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与你同行

2012-04-29 08:01万兰芬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会家长活动

万兰芬

最近,从杂志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孩子撅着嘴没好气。其母说:“我病一天你就这样,如果我岁数大了,久卧病床,你该如何?”孩子回答:“妈,别急,不会让你受罪的。”其母感到欣慰,心想女儿还真懂事,不由得又问:“怎么个不受罪法?”其女回答:“安乐死!”母亲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对这件事情,我们且不去探究它的真实性,但这却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竭尽所有,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但他们为何会变得如此自私和冷漠?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许多家长实行的是“保姆式教育”。以前的独生子女是生活在“421”结构的家庭中,即祖父母、父母亲和一个孩子。现在,随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出现,更多的独生子女开始生活在“6+1”结构的家庭中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对孩子实行了“保姆式教育”。很多家长习惯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主人、保护神,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只知付出从不求回报。而孩子们在这样娇生惯养的环境下也慢慢地养成习惯,顺理成章地接受大人的一切付出。在他们心目中,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他们慢慢地在长辈深深浓浓的爱中麻木不仁,从而导致了“感恩”观念的淡薄。

其二,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太深。中国是礼仪之邦,“知恩图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令人遗憾和痛心的是,这种传统美德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而出现了严重的变质。如今,社会上忘恩负义的事太多了。远的不说,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曾出资300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自己重病住院,经费十分困难时,他先前资助过的那么多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他,更不用说帮助他看病。其中就有好几个人已经大学毕业,有几个就在深圳。新闻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怨气十足地说,这件事让他很没有面子。这些感恩意识淡化的不良风气已经影响了新一代孩子。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目前,我国有3亿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不能让“感恩”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盲区,而要把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知恩、感恩。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何让每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呢? 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感恩教育:

一、家长教师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时下,“感恩”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者的极大重视,有的学校就为学生布置了为父母洗脚、做饭等“感恩作业”;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谢信……不久前,上海市就将“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则》,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很值得欣慰和期许的。但问题在于,对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需从成人社会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是说,必须用成人世界的“感恩”行为,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我们的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电视广告中那个步履蹒跚地端着满满一脸盆水要给妈妈洗脚的孩子不就是言传身教最好的例子吗?我想,只有我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才是学生感恩之心形成的感情基础和重要保证。

那么,作为学生榜样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自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自己父母的辛勤教育,感恩他人对我们的友善支持,感恩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发展机会,感恩孩子们对我们的细小帮助,感恩对手给予我们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这样对事事抱有感恩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让他们明白只有人人心怀感恩,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丽。

其次,我们应该把感恩落实在行动上。专家分析:要感恩首先要学会行孝。家长要培养子女的孝恩行为,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身教示范,当子女孝恩的表率。比如,家长有事出门、回家要告知自己的父母,当父母郁闷不欢时要耐心安慰,他们生病时更要悉心照顾; 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家长心怀感恩。不管学生的成绩再怎么差、怎么调皮,我们也应该一如既往地爱他们、微笑着和他们说话,感激他们的出现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不管学生给了我们一点多么微不足道的帮助,我们都应该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

感恩教育,最好的教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在开发孩子智商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培养孩子的“情商”,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心更善、情更真。

二、课堂教学渗透感恩,形象引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与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感恩的方向和成果。我们老师平时除了强化师生教育常规,让他们知道遵守纪律,严谨求学是感恩家长、感恩老师的表现外,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全面渗透感恩教育。如《时间简史》的作者身患运动神经元症的史蒂芬·霍金,他虽然失去了绝大部分行动能力,但却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些杰出人物的形象对孩子的道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实践内化

现在的孩子往往在学校说得好听,而在实际行动中做不到,容易从自我出发,往往忽视了他人。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多参加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牢固的感恩意识,达到感恩教育的最佳效果。

1.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我觉得应该用最自然、最通俗的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受到教育,而不是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十日寒”的 “作秀表演”。为了让“感恩文化”在校园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一是利用“晨会课”“品德课”等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乐于帮助别人;二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三是开展“感恩回报”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献上“感恩”之心。如我班每学期进行“献爱心,做感恩之人”的捐钱、捐书活动,捐助对象是我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人人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通过这样一个个实在、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自己生活在周围人们的付出之中,所以一定要团结同学,帮助他人,孝顺父母,做一个懂得感恩、报恩的好少年。

2.校外开展丰富多彩的阵地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类学生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少先队员到敬老院慰问演出;组织学生为社区老人送温暖……树立学生感恩社会之心,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创建和谐社会。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感恩教育要想收到切实的效果,必须从根本抓起。记得有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让我们在教给孩子所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这样一首歌,让他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让感恩的心,陪伴孩子健康地成长,为孩子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猜你喜欢
学会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会分享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学会分享