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洁,赵 华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利益诉求机制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加强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交流,增强与群众沟通,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机制,是群众通过合法正当途径表达自身需求和意见,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机制。
当代大学生关注自身利益,催生了大学生利益诉求与表达机制这一问题。建立这一机制有助于预防与化解校园危机,构建和谐校园。
建立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维权意识。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不仅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且是将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寓于其中的组织。”大学也是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生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是民主意识、维权培养与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表现。
建立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通过合理渠道表达大学生利益诉求,有助于推动学校完善相关措施,这与美国学者科塞提出的“社会安全阀”冲突理论不谋而合,即社会应通过可控、合法、制度化的机制来释放各种社会紧张,使冲突得以消解。
笔者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了分类抽样问卷调查,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生活角度的诉求对象、诉求方式、利益服务等内容,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6个学科,填写问卷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
图一是大学生对经济利益的重视情况,学生们在四个方面的利益诉求中最关注各类奖学金评定与发放,有255人选择,215人选择助学金,208人关注其他两项。整体来看,大学生对与经济收益相关的活动非常重视。大一、大三学生对各类奖学金的关注比其他年级学生更高一些。助学金评定与发放中,大一、大三学生表现出明显积极的状况。
图一
助学贷款与勤工助学参与情况的关注度并列第三,大三学生高度关注,其他年级关注相对较低。大二选择不关注助学贷款的人数明显多于选择关注的,其他年级选择差异度较小。
问卷显示,大学生对政治利益的关注程度是“有权了解入团入党等事项的具体程序”(244)、“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决策和知情权”(212)、“参与制定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制度及表决权”(200)、“通过听证会参与学校有关事务管理”(137)。最受热议是入团入党事项具体程序了解,大一、大三学生关注很高,图二数据显示出这一特点。但是,随着年级增长,关注入团入党的人数反而下降。
图二
“参与制定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制度及表决权”受大学生关注度处中等偏上。大三以外年级中,重视者均比不重视者少,但大三学生重视此项权利人数远高于不重视者,二者相差1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大三学生政治参与成熟度高于大一、大二,积极程度高于大四,整体成熟度表现最高。
重视听证会的参与虽排名最后,但大三学生关注仍最多。大二和大四学生表示谨慎欢迎。管理学与经济学学生关注度相对最高,33%的管理学学生认同听证会这种方式。
问卷中“对餐厅卫生状况饮食质量饭菜价格与类型的建议”、“对校园安全状况的建议”、“对参与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知道情况的建议”、“对寝室生活秩序和管理情况的建议”四方面的关注表现出学生利益诉求的基本指向。263位学生重视“对餐厅卫生状况饮食质量饭菜价格与类型的建议”,在四项利益中关注最高。
图三
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重视餐厅的人数均高于不重视人数,如图三。总体来看,随着年级增长,关注此项利益人数逐级下降。大一是30%,大四只有20%。大四以外其他年级学生的选择表明,卫生状况、饮食质量、饭菜价格需要加强。
位列第二的利益诉求中,大一学生对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及知情情况的重视者比不重视者高10个百分点,值得学校注意加强重视相关工作。
学以致用已是当代大学生求学重要目标。问卷显示,所有大学生在“公平享受教学资源、使用教学仪器的权利”、“对除思政课、体育课、外语课外其他学院设置专业课程的建议权和选择权”、“对参与学评教活动的建议和选择权”、“对教学内容、形式、教学活动的建议权”、“两个以上教师开设同一门课程时对教师的选择权”等五方面有利益诉求,243、193、232、206、215人表示高度关注,见图四。
图四
理学、管理学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重视教学资源和教学仪器权利。文学、工学、法学、经济学专业学生重视度逐级下降。这项利益受重视程度也呈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大一和大二重视人数最高,均接近30%,大三、大四为21%和17%。参与学评教情况也大致如此,大三学生重视比例最低,占问卷人数20%,大二学生不重视比例高达37%。
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建议权方面,仍呈现重视程度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态势。工学外其他专业学生重视度较高。选择教师权利中,年级增长与重视程度呈反比状态。
前述对大学生利益诉求进行关注,而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并为他们今后可能出现的利益诉求提供指导和帮助是更重要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方式与高校服务工作也是问卷的重要方面。
多达71.22%的学生选择“寻求辅导员或其他老师帮助”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辅导员较好地帮助、引导学生表达了自身利益。“寻求学生朋友或家长的帮助”是排位第二的方式。此外,学生认可的方式按信任程度分别是,学校职能部门、网站发帖、QQ、微博、Email或求助其他网友、寻求学生会、团组织或学校专门处理投诉的部门帮助等。值得一提的是,校长热线或写信给校领导的方式只有30%的学生认可,排名最后。
利益诉求方式得票数百分比寻求辅导员或其他老师的帮助19871.22%寻求学生朋友或家长的帮助17562.95%寻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专门处理投诉的部门帮助15355.04%在网上论坛发帖,QQ、微博、Email或求助其他网友12344.24%寻求班主任,学生会、团组织等的帮助12043.17%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投诉10035.97%通过校长热线或写信给校领导的方式8430.22%
诉求方式与诉求对象紧密关联,上表显示辅导员被看作学生利益代言人。198位学生选辅导员为自己最信任诉求对象,占70%以上比例。此外,55.04%的学生选择“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利益诉求,比例也较高。这说明过半学生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有信心。但是,选择“班主任,学生会、团组织等”作为诉求对象的只有43.17%。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即班主任,学生会、团组织等似乎没有在解决学生利益诉求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问卷从利益服务角度对心理疏导、法律服务、成长指导、健康教育、应急救助、爱心帮教等六方面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与应急救助等方式最受学生欢迎,有209、175、162人选择,占有效问卷人数的75.17%、62.94%和58.27%,健康教育、成长指导、爱心帮教也被近一半比例人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利益服务方式。六方面内容说明,利益诉求与表达需规范化、制度化,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工作落实到位,主动了解学生利益诉求,引导学生合理有度地表达利益。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利益诉求内容与方式呈多样化态势。利益诉求与表达状况平台需加强,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对策,建立、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1.加强公示制度建设。在学校层面设立相应固定的岗位,监督各学院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在相应部门网站公示。这一公示应包括国家奖学金等高规格奖励。
2.加强校园公示栏建设。关注入团入党具体程序的学生很多,但不少学生了解加入党团组织程序渠道不畅。因此,可在校园公示栏内定期告知学生入党入团程序。此外,有关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和关系学生利益的信息,校园公示栏也可定期通告。
3.扩展校园广播台、设立学生监督台。海报宣传与校园广播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校园活动。此外,可设立监督台,方便学生们在餐厅就餐时写下意见和建议,协助后勤集团发现餐厅可能存在的问题。
4.加强实验室制度、选课制度、学生回访制度建设。有关公平享受教学资源和使用教学仪器、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权选择不同教师同类课程上应有所改进。实验室管理、选课灵活度、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应定期进行学生回访,及时了解学生意见,使教学仪器、实验场所、学习内容适应学生学习需求。
1.加强并落实班主任工作责任制。问卷显示,三分之一的学生拨打校长热线或写信给校领导表达利益诉求,也有三分之一学生选择“所在班班主任”。选择院系学生会、团组织与校领导及办公室的比例低于30%。这些情况表明,辅导员以外的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在工作方式上应有所改进。班主任工作虽与辅导员交叉,但应更好地提供大学生获得帮助的渠道。因此,应加强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在深入学生宿舍、举办主题班会、参与学生活动等方面,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沟通,提供心理辅导和成长指导。
2.设立维权部加强学生会、团组织服务学生利益的工作。学生会、团组织是学生与学校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桥梁,但问卷与个别访谈反映出学生会的重视学生利益、服务学生工作不能令学生十分满意。有学生建议,学生会或团组织可设维权部,帮助学生表达利益,加强与学校不同部门的沟通,反映学生意见。学校层面可尝试设立相应固定的岗位,负责解答或转达学生利益诉求。
:
[1](英)珍妮特·威廉森,欧阳英译.工作中的利害关系:TUC的议程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刘宗让.高校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3]赵传新,杨松业.构建和谐企业需要职工利益诉求机制[J].才智,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