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明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在企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1]。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教学环节。有研究表明,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容易引发工作、学习和情感上的心理问题,产生心理危机[1-2],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影响[3-4]。目前国内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相关心理研究大多停留在心理危机干预模型的理论构建上,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的支持,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明确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相关干预模型的构建提供实证依据。
1.1 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4所高职院校的565名顶岗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有效问卷448份(79.29%),其中男生217人,女生231人;独生子女142人,非独生子女306人;城市生源134人,农村生源314人;理工科类197人,文科类143人,艺术类108人;国家示范高职院129人,省示范高职院197人,一般学校122人。年龄(21.16±0.96)岁。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5]、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7]施测,在学生顶岗实习1个月左右的时间以邮寄纸质测验并要求回邮的方式进行测试。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将本研究中高职顶岗实习学生SCL-90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8]及大学生常模[8]进行单样本t检验。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高职顶岗实习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上的得分显著偏高,在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偏低,而二者在抑郁、恐怖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与大学生常模比较,高职顶岗实习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上的得分显著偏高,其余则显著偏低,二者在强迫症状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在SCL-90得分的性别差异上,男生的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t=-2.253,-2.484),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学校类别的顶岗实习学生SCL-90得分的差异性检验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差异显著(t=5.798,4.784,6.398),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
表1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比较
表1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因子 高职顶岗实习生(n=448) 全国青年常模(n=781) t1 大学生常模(n=4141) t2躯体化 1.80±1.00 1.34±0.45 9.622*** 1.45±0.49 7.299***强迫症状 2.08±1.26 1.69±0.61 6.448*** 1.98±0.64 1.657人际敏感 2.11±1.19 1.76±0.67 6.188*** 1.98±0.74 2.344*抑 郁 1.61±0.94 1.57±0.61 0.858 1.83±0.65 -4.974***焦 虑 1.80±1.09 1.42±0.43 7.175*** 1.64±0.59 2.993**敌 对 1.07±0.75 1.50±0.57 -11.812*** 1.77±0.68 -19.302***恐 怖 1.31±0.83 1.33±0.47 -0.497 1.46±0.53 -3.791***偏 执 1.10±0.74 1.52±0.60 -11.905*** 1.85±0.69 -21.239***精神病性 0.93±0.78 1.36±0.47 -11.484*** 1.63±0.54 -18.701***
2.2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各因子及总均分均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而全部因子均与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2.3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人格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与神经质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除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及总均分均与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人格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与开放性人格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因子与开放性人格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2.4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回归分析 见表2。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4个,分别为外向性、神经质、支持总分、宜人性,多元相关系数为0.975,其联合解释变量为0.951,其中,外向性、支持总分、宜人性对心理健康水平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水平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表2 社会支持、人格对SCL-90总分的预测作用
3.1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发现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这3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而有趣的是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这3个因子得分却显著低于常模,这一方面与常模的时效性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特殊时期的特殊心理问题有关。研究表明,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自信心受挫、人际关系不和谐、情绪波动明显等心理问题[1-2]。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工作适应困难、同事关系、师徒关系、与领导之间关系的处理让初入企业的大学生倍感焦虑,加之人际关系敏感,可能导致出现躯体障碍。而在顶岗实习前,高职学生多会受到老师、父母的教导,能较为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工作环境中对于顺应的要求,因此在实习过程中会努力表现出融合和顺应,由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会出现得分偏低的情况。在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的比较中,在人际敏感、抑郁因子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与男生,这与国内部分研究基本一致[9]。而在不同学校类别的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比较中发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上三者差异显著,这与不同学校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及对顶岗实习前学生的心理辅导重视程度有差别有关。
3.2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社会支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顶岗实习学生得到越多的社会支持、越外向、信赖、乐于助人、情绪越稳定则越有益于心理健康,而内向、神经质、不合作、冷漠的人格特点及社会支持缺乏则不利于心理健康,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10]。有研究表明人格对社会支持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1],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发现,外向性、神经质、支持总分、宜人性能共同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其中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明显大于社会支持,这与冯永辉[12]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和倾向性,可以作为应对心理危机的重要心理资源,本研究表明神经质与心理健康负面因子成显著正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与心理健康负面因子显著负相关。说明谨慎、自律、尽职、随和、富于想象、喜好交际的人格特征有利于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健康,而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将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由此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防范与化解提供了有利依据。
3.3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危机风险的化解 本研究已证实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是影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由此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来对学生顶岗实习特殊时期的心理危机风险进行防范与化解,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首先,本研究表明“外向性”是影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性格外向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同时也说明性格内向容易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针对性格过于内向、情绪稳定性差的学生,学校可给予某些心理干预,预防高职生顶岗实习期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学校应加强对顶岗实习期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女生,相对男生情感细腻,内心体验深刻,敏感而脆弱,往往体验到比男生更多的心理冲突,对躯体不适过分关注,极易受暗示,对女生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健康应格外关注。其次,在学生实习前学校应通过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社会支持和人格进行心理测验来预测顶岗实习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心理辅导和预案。再次,在顶岗实习期,学校应建立心理联络制度,在各实习点安排学生心理联络员,对在顶岗实习期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与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取得联系,充分调动其社会支持、发挥其人格特征中有利资源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1]钟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5(2):45-48
[2]姚从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1):88-89
[3]李永鑫,李艺敏.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1(6):673-674
[4]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263-264
[5]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6]王孟成,戴晓阳,姚树桥.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的制定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454-457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131
[8]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6(2):77-78
[9]胡海清.高职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6):55-58
[10]龚芸.高职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6):23-25
[11]龚芸,彭运石.高职学生人格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67-168
[12]冯永辉,杨娟,宋灿.大学生社会支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