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在产科中的临床意义

2012-06-08 11:52:30庄小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枕横位头盆后位

庄小瑜

(佛山市南海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51)

头位难产是指发生头先露的难产,由产道、产力、胎儿及产妇精神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头位难产发生率较高,有危及母婴生命健康的风险。胎头位置异常是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2],纠正胎头位置是预防头位难产的最主要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179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头位难产的病因、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521例,发生头位难产179例,发生率为11.8%,年龄20~38岁,平均26.3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周,初产妇157例,占87.7%,经产妇22例,占12.3%。

1.2 头位难产的病因

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中,胎头位置异常109例(60.9%),占首位,其次为头盆不称38例(21.2%),宫缩乏力20例(11.2%),软产道异常12例(6.7%)。见表1。

1.3 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

1.3.1 胎膜早破

本组病例中61例发生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4.1%。胎膜早破多因胎头位置异常衔接不良所致,如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高直位,使得胎头入盆受阻,造成羊水由胎头和骨盆入口间空隙进入前羊膜囊,宫缩发生时,胎膜因受压过大而发生破裂。胎膜破裂后,羊水减少,造成胎儿受力不均,导致产程延长,此外,脐带易受挤压,引起胎儿窒息,增加剖宫产率,宫缩不协调,胎头旋转受阻,发生难产。

表1 头位难产的病因及构成

1.3.2 宫缩乏力

因头盆不称产妇屏气用力过早,或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过度精神紧张可发生宫缩乏力,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宫缩乏力。原发性宫缩乏力主要因产妇精神心理因素所致,而胎头位置异常、头盆不称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

1.3.3 产程延长

因胎头位置异常,宫缩乏力,造成胎头下降延缓或受阻,致使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滞产。

1.3.4 胎儿表现

由于胎头位置异常,导致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缺氧,造成胎儿窘迫、胎头颅骨过度重叠或变形,头盆不称,胎头长时间压迫宫颈可出现严重胎头水肿或血肿。

1.3.5 产妇肛门坠胀、过度便意感

胎头位置异常衔接不良,枕后位时由于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较早的压迫直肠,骶尾骨,使得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过度便意感,枕前位时由于前顶骨先嵌入骨盆压迫阴道前壁、尿道,使得产妇排尿困难,均造成产妇疲劳、宫颈水肿等。

1.4 头位难产处理方法

本组头位难产者,若严重头盆不称、巨大胎儿、严重胎头位置异常、骨盆畸形或狭窄均考虑剖宫产,除此外,应给予阴道试产,临产后潜伏期内应维持有规律宫缩,若试产过程中发生潜伏期延长、宫缩乏力或宫缩不协调,嘱产妇充分休息以调整宫缩,必要时给予宫缩素以加强宫缩,活跃期若发生延长或停滞,即刻检查胎头位置,及时发现头盆不称,适时人工破膜以促使胎头下降,若胎头位置异常,早期可采用改变母体体位,如让产妇向胎腹方向侧卧以纠正胎头位置。若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掌握时机行徒手转胎头术,若徒手失败应及时行剖宫产。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转位成功率

本组107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者,经改变母体体位、徒手转胎头等处理后,成功经阴道分娩者85例,成功率为79.4%,其中枕横位成功率为80.6%(50/62),枕后位成功率为77.8%(35/45),两种胎方位转位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种胎方位转位成功率比较

2.2 母婴结局

本组179例难产者,经正确处理后,行剖宫产139例,占77.7%,经阴道分娩40例,占22.3%。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为1.1%,新生儿窒息3例,发生率为1.7%。见表3。

表3 头位难产母婴结局(例)

3 讨 论

随着围生期保健工作的逐渐开展,胎位性难产发生率己明显下降,但是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逐渐升高[3]。头位难产已成为产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健康。

产道、产力、胎儿及产妇精神因素是决定分娩、引起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作用、协调、适应,从而使胎儿能够从母体顺利娩出[4]。

其中胎儿因素是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包括胎头位置异常、巨大胎儿、胎儿附属物异常等,胎头位置异常常伴有头盆不称,阻碍胎头旋转至枕前位,造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以及胎头高直位、面先露、额先露等。本组179例中胎头位置异常109例,占60.9%,其中枕横位62例,枕后位45例,胎头高直位2例。产道因素可分为骨产道异常和软产道异常,骨产道异常主要为骨盆狭窄,如畸形骨盆、扁平骨盆、漏斗型骨盆等,软产道异常包括子宫颈肌瘤、阴道肿物等,本组软产道异常占6.7%。产力异常主要包括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本组出现宫缩乏力20例。产妇精神因素亦是引起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临产期产妇常出现抑郁、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过度的心理应激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造成宫缩乏力,增加产后并发症。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中的首要病因,包括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因此,正确处理胎头位置是防治头位难产的关键[5]。本组107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者,经改变母体体位、徒手转胎头等处理后,成功经阴道分娩者85例,成功率高达79.4%。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孕期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及时发现难产因素,若发现严重头盆不称、巨大胎儿、畸形骨盆等应择期行剖宫产,若胎头位置异常,孕期或分娩早期可利用体势或手法将胎头位置转正,也可在临产期经阴道徒手转胎头,应严格掌握徒手转胎头指征,产程中孕妇应充分休息,合理营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 李红霞.头位难产168例回顾性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6):83-93.

[2] 石秀丽,吴凤莲.头位难产2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639-3640.

[3] 何碧绿.头位性难产的处理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7):90-91.

[4] 向云.头位难产100例临床分析与处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77-179.

[5] 张俊枝,王文平.头位难产89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313-314.

猜你喜欢
枕横位头盆后位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分析
后位子宫会影响怀孕吗
自由体位分娩在纠正胎头位置异常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7期)2017-03-14 18:17:24
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中护理干预分析
医学信息(2015年4期)2015-03-10 08:03:38
头盆不称的诊断和ICD-10编码的准确性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50例临床分析
枕后位、枕横位与头盆不称关系的探讨
孕妇相对头盆不称手术分析
中外医疗(2012年3期)2012-01-29 1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