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支持中介人格与人际倦怠的关系

2012-05-03 06:18:2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神经质人际主观

薛 松

人际倦怠是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产生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交往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孤独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个体的人际交往成就感的下降。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1]。

人格是促使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2]。李永鑫等人的研究指出教师精神质对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有显著预测作用,内外向对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有显著预测作用,神经质对耗竭有显著预测作用[3]。杨丽娴等人发现精神质、神经质是学习倦怠有效的预测变量[4]。孟慧等人发现外向性与情感耗竭、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尽责性与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宜人性与工作压力、人格解体显著正相关[5]。Brandon Morgan等人发现神经质、外向、尽责性可以预测南非大学生的倦怠程度[6]。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社会支持的缺乏与倦怠密切相关[7]。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劣性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8]。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社会支持对人格与人际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500名某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人际倦怠量表,收回有效问卷481份,有效回收率为92.20%。平均年龄(20.17±3.47)岁。500名学生中,有330名大学生同时施测社会支持问卷和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5%。平均年龄(20.64±20.17)岁。

1.2 方法 ①人际倦怠量表:根据李永鑫编制的CNB I(Chinese Masalch Burnout Inventory),修改成大学生人际倦怠量表,分为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该量表含有15道题,每道题采用7级计分,评定分数从l(非常反对)到7(非常赞同),其中有部分题项采用反向计分。通过对施测结果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GF I=0.927,A GF I=0.899,N F I=0.852,IF I=0.894,NN F I=0.871,CF I=0.893,拟合指数大于或接近于0.9,表明模型结构较理想,α/df=3.173,结果在2.0~5.0之间,表明结构模型可以接受。各维度及总体的α系数在0.7104~0.8217之间,各项指标达到了统计要求;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但把第4题的“同事”改成“同学”。量表含有10题,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采取选择题的方式,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8];③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SC):采用钱铭怡修订的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9],含有48题,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L-掩饰性。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1.5进行项目分析、信度检验、Pe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利用Amos 5.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见表1。

表1 变量间的相关(r,n=312)

2.2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为了检验人际倦怠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取Baron和Kenny和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3步分析法,见表2。表2显示,精神质对主观支持有预测作用,内外向对社会支持各维度都有预测作用;精神质能预测人格解体,内外向能预测情绪耗竭和成就感降低,神经质能预测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当把社会支持引入到人格与人际倦怠的关系中时,人格对人际倦怠的回归系数发生了变化,得出以下中介关系:①精神质→主观支持→人格解体,精神质对主观支持的回归效应显著,回归标准化系数为-0.324,当主观支持引入到精神质与人格解体的关系中时,精神质对人格解体的标准回归系数由0.308变为0.233,社会支持对精神质与人际倦怠的关系的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②内外向→主观支持→成就感降低,内外向对主观支持的回归效应显著,回归标准化系数0.413,当主观支持引入到内外向与成就感降低的关系中时,内外向对成员资格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由-0.540变为-0.414,主观支持对内外向与成就感降低的关系的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

3 讨 论

3.1 精神质、内外向对社会支持有预测作用 精神质得分高的人性格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而内外向得分高的人性格外向,好交际[9]。不论是低精神质的人还是高外向的人,比较关心他人,乐于融入集体,乐于与集体中的人交往,当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的主观社会支持较多。

3.2 精神质对人际倦怠的人格解体的回归效应显著 内外向对人际倦怠的成就感降低的回归效应显著。李永鑫等人对教师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中发现,教师精神质对人格解体有显著预测作用,内外向对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有显著预测作用,神经质对耗竭有显著预测作用[3]。杨丽娴等人发现精神质、神经质是学习倦怠有效的预测变量[4]。孟慧等发现外向性与情感耗竭、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尽责性与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宜人性与工作压力、人格解体显著正相关[5]。Brandon等人发现神经质、外向、尽责性可以预测南非大学生的倦怠程度[6]。本研究结论与先前有关人格与学习、工作倦怠的关系的研究结论一致。因为精神质得分高的人性格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容易脱离人群[9],对待交往对象易产生负性的、冷淡的、孤独疏远的态度,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解体。内外向得分高的人性格外向,好交际[9],大学生是有交往需求的,外向的人能从交往中得到成就感,从而降低人际倦怠的发生。

表2 社会支持的中介检验

3.3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人格与人际倦怠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主观支持部分中介精神质与人格解体的关系,主观支持部分中介内外向与成就感降低的关系。也就是说,精神质得分高的人性格孤独、不关心他人,与别人不友好,容易脱离人群,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的主观支持也较少,对待交往对象产生负性的、冷淡的、孤独疏远的态度即产生人际交往人格解体;外向的人喜欢与人交际,乐于与集体成员交往,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的主观支持也较多,具有较高的交往成就感。

[1]郑维东.浅议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31(3):124-125

[2]彭杜宏,刘电芝.人格是如何影响学习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4):124-127

[3]李永鑫,李艺敏.教师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27-528

[4]杨丽娴,连榕,张锦坤.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J].心理科学,2007,30(6):1409-1412

[5]孟慧,陈吉吉,李永鑫,等.教师人格特质与压力和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32(4):846-849

[6]Brandon Morgan,Karina Bru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urnout in South Af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40(2):182-191

[7]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增刊):318-320,194-196,235-238

[9]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猜你喜欢
神经质人际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大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09:10:36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神经质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