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表现的审美演进

2012-05-30 20:54李北方
南风窗 2012年2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金陵刻画

李北方

《金陵十三钗》故事展开的历史背景是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聚焦点不在救亡图存这类宏大话题,而是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选择,也就是刻画人性。在这点上,《金陵十三钗》取得了突破,在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全面性方面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

通过人性理解历史

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南京大屠杀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最惨烈的一个片段。日军大肆屠杀中国平民,无数中国妇女遭到强奸,这些暴虐超越了一般的战争罪,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人类罪行之一。历史为以此为背景所进行的人性刻画提供了不可逾越的约束条件:施暴者的人性是恶的,即便其中包含了温情和高尚的部分,也不能压倒恶的因素,否则谁来为暴行负责,用什么告慰受害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关于中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艺术作品不是纪录片,而是以虚构的方式阐释历史。那么,对人性的表现就成为理解历史的钥匙:日本侵略者总体上如果不是恶的,就制造不出骇人听闻的暴行;中国人总体上如果不是善和坚忍的,就不会有艰苦卓绝的抗争和民族血脉的延续与再崛起。概言之,表现人性与历史观紧密相联。

《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叙述背景,通过南京城一隅发生的故事表达对大历史的理解。影片围绕一群未成年的女学生展开,她们在战火中奔跑、求生,是所有无辜者的象征,保护她们乃是对罪恶的抵挡,是对家园的捍卫。先是一队中国军人担负起了这个使命,他们在无力扭转战局的情况下,拼尽全力拯救这些女孩子,最终全部阵亡。电影里的李教官本可以换上便装逃命,但他没有那样做,在掩护女孩子们进入教堂后,彻夜守护在外,以智慧和英勇第二次阻断了日军对女孩子们伸出的魔爪。在电影中,以李教官为首的军人是完美无瑕的英雄。

最终的拯救任务是由一群风尘女子肩负起来的。起初,她们花枝招展,在乱世中闯入教堂求得自保,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模样,不但霸占了地下室,还色诱贝尔扮演的美国混混,让他帮忙逃生。在教堂里避难的时间里,她们逐步找回了自我,被烟花之地掩盖在心底深处的另一面复苏了。首先,在日军闯入教堂时,女孩子们为她们引开了日本兵,这让她们心生愧疚;眼睁睁地看着受伤的军人死去,更是让她们的内心受到触动。最后,在她们救下准备以死解脱的女孩子们之后,玉墨提议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替女孩子去蒙难。在化妆的时候,她们哭了,想起曾经的梦想,她们要保护的其实是自己被乱世毁掉的人生梦。玉墨们的人生有缺憾,也有缺点,但终归是英雄,她们展现了卑微的灵魂也能发出人性的光芒。

反面人物的代表是那个日军军官,他表面上彬彬有礼,热爱音乐,在杀戮中怀念着故乡,充满人情味。但本质上他是日本战争机器的一个部件,最终支配他的不是人道,而是兽性。

两种人性的对照提供了一个合情理的、符合历史逻辑的视角,既正视了敌人的邪恶和自身的弱点,也为民族的生生不息保留了希望。可以作为对照的是两类作品,一种是传统的主旋律抗日题材电影,另一种是引起争议的《南京!南京!》式的片子。

前一类电影包括了《血战台儿庄》、《小兵张嘎》、《地雷战》等,这些电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过于偏重宣传功能,在表现手法上用力过猛。它把中国人表现得英勇而机智,缺乏对民族弱点的反思;同时,日本人是残暴的,而且时常是笨拙的。这种表现形式使影片的感染力和对历史的阐释能力打了折扣。

《南京!南京!》似乎摆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影片中日本人不但是充满人性的,而且在持续反省,他通过让一个日本士兵饮弹自尽完成了对日本人罪行的救赎。让很多人最无法接受的是片中为战死的日本士兵举行的祭奠仪式,仪式祭奠了日本人,谁为死难的无辜的中国人祭奠呢?

人性的低与高

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观照人物自身,是人性审美的另一个维度。人性是什么?1000个人会给出1000个答案。但1000个人会在一点上有共识,即人性是复杂的、综合的,既有低层次的动物性一面,也有高层次的使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面。

传统的主旋律作品在人性刻画上脸谱化倾向严重,正面人物英姿飒爽、意志坚定、机智英勇,完美到让人觉得不可信、不可爱;反面人物则一反到底,不但品格和能力低下,往往还相貌可憎。这类作品在艺术上是不够成功的,不是因为方向错了,而是度没有把握好。“高、大、全”是通用的艺术表现方式,好萊坞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但好莱坞式的英雄是有缺点的英雄,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之后,文艺界迎来的是一个英雄退位、痞子横行的时代。在钟摆摆向另一个极端,人性的高尚一面被抛弃,自私、玩世、苟活、下半身的原始欲望等被等同于人性,充斥于各类文艺作品之中。

在《金陵十三钗》之前,张艺谋就一直在作品中尝试刻画人性,但都不成功。《大红灯笼高高挂》表现了旧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却无视人的反抗意识和突破人性牢笼的可能性;《满城尽带黄金甲》描绘了一个充满了尔虞我诈、骨肉仇杀的宫廷,绚丽的色彩掩不住无尽的黑暗,糟蹋了《雷雨》的故事架构;迄今为止,评论界仍然认为《活着》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可是《活着》讲述的无非是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理儿,即便是在1950年代的背景下,影片也只表现了人性的荒诞,丝毫不见那个年代理想飞扬的一面。

这种新型的脸谱化人性刻画不限于张艺谋的作品,也是过去若干年主流电影的通病,这种现象被概括为诸多种“靠不住”—人都是坏的,于是就什么都靠不住了。

《金陵十三钗》是对两个极端的突破,人性终于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平衡点。贝尔扮演的入殓师一开始贪财、好酒、遇色则迷,但在日军的暴行前意识到了责任的降临,他走出藏身的柜子,挡在女学生们的身前,在有机会离开南京时,他选择留下。那些风尘女子从只考虑自己,升华到杀身成仁,但她们没有立地成佛,红菱仍念念不忘在同一条花船上被玉墨压了好几年;她们并非没有犹豫,“小蚊子”在上车前表现出了软弱,喊着“我不是女学生”。还有陈乔治,他也是个未成年人,毅然决然地走向死亡,因为神父曾交待他照顾那些女孩子,一个小男子汉的肩膀扛起了他的责任。

被人恶俗渲染的床戏在片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人性表达,约翰为玉墨化妆的那一刻是生离死别的关头,二人相互之间有爱慕也有钦佩,于是有了身体上的缠绵,这可能是玉墨短暂的人生中唯一一次自主支配她的身体。这和《色戒》所表现的心灵被下半身支配何止天壤之别!

这就是《金陵十三钗》在人性刻画上的成功之处:这些小人物是英雄,但他们都不完美;它不仅承认虚伪、懦弱、自私等品质是人性固有的部分,而且承认人性中也包含着责任、担当乃至舍生取义等光辉的一面。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金陵刻画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张祜 题金陵渡》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