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畸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拔牙,减少牙弓突度或者解除牙列的拥挤,以达到改善侧貌外形的效果[1]。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用于直丝弓关闭拔牙间隙,即滑动法和关闭曲法。一致认为滑动法的矫治效果优于关闭曲法[2]。本研究中,2011年01月~2011年0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拔牙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种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方法的临床矫治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11年01月~2011年0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拔牙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和观察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每组各20例。2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1.4~19.5岁;2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1.4~19.5岁。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和步骤
1.2.1 实验分组 40例拔牙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和观察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每组各80区。
1.2.2 矫治方法 矫治前,取记存模型,并拍摄X线头颅正位片、侧位片,以及曲面断层片。在关闭拔牙间隙前,同样取记存模型,随后常规开展尖牙向后结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其进行排齐和整平牙列,并使用镍钛方丝对其整平,1个月后,通过一步滑动法将间隙关闭。观察组放置镍钛丝拉簧于尖牙近中牵引钩与上、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之间,舌侧橡皮链放置在尖牙的舌侧扣与上下颌第一磨牙之间。颊侧镍钛丝拉簧加力(力值大约为130g),加力频率为每月一次。舌侧橡皮链加力(力值大约为15g)。对照组放置镍钛丝拉簧于尖牙近中牵引钩与上、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之间,将间隙关闭,力值大约为130g,加力频率为每月一次。4个月后取模型。
1.2.3 测量方法及指标 矫治过程中,于间隙开始关闭时,取模型,治疗4个月后,再次取模型。在治疗不足4个月,其中一个区的间隙已经关闭的患者,间隙关闭就可以取模型。使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测量,间隙关闭量即为矫治前后的距离差;对于每个区,需要计算每个月的平均间隙关闭量(mm)。
1.2.4 偏倚的控制 严格掌握诊断标准,随机分组,确保组间的可比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减少失访性偏倚;测量人员对模型的来源,例如来自哪个组是盲性的;对模型的测量,需要由同一个人随机完成,并且测量3次,每次间隔2周。
1.2.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种方法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出现托槽和舌侧扣脱落的有1例的,托槽脱落的有2例,对照组出现托槽脱落的有4例。观察组纳入统计的有68个区,对照组纳入统计的有64个区。与对照组64个区每月关闭量为(0.81±0.03)相比,观察组68个区每月关闭量明显升高(0.99±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每月关闭量比较
镍钛丝拉簧具有超弹性和形状记忆的特点,能够提供温和持续的正畸力。有报道称[3],镍钛螺旋拉簧关闭间隙的方法相对有效,平均每月关闭间隙大约为0.81mm,与该研究中颊侧镍钛丝拉簧组的平均每月关闭间隙一致。在关闭拔牙间隙的疗效评定中,以牙齿的不倾斜移动最为理想[4]。然而,关闭力通过颊侧和殆面,传递给牙齿的抗力中心,导致牙齿的倾斜和扭转。在关闭间隙阶段,滑动法和关闭曲法,舌侧矫治技术都能提供较强的支抗控制[5]。而舌侧矫治的施力点,距离阻力中心更近,更有利于整体移动,而且力值较轻。本研究中,观察组使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弓,力值大约为15g,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矫治效果,减弱了托槽与弓丝之间的不良转矩阻力和旋转阻力。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64个区每月关闭量为(0.81±0.03)相比,观察组68个区每月关闭量明显升高(0.99±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1]周嫣,方志欣,黄敏方,等.微种植体支抗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4):576-580.
[2]王晓玲,徐宝华,梁伟.舌侧与颊侧正畸上颌第一磨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22(5):548-549.
[3]牟明奎,邵坪,曹宇姣.关闭拔牙间隙时二种正畸方法的比较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21(4):347-349.
[4]蒙宇,谭汉提,邓文正,等.正畸治疗中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的临床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1(3):11-12.
[5]邵坪,邓琪,张苗苗,等.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中平移第二恒磨牙的临床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24(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