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母语教育问题刍议

2012-04-29 08:22杨兴华,杨婧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现状大学生

杨兴华,杨婧

摘要:母语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民族共同语应用技能之必须,同时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母语教育却不断弱化,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整体状况堪忧。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政府相关部门应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为母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应切实提高母语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母语素养;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00-02

母语通常指人们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在本文中特指汉族的民族共同语——汉语。母语作为人在幼年时习得的语言,通常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往往以母语为载体,依托在母语之上,因此可以说,母语不仅仅是人的交际工具,还是人的构成部分,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失去母语,就等于失去了一种自然形态的存在方式。就民族而言,母语是一个民族得以构成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母语缺失,民族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同时,母语是民族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承的基础,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首要载体和有机部分,母语教育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的意义。热爱自己的民族,首先应该从热爱自己的母语开始,失去了母语,就失去了民族文化之根。因此,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认同母语文化。母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活动,它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中国大学以高涨的热情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外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教育却不断弱化,日渐沦落到了边缘化的境地。在2010年上海市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英语是所有高校的必考科目,却有四所高校语文考试缺席,高等学府如此赤裸裸地公开歧视作为我们母语的语文,足以反映汉语教育的边缘化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国所有高校,外语都是本科学生课时量最大的公共必修课程,而大学语文课程却普遍存在着资源投入不足、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往往以考试为中心,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考试进行,导致母语教育被异化,更多地走向了“技术化”的道路,学生过于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加上“外语热”的冲击和高校汉语教育的边缘化,大学生母语水平低下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错别字泛滥、用词不当、语句不顺,甚至言不及义、逻辑混乱,已成为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普遍状况。有的学生连简单的实验报告和一般性的应用文,都需要老师逐字逐句修改。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学生表现出现场应对能力的严重不足,在正式场合发言,离开了事前准备好的稿子就不知所云。总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与其身份极不相称。如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母语素养令人忧虑,高校的母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母语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母语素养,提出如下措施,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大力宣传母语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母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等院校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高校母语教育的边缘化与社会上重外语轻汉语的倾向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社会上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只看外语水平而不看母语素养的做法,对高校母语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冲击。社会上重外语轻母语的观念不转变,社会成员母语教育可有可无的认识偏差不扭转,高等院校在母语教育上就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要扭转这种局面,政府相关部门要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珍惜、爱护、尊重我们的母语,重视其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汉语的实际地位,如开设汉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将汉语素养纳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等。

二、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提高母语教育课程的地位

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的母语教育课程——大学语文,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课程容量一般只有2个学分,约36课时。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人员多为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屈指可数,往往以区区数人来承担一所高校成千上万学生的母语教学工作,母语教育课程明显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地位。相对于高校在外语教育上的资源投入力度,母语教育的弱势地位愈发突出。目前,全国各高校的外语课都是必修课,课程容量一般在12~16学分之间,课堂教学时数在180~240课时之间,一所高校里从事公共外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多达几十上百人。即使考虑到外语教学的难度更大一些,所花费的时间需更多一些,但高校的母语教育和外语教学在课程性质、课时分配和人员投入上相差如此悬殊,也并非正常现象。母语教育课程的边缘化地位,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解决当代大学生母语素养低下问题,高校应该转变重外语轻母语的观念,把母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母语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母语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同时应加大课时和教学资源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针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岗位吸引力,建设一支品质优良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

三、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母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热衷于应试技巧培训,而不注重学生实际的母语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培养,用大量的所谓标准化的试题训练学生条件反射式的解题能力,用八股文式的范文来扼杀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母语素养的提高,而且抑制了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抵触情绪。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主动学习母语、熟练掌握母语,无异于天方夜谭。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虽然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功利重负,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摆脱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传统思路和方式,即以经典文学作品或者优秀文章作为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的范本,试图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体会文章的作法,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力图通过思想内容分析与解读将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也融会到课程之中。这种灌输式的传统语文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主动情绪的调动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弱化了高校母语教育的基本功能——写作能力的培养,不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也难以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母语能力的提升。因而,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大学母语教育课程以师生互动式的专题化研讨型教学为特色,就是将母语教育课程设置为各种类型的专题研究课,通过开放性的专题研究进行思维和写作训练,研究专题可以是传统的经典话题,也可以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可自由选择,教学模式以小班研讨为主。这种以师生互动、相互讨论为主要特征的小班教学,保证了专题研讨活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学生通过专题性的阅读、写作和课堂讨论,阅读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得到充分训练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母语教育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情绪,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轻松愉悦地受到思维和语言方面的基本训练,无疑是更高层次上的母语教育。

同时,大学母语教育课程还应当承担起引领文学经典阅读的功能。文学经典是经过历代读者反复阅读鉴赏而筛选出来的文学精华,代表了民族书面语言的最高成就。它们一般都以相对完美的语言形式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文学经典形象的间接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使学生在充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体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与细致性,思想认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的同时,领悟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全面提升母语素养。

课题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应对措施研究”(2008-225)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现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