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英
摘要:目的 分析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2008~2011年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产程中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的产妇,产程缩短,生产痛苦减轻,且剖宫产概率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减轻产妇痛苦,值得推广。
关键词: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护理干预
枕横位或枕后位是造成产妇难产、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产妇产程中适当地给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难产率、宫产率,并且适当地减轻产妇的痛苦。对我院2008年~2011年近4年收治的50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分娩过程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1年近四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2.5岁;孕周36~42 w;产前无并发症或合并症;均为初产产妇;羊水指数正常;胎儿无脐带绕颈或头盆不称等现象;孕妇均能正常进行语言交流,有清晰的思维。将5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实施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治疗。两组产妇在年龄、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
1.2.1饮食护理 产妇分娩需耗费大量体力,产程中如果出现产妇体力不支,这对产妇自身和胎儿都极为不利,因此,产前饮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产妇在分娩前要较多地摄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且禁忌辛辣、烟酒等类似的刺激性食物,但蛋白质不适宜过量摄入,避免过量蛋白质引起消化不良[1]。产妇可以通过新鲜蔬菜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此外,产妇的饮食中要保证足够的水分。
1.2.2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产妇尤其是初产产妇在分娩前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地,如果被检查出胎儿的胎位不正,这更加剧了产妇的急躁、恐惧心理,严重地,甚至导致产妇对分娩失去信心。这种情况现,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和产妇进行沟通,调节其心理压力,消除或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将分娩过程、分娩方法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告知产妇,增强其分娩的信心,有助于主动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分娩工作顺利进行。给予产妇安全感,让其信任医生,配合胎儿的顺利分娩。分娩前要指导产妇分娩时的呼吸方法,分娩中协助产妇按摩腰腹部,通过产妇和医生护士的助力推动,间接性地保留产妇体力。
1.2.3产中护理 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除了要时刻注意产妇的生命体征外,还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呼吸、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每隔15~20 min监测1次,观察产妇的宫缩强度、有效宫缩、产力以及胎儿的胎心,每隔1 h观察产妇的宫口情况以及胎露情况。在产程中指导并鼓励产妇在宫缩时屏气增加腹压,促使胎儿安全正常分娩,产程中出现宫缩间歇时,指导产妇放松、休息,待下次出现宫缩时再屏气增加腹压。在整个产程中要时刻鼓励产妇,给予信心,使其密切配合医生指导,顺利分娩胎儿[3]。
1.3评分标准 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进行评估[4]。根据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心搏速率、肌张力及反射、运动五项体征进行评分。满10分:正常新生儿;<7分:新生儿轻度窒息;<4分:新生儿重度窒息。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婴儿出生后,进行Apgar评分,见表1。
2.2分娩方式及平均产程时间对比 实验组21例胎儿通过枕横位旋转至枕前位,自然分娩,4例通过手术分娩,手术分娩中1例胎儿行剖宫产术,1例胎儿行胎吸助产。对照组5例自然分娩,17例通过手术分娩,手术分娩中6例行剖宫产术,6例行胎吸助产。实验组平均产程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枕横位、枕后位均是产妇难产中常见的一种胎头位置异常现象,所以其手术分娩率相对较高,针对这种胎头位置异常现象采取合适的分娩方法是避免产妇生产过程中出现难产的关键。分娩前通过多媒体、骨盆模型、录像等多种方法向产妇讲解胎儿位置、骨盆结构等分娩相关知识,临产时要鼓励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达到储备能量增强体力的目的,同时,使用温热的肥皂水清洁灌肠一次[3]。在分娩过程中,鼓励产妇每隔2~4 h排尿,以刺激宫缩,缩短产程,最终达到减轻产妇痛苦的目的。
对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中施以主动的护理模式,可以顺应产妇心理需求,适当的产前宣教及健康指导在提高产妇对分娩认识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也消除了产妇的不良情绪,保证了安全正常的分娩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超敏.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1):94-95.
[2]刘青.手法旋转枕横位和枕后位55例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4):294-295.
[3]余世红.循证护理在临产妇体位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54-1055.
[4]李海霞.纠正胎儿继续行枕横位枕后位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报,2008,15(6):41-43.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