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娣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赵全娣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无痛性静脉治疗通道,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1],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病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对生活基本无影响,维护方便等优点,是静脉输液安全可靠的通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但因其为侵入性穿刺手术,术中导管鞘易损伤血管内膜,术后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若护理不当会缩短导管使用时间,影响病人治疗,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3],还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在2011年,对PICC置管的病人进行水胶体透明敷料外贴处理并进行对照观察,在预防机械性静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54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34岁~75岁,平均59.13岁;鼻咽癌4例,肠癌9例,肺癌7例,宫颈癌7例,口腔癌4例,乳腺癌2例,皮肤癌3例,食管15例,胃癌1例,胰腺癌1例,阴囊癌1例。PICC置管静脉选择贵要静脉25例,正中静脉18例,头静脉11例;置管长度35cm~56cm。经病人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这54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药物浓度、剂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均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4Fr单腔导管,长度为60cm。维护用的透明贴膜选用10cm×12cm施乐辉透明敷贴,干预用的外贴敷料为10cm×10cm水胶体透明敷料。
1.2 方法
1.2.1 预防与护理 两组病人在同种环境、同一操作流程指导下均采用14号安全型套管针进行PICC置管操作,采用的消毒剂为碘伏。观察组在PICC置管术后,给予施乐辉透明贴膜固定,24h后更换贴膜,以后每周更换1次,如发现穿刺处局部渗血、出汗较多、贴膜潮湿或脱落等现象,则及时更换贴膜;而局部皮肤即在置管穿刺点上方3cm~6cm处、沿静脉走向用10cm×10cm的水胶体透明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平行平贴于皮肤,直至自行脱落,平均使用时间为7d。对照组在置管术后,即在置管穿刺点上方3cm~6cm处用热毛巾湿热敷(避开穿刺点),用2条毛巾浸入40℃~50℃热水中,先取出1条拧至不滴水,抖开对折并以手腕掌侧试温后予以局部外敷,及时更换毛巾,外面覆盖保鲜膜以保持湿热度并防止潮湿床单,每天3次,每次30 min,连续3d。治疗方法与护理:在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观察组加用上述热湿敷;对照组在穿刺点局部改用水胶体透明敷料替代施乐辉透明贴膜用于固定,同时在穿刺点上方3cm~6cm处、沿静脉走向加用水胶体透明敷料平行平贴于皮肤,同时加用上述湿热敷。
1.2.2 观察指标 置管后每天观察穿刺处有无疼痛、红肿,穿刺静脉有无条索样改变、硬结等,测量穿刺处点上方5cm处臂围,倾听病人主诉,及时记录于PICC穿刺记录单上,持续观察7 d,并应用无菌性静脉炎INS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1.2.3 评价标准 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判定静脉炎分级[4]:0级,没有症状;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治愈:静脉的红、肿、疼痛消失,血管恢复正常弹性,无压痛;显效:静脉的红、肿、疼痛明显减轻,血管弹性尚未恢复正常,受累静脉有压痛;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治愈加显效为有效。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及治疗效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比较 例(%)
表2 两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治愈情况 例(%)
观察组中经头静脉置管后24h发生1例Ⅰ级机械性静脉炎,继续应用康惠尔水胶体敷贴,并加以湿热敷,2d症状消退痊愈。在对照组发生的8例机械性静脉炎中,均给予康惠尔水胶体沿血管走向进行敷贴,并加以湿热敷,其中2例Ⅰ级静脉炎,1 d后症状消退。4例Ⅱ级静脉炎中2例3d后症状明显减轻,7d后症状消退,痊愈;2例7d后症状减轻,好转。2例Ⅲ级静脉炎中,l例3d后症状明显减轻,7d后局部静脉轻微压痛,1例3d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病人放弃治疗要求拔管。
PICC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及长期静脉治疗的病人,PICC为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持续的静脉通道,能减轻病人痛苦,保证病人的治疗。但置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且发生率高,为20%~25%[6]。观察发现,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常发生于穿刺术后48h~72h至1周内,好发于穿刺点上方5cm~10cm处,因此护士应熟悉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主动干预,防患于未然。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由于PICC为侵入性操作,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性摩擦刺激,同时PICC导管是外源物质,令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而产生静脉炎;②静脉炎的产生同时还与病人心理紧张,造成血管紧张性收缩,送管因难有关;③选择导管的型号与血管粗细不符;④穿刺肢体过度活动;⑤术者的操作技术不熟练;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⑥头静脉置管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概率高。机械性静脉炎重在早预防、早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本组统计发现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9.6%),而观察组经用水胶体敷料进行预防干预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3.7%),对于对照组发生的机械性静脉炎,采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治疗,疗效亦显著。从上述的数据显示,PICC置管后若不及时予护理干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的主要成分是黏性材料(低过敏性医用粘胶)、水胶体(羧基纤维素钠,CMC)及人造弹性体等。黏性材料为敷料的自黏性提供保证;而水胶体则是敷料具有吸收性能的基础,CMC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作用,削弱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长;纤维素钠为高分子特殊材料,很少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人造弹性体使敷料具有弹性。康惠尔水体胶敷料粘贴后成为闭合环境,可在局部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曦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使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以及靶细胞之间的作用更加充分与协调,自动清创,加快表皮和毛细血管生长速度,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缺血缺氧的症状,加快吸收渗出液,有消除红肿、减轻疼痛、加速局部炎性/毒性物质的代谢、吸收和消退,具有持续消毒消炎作用,并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高渗性药物在局部血管壁沉积的机会,从而减轻了药物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预防了静脉血管损伤的发生。同时,水胶体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能保持局部组织正常代谢,使组织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加速炎症伤口的愈合。此外,水肿组织抗病能力弱,细菌易侵袭,且水肿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功能减弱,发生损伤后常不易愈合,而水胶体敷料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点,在有效固定PICC导管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阻挡皮肤外界微生物侵入,防止外源性感染,同时其CMC为特殊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渗液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减少菌落生长,对于过敏体质的病人和极易出汗的病人,选择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肤过敏及感染的发生率,确保PICC导管的有效留置。
传统湿热敷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作用机制: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流加速,改善微循环;同时促进静脉内膜组织新陈代谢,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对静脉炎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它存在一定的缺点:①温度波动大,较难控制,易对病人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而使病人感觉不适;②需要经常更换毛巾和热水,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费时费力;③治疗时需要暴露肢体,冬天易使病人着凉;④病人活动受到限制,给病人带来不便;⑤增加护士工作量及操作时间。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外观半透明设计,便于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和血管的恢复情况;采用的低敏性粘胶适合敏感性皮肤,材质柔软,黏附妥帖,方便病人活动;方格设计,可以根据静脉炎部位的大小随意剪裁,操作简单,直接粘贴于穿刺点上方的静脉上,病人可以自由活动肢体,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2h~6h开始显效,对照组24h~48h开始显效,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在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后置管侧肢体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对机械性静脉炎有治疗作用,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卢苇,邱艳容.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3):136-137.
[2]陈春燕.PICC导管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09,7(2C):509-510.
[3]章海珠,章艳.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行PICC置管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5C):1358-1359.
[4]成杰,陈桂芝,吴双.金黄散外敷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76-77.
[5]吴倩.PICC置管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 [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4-326.
[6]许璧瑜,成守珍,揭素铭.PICA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3,9(5):112.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hydrocolloid dressing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of PICC-induced mechanical phlebitis and nursing care of it
Zhao Quandi(Affiliated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g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agsu 213003China)
PICC;水胶体敷料;机械性静脉炎
1009-6493(2012)10C-2840-02
R47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0.032
赵全娣,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2012-05-23;
2012-09-20)
(本文编辑 寇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