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语言特点:准确性+歌唱性+生动性

2012-06-06 09:58赵艳华
新一代 2012年4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力

赵艳华

摘 要:歌唱语言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塑造出千姿百态的音乐形象,使演唱更具有感染力,从而产生深入人心的艺术效果,展现出歌唱语言丰富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歌唱语言;生活语言;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33-01

“声乐,是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1]在声乐艺术的创造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语言的因素:为文学语言插上音乐的翅膀,是一种由歌者演绎为有声形态的歌唱语言。

一、歌唱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音乐的基础,是人类歌唱独有的特点。[2]在声乐演唱中,歌词是最直接表达歌曲内容和感情的一种方式。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说:“任何歌曲的表现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内心的感情活动。许多细致的、生动的表演都有赖于对文字的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3]演唱一部成功的作品,歌者要充分发挥语言情感与逻辑力量,增强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许多音乐学习者常常忽视了“词是歌的灵魂”。将词唱得含混不清,最关键是忽视了语言对歌唱的影响。

二、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的区别

语言加上“歌唱”两个字,就不仅要求字清、声美、音量大,还要求有宽广音域,它比生活语言更夸张。它是采用声音的音乐变化来作为词语倾诉的形式,是一种带有旋律的语言。语言成了歌词,不但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而且受到节奏、旋律、速度等制约。[4]它比语言更富有戏剧性、诗意和感染力,也正是有了音乐才使唱歌和说话有了不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区别:

1.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发音部位不同

生活语言口腔动作小、横、前,不讲究发声状态,不注重音色。发音部位靠前;歌唱语言口腔动作要大、竖、后,要提软腭,挺立后咽壁,使口咽腔形成通道。

2.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发音咬字不同

生活语言音色千差万别,发音过程短促。因为生活语言是自然发音状态,不需要强调某种说话的发音方法。而歌唱语言需要强调拖腔,讲究音色。要做到字正腔圆,字头要挂在上面,字头语气要准确适度。通过咬字把歌词的内容表现出来。

3.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呼吸不同

生活中的呼吸是自然的,是单向运动。歌唱语言的物质基础是气息,它的呼吸是全身性运动,是双向运动,歌唱中的呼吸必须在呼气的同时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声音在高、中、底声区保持统一流畅,更加丰富声音的魅力。

4.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共鸣不同

生活语言是自然的说话状态,不需要共鸣集中。而歌唱则是语言的美化,要尽可能达到头腔、口腔、胸腔共鸣统一集中的共鸣效果,使歌唱语言的音色更圆润、明亮、优美、动听。

歌唱家卡鲁索教学的时候提出,“通过说话来训练歌唱。”[5]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带着歌唱的状态多练多说。诵唱是一种古老的声音训练方法,它把说话和唱歌融合成统一的发声程序。[6]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以气息为支持,借助长音“啊”的发声部位和技巧,发一些简单的字词。

三、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歌唱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益于旋律性歌唱,从而完善音乐表现力:

1.语言的准确性。唱歌先读字。[7]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歌唱艺术,都是根据歌唱语言的发音规律来吐字行腔的。要想在歌唱的状态下句句成竹在胸,字字清晰准确,就必须掌握“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的发音方法,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2.语言的歌唱性。我们在吐字清楚,咬字准确的基础上,对语言声调的力度,音的高低及音色加以适当夸张处理,进一步表达出歌曲的韵味。旋律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都是歌词语言的内容和情感变化来决定的。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歌词语言与旋律的完美结合。

3.语言的生动性。有人说,歌唱是动人的音乐,而动人之处就在于声音和感情的完美结合。音乐家威尔科克提出“作为一位歌唱艺术家,仅仅成为精通发声的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是一位相当出色的音乐家,有运用声音来表现歌曲的能力。”[8]这说明歌唱者要给予歌曲生命力,就必须结合演唱的技巧,用生动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从而产生艺术感染力。

歌唱者应该认真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深度理解,以歌词语言为依据,在头脑中创造情景,构成形象立体的画面。正所谓“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肃然六月寒”[9],从而打动听者的心弦。

歌唱语言的准确性、歌唱性、生动性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他们有着必然联系。只有完善语言的准确性和歌唱性,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歌唱语言的生动性。产生欣赏者与被欣赏者的心灵共鸣,是表演艺术的目标。这当然也必须建立在语言的准确性与歌唱性的基础之上。三者完美结合,才能增强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2]河北文化艺术[M].1989年第一期

[3]喻宜萱.音乐建设文集(下册)[M].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

[4]歌唱与声音的训练[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1

[5]:(意)P.M.马腊费奥迪,译者:郎毓秀.卡鲁索发声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5.1

[6][7]薛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0.4

[8]威尔科克.有生命力的歌声

[9]明太子朱权.词林须知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力
水彩画中“水”的艺术表现力
铜版画中“线”的语言魅力探析
浅析伦巴舞艺术表现力训练
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的思考
浅析啦啦操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
体育舞蹈中艺术表现力的价值与培养途径分析
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路径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