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灵魂

2012-05-26 11:32游宇明
文史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钱穆考勤西南联大

游宇明

大学应该如何办,怎样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恐怕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果某种体制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学大概只会剩下一种模式。但我觉得大学的内在精神一定有其规律,只有尊重这种规律,大学才能人才济济。读了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我更加相信这一点。

《上学记》相当篇幅是写被称为“人才孵化机”的西南联大旧事。该书介绍:西南联大的老师教同一门课,讲什么、怎么讲,概由教师自己掌握。比如中国通史,那是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听课的人很多,钱穆和雷海宗各教一班,他们各有个人的理论体系,内容大不相同。《国史大纲》是钱穆当年的讲稿,学期末的时候他说:“我这本书要出了,宋代以后的你们自己去看。”再比如二年级必修的中国近代史,老师只从鸦片战争讲到戊戌变法,清朝灭亡、民国成立都没讲。实际上,中国近代史应该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到20世纪40年代,超过一百年,老师却只讲了50多年,等于只讲了一半。向达先生教印度史,两个学期只讲了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成了“中印文化交流史”。北大陈受颐先生教西洋史,一年下来连古埃及多少个朝代都没有讲完。

教课的教得自由,读书的也读得潇洒。西南联大虽然规定了某个专业毕业需多少学分,却从不考勤,学生上不上课悉听尊便。课堂上学生可以与教师随意讨论问题。金岳霖上逻辑课,讲得非常投入,有个湖北来的同学课堂上非常喜欢与金先生辩论,动不动就说:“啊,金先生,您讲的是……”两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好不热闹。还有一个理学院的熊姓同学,他对所有物理学家的理论都不赞成,认为他们都是错的。周培源那时教力学,这位熊同学每次下课都缠着周先生辩论,周先生说:“你根本就没懂!你连基本概念都没弄通。”可这位同学仍旧不依不饶,他们的辩论成为南区教室一景。

西南联大的上课和学习高度自由,至少可以带来三个好处。首先,它有利于开发个人潜能。对老师来说,教学自由可以使他讲授自己体会最深、最有研究的东西,避免做二道贩子,将自己不懂的东西“卖”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自由可以使他们凭性情听课,寻找个人特长,以最佳路径发展自己。其二,它能够促进思想的碰撞。彼此认真讨论,面对比自己权威的人也毫不怯懦,才会产生疑问,也才能走近真正的知识。第三,它可以极大促进人的创造力。事实证明,一种环境充满各种繁琐的规矩,严重禁锢人的心灵,创新能力就弱;一种环境顺应人的性情,鼓励人的自由发展,创新能力就强。

今天的社会跟过去有很大不同,完全照搬以前的做法当然不行。就说上课不考勤这件事吧,西南联大这样做肯定没问题。一是那时候学生非常穷,外面的娱乐跟他们无缘;二是战争时期大家都背井离乡,一年365天天天呆在校园,学生不上课也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了,学生有钱的比比皆是,社会的诱惑也很多,如果高校对学生放任自流,不抓出勤率,一些大学生可能通宵上网、私自下河游泳、玩得一个学期不见人,给学校制造大堆麻烦。然而,在某些方面,比如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尽最大的努力保证课堂的辩论自由,用心关注学生特长,坚决不人为设置思想禁区等等,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在我看来,教学与学习的高度自由和开放,才是一座大学的灵魂。

猜你喜欢
钱穆考勤西南联大
钱穆的容与化
钱穆的容与化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三级甲等医院应用PDCA循环提升考勤管理的创新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浅议如何做好地铁公司考勤工作
摆 棋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