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玉,侯建华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电气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内容一般多以专业概述、专业发展及前景为主线展开,引导学生步入电子信息技术的殿堂。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业困惑成为新生入学时的普遍问题[1-4],有的对基础理论知识不够重视或漠视实践动手能力;有的长时间不能适应大学的教育方式,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全面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08年底我校启动“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我们在全校率先提出了将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引导合二为一的构想,将“电气信息类专业导论”设置为一门面向新生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程。我们针对新生的思想状态和特点在专业导论的教学中应适当淡化专业,以观念、方法、兴趣和能力的引导为主,具体知识点传授为辅[5]。循序渐进的推进专业知识的渗透,把枯燥的理论教育放在具体学业事项中进行去讲解,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对于课程内容我们还增加了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学习中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学院的特色资源及利用(如学院实验室开放制度、大学生创新活动)、考研就业规划、日常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引起新生的兴趣,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电气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设为18学时,1个学分。其内容分为九个模块,如表1所示。
表1 “电气信息类专业导论”内容
本课程由院长承担学科综述的内容,各分管院长负责自己分管任务的阐述。相关专业的内容模块由各研究方向的领衔教授和骨干教师承担。这些授课教师结合自己长期教学和科研的体会,深入浅出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对其学习热情有非常大的鼓励作用。
我们对该门课程采取了讲座、参观、讨论和报告会等授课形式。
该课程把一个模块作为一个主题,以讲座的形式展开,每个主题都由不同的讲座人主持。在讲座结束后,安排新生到实验室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实验场景,他们可以提前感受到实践教学的氛围,增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认识。通过讲座及参观,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些高年级及已走上工作岗位学长的成长经历,能给新生提供宝贵的经验。这种经验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将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录制成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观念、方法、兴趣、能力的引导为主,具体知识点传授为辅”,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显然不太适合该门课程。开始我们是要求学生交一篇专业导论上课心得体会,评分标准是:感言真实,能提出建议,无雷同答卷者为优,余者为良。结果2009级电气信息学生的优秀率为32.9%。但该考评方式的缺点是,评阅教师的主观成分太重,学生抄袭情况较多。于是,我们设计了“专业导论”报告册,内容包括入校问卷、每一讲座及参观的收获记录单、学业设计表、毕业学分表和励志范文等。把课堂考勤、听课心得、学业设计和课后阅读等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有效地纠正了单一提交课后心得的不足。
“电气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开设了两年,目前正准备在2011级新生中开设。近期显现效果有如下几点。
课程开设后,学生普遍反映入学时感到茫然的问题在讲座中逐渐得到化解。有很多学生为完善该课程献言献策,指出课程的不足之处,认为课程的专业知识不宜太深奥和讲座缺乏整体感等意见。我们对这些反馈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做出调整。
我们在该门课程中,安排了两个模块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参与创新活动的渗透。连续两年有30%的新生报名参加了电子设计协会,定期参加协会的培训活动,积极的在各方面进行知识储备以备选拔。
我们在该门课程中系统而全面地向学生介绍了专业培养计划、毕业学分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内容,使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学校教学管理的程序有所了解,使得过去学生不在规定时间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选课的现象得到彻底扭转。
[1]叶树江。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黄载禄。电子信息技术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杰。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刘光明,于斐,周雅,赵晴。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南宁:高教论坛,2007,(1):37-39
[5]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38
[6]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