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在梦想与凡俗中拉锯

2012-05-14 11:41周丝思
读者欣赏 2012年5期
关键词:秦昊文艺片戛纳

周丝思

“我只不过尽量保持着一颗干净的心”

1996年,秦昊走进了一条并不起眼的胡同,那个地方叫中戏。96级的秦昊是表演系里最闪亮的明星。那个年代,男生流行冬天穿军大衣,班里女生一致公认,只有秦昊能穿出那个“味儿”。大三那年的年级大戏《灵魂拒葬》,他和胡静的一场伦巴舞看呆了在场的每位观众。

中戏时代拔尖的秦昊一直记得老师的叮嘱:“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和斯皮尔伯格找你们,你们谁也不要去拍电影,你们要好好在学校里演戏、演话剧。”

白衣飘飘的年代转瞬即逝,舞台上闪耀的未来之星一个个走下了舞台,同班同学章子怡、刘烨都已走上大银幕崭露头角。秦昊的步子却突然落在了同学身后,心中期待的大导演一个都没来找他。眼看着昔日搭档都已在银幕和电视上谋得了自己的半边天,同学的光环却并没有以一夜成名的方式降临到自己身上。

秦昊身无所有,带着一股心气儿从学校走了出来。演员不能不拍戏,无大戏可拍的秦昊快速接连拍了两部电视剧、一部电影。“大概赚了十几万块钱,但是一心想拍好的片子,不想浪费时间。”轻松挣到了第一桶金,虽然没火,但秦昊觉得梦想仍有曙光。生活暂时稳定,梦想开始滋长。那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去,我不想演这种东西。”就这样推掉了无数个“这种东西”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没戏可拍了。

干净纯粹的理想校园再也回不去,秦昊的心气儿却好像停留在了学校里,心里有股劲却怎么都使不上。“那时候就有点找不到自我了,时间也荒废掉了,很迷失,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干这行,也想过去做生意,也经常和各种社会上的朋友出去玩。”

窘境令人无力呵护理想,生活的压力接踵而至。他甚至买了1块5一份的招聘小报,看上面的招聘广告,想看看自己还能做什么。“卖房子,朝九晚五的也挺好。我当时差一点儿就打电话了。”家人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刺激到他。父母每次打来电话都说:“没戏没关系,在家看看书也挺好。”

“《青红》改变了我的状态”

2004年,王小帅执导的《青红》找到了秦昊。漫长蛰伏期积淀下的尴尬与苦闷终被洗刷,命运由此改变。

《青红》剧组找到秦昊时正是他最落魄的时候。“当时我兜里还有两百多块钱,还好剧组给了火车票。到了当地,很快兜里就一分钱都没有了,要借吧又张不开嘴。但是《青红》让我想起了我18岁时候的梦想—要做一名演员。”

秦昊说《青红》第一次让他找到了做演员的感觉。他最得意的是影片最后一场看囚车的戏,不经意的“抠鼻涕”动作表现了一种无动于衷的看客心态。这个动作,是他在观察当地老乡生活时看到的,拍戏时无意间想到要用的。“演戏,就是这部戏开窍了。”

开了窍的秦昊第一次去了戛纳,他碰上了少年时期的偶像姜文。当年正因为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北京人在纽约》,秦昊才憋着一股劲报考了中戏。多年后,他终于有机会亲口对姜文说出少年时的梦想。他说自己“依然很欣赏他,希望像他那样牛”。

“到了那儿,我才第一次感到一个电影人能得到那么大的尊重,而我也理解了真正的演员是什么样的。我看到的苏菲·玛索、朱丽叶·比诺什那些大明星,根本没有一大堆人跟着,她们和导演聊天,上街买冰激凌吃,特别真诚自然,她们的表演能打动全世界的人,但是她们也拥有真实的生活。”

浮出水面的秦昊心里打定主意,自己要一边生活,一边做真正的电影人。

“我只是一个演员”

《青红》之后的一部《春风沉醉的夜晚》让秦昊二赴戛纳。出道十年,这是他第三部电影。他成了圈内人尽皆知的“一年一部戏”的代名词。“我一年一部戏,有人不解,我会反思。我只是一个演员,我干吗要把自己弄得像导演一样呢?我接角色,不像导演那样要我有社会责任感,要我去表现什么。举个例子,前年戛纳电影节,一个拿终身成就奖的法国老演员,上台讲的话就是:‘我只是一个演员,你们却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我谢谢你们!”

别人在电影节的红毯上风光,秦昊的戛纳之旅更像是去了一个更大的校园,国际大腕让他看到的不是名利,而是感悟和触动。

娄烨曾对王小帅说,秦昊走路的样子非常迷人。或许,秦昊正是以走路的姿态进入了娄烨的视线。2009年与娄烨合作《春风沉醉的夜晚》让秦昊作为演员的步伐迈上了新高度。他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内心压抑的男同性恋,为了表现和爱人的情感,秦昊在银幕上表演了正面全裸戏,尺度比大学同学刘烨在《蓝宇》中的表演更要大胆。这次出位被秦昊笑称是自己活到现在遇到的最大挑战。

电影里的人生拧巴纠结,电影之外的秦昊对自己的真实生活却有着清醒的认识。“我现在在北京生活,没车。我天天去市场买菜,我经常抱怨的就是菜又涨价了、发水了,或者是税收又提了,什么民生政策我都挺关心的,因为我就是生活中的一分子。”

“拍完戏回到家,我就该落地了,该去买菜砍价了。这种经历现在对我来说很宝贵,为什么有些演员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再提升了,因为他没生活了,他已经把自己架空了。我觉得,每个演员可能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有时候可能为现实所迫,我只不过还在尽量坚持。”

“尽量坚持”,这或者也是他总能接到文艺片的原因。像电影里那个慢慢点烟悠悠地吐出烟圈的姜城,秦昊的脸部线条总能隐隐带出几丝颓废,笑起来又像个有邪气的好孩子。

他似乎很介意文艺片这3个字的定位,可能是不愿被固化吧,他会很认真地向你解释:“我不是坚持要走文艺片路线,我就是认命,我觉得这是顺其自然的。我从没有刻意区分过商业片和艺术片,电影只有好和不好之分。而至于是否获得票房或者获奖、走哪个路线,是制片人的事。我作为演员,只需要把人物演好就可以了。”

“该走的好多弯路这十年都走了”

青涩挣扎的十年转瞬即逝。3次戛纳归来,演员秦昊的第一个十年完整落幕。签约知名经纪人王京花,接新戏《金陵十三钗》《初到东京》《大漠谣》《迷》,秦昊逐渐开始在大环境里“同流”,但他说自己不要“合污”:“就是不要到最后回不来了。”

“回不来了”,他是怕丢了自己除去演员身份之外的生活。

2011年,秦昊主演了由蒋钦民执导的情感励志电影《初到东京》。他在其中主演了一位东渡日本求学的围棋少年吉流,又一个文艺青年式的人物。电影呈现了吉流在日本求学期间遭遇的迷失,以及彷徨的年轻人在欲望都市感受到的温情与希望。

秦昊精准诠释了一位围棋天才的奋斗心路,他说每塑造一个角色都要找自己跟角色相像的地方。“我认为我和吉流相似的地方是内敛吧。在感情上比较含蓄,不是那种外露型的。还有就是比较纯粹。”

和国内知名经纪人王京花签约后,纯粹的秦昊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王京花在签约时跟秦昊说:“只要你坚持我就陪你坚持,你挺得住我就陪你挺。真的,你哪天挺不住了,你说,花姐,我想赚钱我想买房我想买车,你跟我说,咱们再走。”

“她说完这话,我就决定要签了。前两天有个电视剧,把剧本给我看了,问我想拍吗,我说不想拍,她说行,就没下文了。有导演给我的片酬比小帅导演多很多,但在我眼里,那还不值得我这个阶段去捞。”

“不值得”简单3个字,说明一切。秦昊口中的认命更多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而不被欲望烦扰。他在自己确定的轨道上不紧不慢地闪烁着光亮,看过秦昊来回疾走手拿着烟滔滔阐述电影的样子,便立刻能感受到他那仍很强烈的心气,一如当年。

顺其自然的,是命数。他知道,自己只需做好演员,如常生活。他说:“我一点都不后悔,该走的好多弯路这十年都走了,早经历过了,后面会平坦些。”

猜你喜欢
秦昊文艺片戛纳
秦昊:做一个幸福的“治矫达人”
『乘风破浪』的伊能静作精姐姐身后有个治矫达人
秦昊:做一个幸福的“治矫达人”
“乘风破浪”的伊能静,作精姐姐身后有个治矫达人
戛纳电影节左右为难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泛娱乐时代文艺片的市场化生存路径探究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汤唯产后复出加盟毕赣新片,华策影业大制作加持,文艺片市场是否迎来最好的时代?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