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达 张国富 毛智群 查智群 沈丽珍 陆江波 许玉芳 徐文炜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1-2]。但以往的许多研究都是在医疗机构中进行的,训练者是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或康复治疗师。我们尝试性的吸收非专业人员来开展上述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 对象 在无锡市范围内招募 8名非专业人员(自愿者)作为研究组,入组标准:①非医学、心理、预防、保健或康复专业;②受教育年限≥12年;③身体健康(无严重躯体疾病,有精神病史者需要病情稳定,目前达临床痊愈状态);④具有爱心、热心、细心、耐心和信心等品质。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全院范围内招募专业人员(精神科医生、护士或心理治疗师)共8名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选择 2009年 12月— 2010年 6月住在无锡市精神残疾康复中心过渡期宿舍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0名,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无明显的兴奋、冲动行为,对训练能够合作。将 60例患者随机分成A、 B组。 A组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28.2± 6.1)岁,平均病程(10.5±3.7)年,受教育年限 (9.2± 2.4)年。 B组30例 ,男 15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29.1± 6.7)岁 ,平均病程(10.0± 3.5)年,受教育年限(9.3±2.1)年。 在本研究中患者的药物治疗无特殊要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 16名人员进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发给“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技术操作资格证书”。主要学习 Liberman教授所编写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规范化操作过程[4],该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4部分:①了解有关抗精神病药的知识;②学习正确的药物自我管理方法及识别药物的作用;③药物的副作用;④如何与医生商讨用药问题。同时要求了解开展这项训练的目的、意义等。16名人员经过 7天的培训后均达到以下要求:在训练中能贯彻倾听、重复、互动、对照、鼓励、统领的原则。
1.2.2 研究组按照 2人 1个小组 (其中 1人为训练师、另 1人为助手,可以互换)分为 4小组 ,每 1小组选择 A组中的 6~ 8名患者开展技能训练。同样对照组也分成 4小组,每 1小组选择 B组中的 6~ 8名患者开展技能训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每 1小组在对患者实施训练时的进度(培训时间与培训频率)相同。每周上课 3次,每次课时约 90分钟,共 30次。
1.3 评定指标 采用单盲法。在训练前与训练结束后用①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②中文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③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
两组患者之间 ITAQ、BPRS、SDSS总分在训练前比较以及在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之间ITAQ、BPRS、SDSS总分在训练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后 ITAQ、BPRS、SDSS总分比较(n=30,)
表 1 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后 ITAQ、BPRS、SDSS总分比较(n=30,)
注:与训练前比较,**P<0.01
ITAQ总分BPRS总分SDSS总分组 别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A组 5.1± 2.1 14.6± 3.2** 36.7± 8.0 25.2± 6.1** 10.5± 3.8 5.3± 3.3**B组 4.9± 2.3 15.0± 2.9** 35.8± 7.9 23.7± 5.9** 10.9± 3.6 5.5± 3.4**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不坚持药物维持治疗、自行停药或减药、不规律服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国内已有多个研究报告显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并对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也有帮助[1-2],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随着我国政府把精神卫生服务列入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精神卫生服务的模式将逐渐从医院拓展到社区。如何来解决一般社区中大量需要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患者与专业人员匮乏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Liberman等在一项研究中报道: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完全能够开展有效的社交技能训练[5]。本研究中 8位志愿者(其中 3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1位是患者家属)在接受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规范化操作培训后,他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开展的训练效果与专业人士比较无差异。这提示我们今后在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时可以考虑吸收一些像志愿者一样的非专业人士(包括处于疾病缓解期的精神病患者或家属),这将有效缓解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不足与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较快地将一些像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症状自我监控技能、社交技能等实用程式化康复训练技术从医院向社区推广。
[1]韩风珍,张静,张建强,等.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6-18
[2]崔勇,杨文英,姚付新,等.应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57-6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CCM 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4]Liberman R P.Social and independent living skills medication management model symptom management model(Trainers Manua1)[M].Los Angeles Acad Press,1986:1-398
[5]Liberman R P,Wallace C J,Blackwell G,et al.Skills training versus psychosocial occupationaltherapy for persons with persistent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ISSN(0002-953X)],1998,155(8):1087-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