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2012-04-29 08:01:17张洁刘贵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古诗想象力意境

张洁 刘贵红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凝注在短短几十个字中,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给古诗鉴赏留下了充分的再创造余地,深受大家喜爱。但由于古诗的形体制约,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差别很大,所以古诗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习古诗一方面要读懂诗的字、词、句。由于年代甚远,许多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今天的汉字大相径庭。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等,初看似乎能理解,实际上又不是通常的意思,而且有时由于韵律的限制,抒发情感的需要等往往会省去一些字词或将词序调换,从而让学生的理解难免受阻。另一方面则是感悟古诗的意境。所谓“意境”,简言之就是诗人表达的感情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言志,歌缘情”,诗往往是选取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此吻合的氛围。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词所独有的意境。如:王维《使之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尽了大漠的空旷、单调、苍茫,同时又有一种雄浑、坚毅之美。这种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今的差异,阅历的不足,让学生的想象很难脱离文字的局限来进入古诗的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在古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单调地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的传授上,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解释中,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去体味我国古诗独有的意境美和韵律美。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除了机械的记忆,根本没有热情去理解诗中的字、词、句,翻译出的白话也无生动可言,更别说投入品味诗词的意境中。在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通过创设情境来挖掘古诗的意境美,可以在古诗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此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产生学习欲望。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创设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想象,整体感知诗境

古诗具备很强的凝聚和减缩功能,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依照所含意义把它变成画,借助形象的画面,创设美妙的意境,这样让学生亲眼所见,产生真切感,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想象力。

每一首古诗,教师既可自己据诗意勾勒出一个个动人画面,也可以让学生边听自己范读边动手勾画。如教学《小池》一诗时,初读古诗后,据自己的理解勾画出细细的泉水,新绿的大树,含苞欲放的荷花,微卷的荷叶,轻盈的小蜻蜓,几种景物和谐地融于一处,一下子就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眼前栩栩如生的形象,将此诗所描绘的意境,所蕴含的情调都表达出来了,将学生带入了千百年前的那个夏天,见到了诗人曾见到的那幅美景。这样的随意勾画,较之被动看插图,更让学生感兴趣,既寓教于乐,又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快速进入品悟古诗的状态中。

二、激发想象,细细品味诗句

每一首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加工成的精品,当你细细品味诗句,就能和古诗情景交融,真正被古诗的意境所陶醉,领悟出古诗赏心悦目的美。学习环境中的情境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更是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原动力。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构建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情境教学中,早已证明透过图画、摄影、音乐等多种手段,再现教材的意境,让学生在这情境中咀嚼诗句,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特别是新编小语教材中的古诗大都是声情俱佳的动人图画,具有意境美和图画美,是陶冶性情、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品味诗句,教师则在精要处精心点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使之塞上》一诗,教师不再是一字一句解释,而是在随意勾画,整体感知后,让学生图诗对照,说出图上的情景,再借助多媒体画面学习诗句,配以带有淡淡忧思、空旷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体味到了诗人那惆怅之情,感受到了广袤大漠的苍凉、浩渺,那穿越时空的静穆,则“孤、直”等词的意思则迎刃而解,无须教师再多加解释。这时,再让学生讨论“此情此景在诗人的眼中是怎样的感受?他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这种感情去品读,进一步巩固了对诗的理解。

三、拓展想象,自创自编剧本

古诗充满着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教学《泊船瓜洲》一诗, 为了开拓深化学生的想象力,我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诗的源流意境,然后配以《春江花月夜》乐曲。根据老师的点拨,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被带进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诗人伫立船头,眺望江南,到处一片绿意……在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后,我抓住时机问:“你们谁想来到几百年前的月夜下的瓜洲遥望家乡诉说思念?”学生们争着要扮演诗人,有的独演,有的二人合作扮演船夫、诗人等,形式不一,各有特色,诗中的意境、韵味将永久地镌刻于学生的脑海。

四、再造想象,声情并茂地朗读

大凡赋诗,诗人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向读者描述一种自然现象或现实生活,而是要让读者在心灵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分享一种生活情趣或体验,一种生活哲理。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许多诗词只要读一读,就美得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声情并茂地朗读,能让学生与诗所表达的情感同悲同喜,产生心灵的默契与共鸣,从而在强烈的感受中因读生情、缘情创悟,从而进入审美感知。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诵,体会诗的节奏,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如读《春晓》中“处处闻啼鸟”一句时,不仅要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并且在读时要体味诗中“处处闻啼鸟”的春意盎然的感觉,读出爱春的感情,从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把诗里那一种无法言传的美,那一种萦绕在诗行间清新、明快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推动再造想象,把诗中的情感意蕴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其想象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

再如《夜宿山寺》中一句诗的节奏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强调朗读时韵脚稍长,读出节奏,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既是恐惊天上人,又怎能“高”声语呢?学生在理解后朗读,体会到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

诗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创设古诗所写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自主地理解古诗,体会到古诗借景抒情的特点,使古诗教学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相结合,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熏陶感染,陶冶情操,提高鉴赏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古诗想象力意境
看见你的想象力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