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明
很多时候,我们总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对文本丰富而绚丽的感情无动于衷。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师的有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进文本、读懂文体、读活文本呢?试想,作为老师的我们不用心、用情去品味课文,又何来“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呢?教师不动情,学生又如何会被感染呢?所以笔者认为,要学生能在学习课文时生情于文,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而且要在用心研读的文本解读中把课文看透、读活,才能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披文入情,进而情动辞发。
一、紧扣情感,创造“入情”的课堂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往往把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深处。因此,备课时,教师自己首先要挖掘文本的情感焦点设计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读书中“披文入情”“情动辞发”,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行动。
二、抓住核心,创造“思辨”的课堂
施蒂尔纳在《虚构文本的阅读》中指出:“文本作为一个文本空间,其中各种潜伏的联系无限制地增衍,从读者的角度看,这种文本乃是一种反思的空间,或反思的媒介,读者可以对它进行一步一步地探讨却无法穷尽。”因此,在备课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创造“思辨”的课堂,让学生多从读者的角度上读、思、议、辩文本。如《西游记》名著读书交流会上,学生都是喜欢孙悟空,不喜欢唐僧,我就偏以“唐僧”这一人物形象引起争论:一个懦弱迂腐、胆小怕事、误信谣言、动不动就掉眼泪、人妖不分的和尚真的那么令人讨厌吗?此时,教师角色换位与学生辩论:“老师最喜欢锄强扶弱,我现在就是唐僧,你们凭什么说我的坏话?”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关注与思辨,我一共设计了“为什么天上地府、仙界佛门的神仙都如此心甘情愿地帮助唐僧,连观音菩萨、太白金星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唐僧并不神勇,只是一位文弱善良的僧人。唐僧是伴随着种种不幸来到这个世上的,还要带着诸般苦难回到佛界,我们不应该同情和帮助吗?佛门戒律的森严,对佛教的诚信与对经典的烂熟外,这位僧人似乎连人人都有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难道我们可以以徒弟们的神力来衡量唐僧吗?要不是唐僧的坚持不懈,你们这些猴头早就回你的花果山当你的猴王,猪八戒回高家庄去耕地,整个取经团队早就作鸟兽散”等六七个话题。
在这思路的引领下,我立足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袒露自己选择的过程,并结合学生的发言,形成一种辩驳的态势。因此,学生最终获得的不是答案的互相交换,而是头脑风暴式的思维碰撞。智慧的迸发,促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转换视角,创造“灵动”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可以打破常规,转换视角,引领学生跨越时空,从不同角度深入文本深切体会人物形象,把书读活。如《西游记》读书交流会上,我尝试用现代的观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打开文本视角。我抛出“假如你们都是女性,你会选择唐僧,还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作为你的丈夫?为什么?”“孙悟空是一个好员工吗?”等问题。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回答这些有趣的问题之前,学生必须对作品中的人物有所了解,才能理直气壮地交流。于是,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进去和说出来,于是,便成就了一道道灵动的解读文本和畅所欲言的交流风景线。这些都是我最想看到的。这样的过程,既凭借了文本,又跳出了文本,更丰富了文本,丰富了人物形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常品常新,追求“深度”的课堂
常听一些老师说:“这册书我都教过几遍了,里面的内容还能不清楚吗?”我也曾这么认为过,但缘于一次“家事”,我否定了这一看法。
一天晚上,我父亲因一些小事臭骂了我一顿。心情不爽之余,我突然想起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我也曾经教过三次的课文中的父亲形象。虽说父亲是为了儿女好,但为什么父亲总是用简单的粗线条的教育方式而不能温和些呢?父爱的确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于是,我重新细读了几遍课文,发现这篇课文如果不好好处理,课堂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一样,更谈不上情动、灵动的课堂了。
研读中,我发现此文有一个重要的情感教育因素:孩子必须具有感恩之心才能理解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所带来的力量,如果孩子没有这种品质,是很难把父母之爱内化成为成长动力。另外,大部分人对父爱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粗糙,也许是母爱的过于伟大而忽略了父爱的存在,父爱往往容易在儿女的内心尘封,尤其父爱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作为子女很难从父亲的举动中理解其用意。于是,“如何在课堂上丰厚父亲的形象?如何走近父亲的内心世界?如何用言语来表达父亲那份深沉的爱?”等等,居然让我迸发如此厚重的文本解读!也因此,成就了我以下的设计思路:
第一,有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课前让学生进行对比(母爱PK父爱),从课堂的反映来看,学生对母爱的评价是感性且滔滔不绝的,对父爱的评价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最后相机引导学生质疑、存疑:“母爱>父爱?”
第二,抓住教学细节,挖掘文章意蕴。抓住“亮亮”“扔回”等词语,进行比较、分析、品读,引发两种爱对孩子及学生本身带来的强烈的视觉上、情感上的对碰,使文中父母的立场、形象更清晰、更泾渭分明。
最后,文本拓展,纵横联系,读写结合。我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沉,感受父爱与母爱是一样的伟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同题阅读比较,将曾学过的文章叩击心灵,打开文思,内化成为自己的感性认识,将父爱读厚读深,在不断挖掘文本内涵过程中,感受父母之爱的结合,是一种完美的爱,最后达到“情动而辞发、水到渠成”的效果。
实践经验告诉我:教材的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因子。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善于关注文本的深刻内涵及其语言价值,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中呈现真实的、原生态的、“多情”的教师和学生,才能创造出灵动的、情动的、有深度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