,继续受人膜拜崇敬,而虎儿却渐渐成了只需花三十元钱便可以观看一天的平常之物。龙儿垂泪,长歌当哭,而虎儿却不知长歌当哭该为何哭。
·点评·
安逸的生活总有一种让人乐不思蜀、抛却“居安思危”之类古训的魔力,即便安逸的环境里充满了各种限制,也让享乐之人着迷。从古而今,人们奋不顾身地追名逐利的最终目的也不过是获得身居高处、衣食无忧的安逸。
杂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近似于小说、戏剧、书信等文体的形式来批判。恰切的形式可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艺术魅力。本文作者运用寓言的形式对因优越条件而失去斗志的现象进行讽刺批判,形象地刻画了苟安者的卑屈心理,并明确指出了这类人失去原有或应有地位及荣耀的必然结局,文末还不失时机地表达了对这类人的怜悯之情,很有感染力。语言和形式均具有一定新意。但行文结构欠精当,前后文衔接有生拉硬套之感。
(柳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